一种井下工人多功能自救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60167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下工人多功能自救服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工人多功能自救服,所述井下多功能自救服主体由全棉帆布编织成的马甲服形状,主体胸前两侧的衣襟通过襟扣带连接,主体胸前与背部之间通过腋下扣带连接;主体胸前一侧的衣襟上设置有两个外带拉链和内带卡位的第一口袋、第二口袋,另一侧衣襟上设置有第三口袋、第四口袋;所述的第一口袋内放置创口贴、绑带;第二口袋内放置装水装置,第三口袋内放置压缩饼干、口哨、便签纸和笔;第四口袋内放置有悬浮简易呼吸装置、微型防水手电筒;主体背部设置一个带特制卡位的第五口袋放置隔离式自救器,第五口袋表面粘贴或喷涂黄色反光字体。本方案的功能齐全,使用效果好。
【专利说明】一种井下工人多功能自救服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安保,主要是指一种井下工人多功能自救服。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煤炭开采量的不断增加,煤矿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我国的煤矿事故死亡人数高居世界之首。
[0003]煤矿井下生产活动是在狭小受限的空间进行的,采掘作业、运输作业或其他活动都可能存在砸、扎、磕、碰、刺等危险因素。同时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存在大量的高能量积聚场所和设施、设备、作业人员集中,一旦能量失控,容易发生重大人身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这些事故可能是: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瓦斯爆炸事故、煤尘爆炸事故、火灾事故、突水或透水事故、片帮冒顶事故、地压灾害事故、中毒事故、窒息事故、机电事故及其他事故。
[0004]由于矿井生产的特殊性,一旦发生事故,受灾人员的逃生和救援人员的进入,都受到空间和场所的限制,使得应急救援十分困难,并容易发生连续性事故。因此,井下工人上岗前必须进行安全培训,认真学习规范和各项规章制度。在这里一定要强调的是,学好这些安全知识,为自己的生命安全就筑起了第一道防线,否则,你或将付出血的代价。每个工人要懂得煤矿灾害事故的类型、发生原因、危害程度,以及避灾待救、自救互救的方法。如遇到火灾、瓦斯、煤尘爆炸、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时,要迅速佩戴好自救器,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自救;然后是互救,即在有效进行自救的前提下,妥善救护其他受伤人员。对于受灾人员自己,投入事故抢救的原则是,有效自救、再救人、后救灾,一切以人为本。在不具备事故抢救条件时,应选择有利路线,撤离灾区。当遇到冒顶、积水、火灾等造成阻塞无法撤离时,或是使用随身携带的自救装备也无法到达安全地点时,应该迅速进入预设的避难硐室或就近比较安全的地点。
[0005]熟练掌握自救和互救技术,是对生命的尊重,是对自己生命的负责,也是对他人生命的负责。事故发生后,应该争取及时报警,在外部救援力量没有到达之前,只有依靠自救,即由工人靠自己个人的力量,在没有他人的帮助下脱离险境。
[0006]目前井下工人携带的唯一自救装备是隔离式自救器,它是一个金属外壳长方体流线形单体,外形(长X宽)大约16cmX 16cm至22cmX 18cm之间,厚度9cm左右,重量在2.2kg至2.6kg之间,现有多个规格型号。矿工携带时将专用腰带穿入自救器皮带卡,固定在背部腰间,使用时再将自救器转到腹前。
[0007]对自救器的携带,《煤矿安全规程》第十条规定,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第二百零九条规定:“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必须携带隔离式自救器;采掘工作业时,隔离式自救器应当悬挂或存放在其3m的范围内”。
[0008]在日常生产中,自救器没有按《煤矿安全规程》配置,突出矿井的井下工人一般是安全帽、隔离式自救器和矿灯,但其他矿井的井下工人装备只有安全帽、矿灯。
[0009]虽然还有按不同工种配带的甲烷检测仪、测量风速的测风表、电工及钳工工具等,但这些不属于救援装备。
[0010]由于井下工人是在一种特殊环境生产作业,时刻身处险境,在有限的空间里遇到事故时,工人可能会与矿井设置的避难及救护装置隔离,不能及时得到救助,一旦造成流血不止没有经脉止血带、有创伤不能包扎、造成骨伤在初步复位后需要临时固定又没有绑带、较长时间被困无力呼救时没有求救哨、没有保命的短期干粮和少量饮用水等等,这些问题在目前的装备条件下是没有办法去解决的。在特定时刻,也许救援装备中的一样微不足道的物品,就能挽救一条对家庭万分珍贵的生命。
[0011]长期以来,煤矿为井下工人配备的自救和互救装备是非常简陋的,即使是按《煤矿安全规程》配带了自救器,也还是不能满足事故现场的自救和互救需求。
[0012]还有,目前的自救器携带时也存在影响作业操作的问题。由于自救器有近3公斤重,固定在腰带的一个点上时,使腰带不均衡负重,自救器会在一处下垂,人会感觉不适,对作业有影响。因此,一些工人为使自己作业时舒适方便,干脆将自救器随意搁置在作业点附近。
[0013]虽然将自救器搁置在作业点附近的做法,勉强符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2011年3月I日颁布实施的《煤矿安全规程》第二百零九条规定:“突出矿井的入井人员必须携带隔离式自救器;采掘工作业时,隔离式自救器应当悬挂或存放在其3m的范围内”,而在现场,工人都是随意搁置,很难控制悬挂或存放在其3m范围内。
[0014]《煤矿安全规程》第十条规定,入井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随身携带自救器和矿灯。在这一条中,没有区分突出矿井和非突出矿井,规定的是入井人员都要随身携带自救器。不管是过滤式或隔离式自救器,规程中规定自救器“必须随身携带”,而不是“必须携带”,加上“随身”两个字,就明确了自救器是不能离身的。
[0015]也就是说,在正常生产中,自救器是不应该离开井下工人的身体的。因为煤矿事故一般都是突发的,事发地点和时间的不确定性,会使你措手不及。尤其是当作业点的作业工人比较多的时候,去寻找搁置在某处的自救器时容易产生混乱,大家会无法冷静和有序的取到悬挂在3m处甚至是更远处的自救器。这个时候,自救器就会失去对矿工的保护。
[0016]我们不能把救命的装备随意搁置在作业点附近、悬挂或存放在离开自己3m处甚至是更远处,在井下这种特殊的环境,应该把自救器比作自己的灵魂,肉体与灵魂是不能分离的。
[0017]在这里,暂不去探讨各类事故的预防和制订应急救援预案之类的问题,而是从人性化出发,树立生命至上的观念,主要考虑为井下工人配备什么样的自救互救装备,能方便随身携带,最大限度保证工人的人身安全。


【发明内容】

[001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携带方便的多功能自救服。
[00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井下工人多功能自救服,所述井下多功能自救服主体由全棉帆布编织成的马甲服形状,不同体型的人配戴时由胸前襟扣带及腋下扣带调整,其中,主体胸前两侧的衣襟通过襟扣带连接,主体胸前与背部之间通过腋下扣带连接;主体胸前一侧的衣襟上设置有两个外带拉链和内带卡位的第一口袋、第二口袋,另一侧衣襟上设置有第三口袋、第四口袋;所述的第一口袋内放置创口贴、绑带;第二口袋内放置装水装置,第三口袋内放置压缩饼干、口哨、便签纸和笔;第四口袋内放置有悬浮简易呼吸装置、微型防水手电筒;主体背部设置一个带特制卡位的第五口袋放置隔离式自救器,第五口袋表面粘贴或喷涂黄色反光字体。
[0020]主体正面(胸前)每一侧的衣襟上缝制有二个带拉链的口袋,分别放置新增配的下例几件体积小又适用的自救装备:
[0021]1、一个能悬浮在水面的简易呼吸装置:井下工人在避险时遇到巷道积水,深度距离顶板只有30cm以下,但尚有空气能通过,又不能及时获取外部救援时,为自救探明情况,进行短距离潜水游走时使用。用一个鼻夹、一根2m长的医用中号彩色乳胶管和一个吹气后能夹带乳胶管一头浮在水面的几件小物品,就能帮助遇险工人潜水前行自救。采用中号管能满足呼吸气要求,彩色管以区别日用管,医用乳胶管可用作止血带;
[0022]2、微型防水手电筒:能在遇水时使用;
[0023]3、10g左右压缩干粮:救援等待时使用;
[0024]4、能装200g食用水的装置:扁平容器,救援等待时使用;
[0025]5、求救呼救口哨:遇紧急情况和求救时使用,声音传播距离远,能节省体能;
[0026]6、创口贴:工人在工作中有微小创伤时使用,配装5个;
[0027]7、2m长棉质绑带:在井下遇骨伤复位后绑扎固定使用;
[0028]8、能写100余字的便签纸和圆芯笔:遇险时记录和传递救援信息使用。
[0029]主体背面(背部)只设有一个带卡位装置的口袋,专门放置经过了外形改装的呼吸保护自救器,其工作原理不变,外形则改为带弧度的扁长形状,在口袋内用带卡固定;背部口袋外表面粘贴或喷写黄色反光“安全生产”字样。
[003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31]第一、由腰带悬挂改为肩部负重,舒适度提高;
[0032]以马甲服作为负重载体时,自救装备的重量改由人的肩部承担,传力均匀,携带舒适,这是对井下工人腰带的一次突破性减负;
[0033]第二、随身携带方便,不再影响工人的作业操作;
[0034]主要自救装备中的自救器通过外形改装后紧贴人的后背,并靠挂在人的腰身上部,占用空间少,井下作业时不防碍操作;
[0035]第三、增加配备了部分救援装备,更具人性化;
[0036]增加了一个能悬浮在水面的简易呼吸装置、微型防水手电筒、压缩干粮、装食用水的装置、求救呼救口哨、创口贴、棉质绑带等。
[0037]第四、外观设计新颖、独特,携带方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8]图1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自救服的正面示意图。
[0039]图2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自救服的背面示意图。
[0040]图3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自救服的立体示意图。
[0041]图4为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自救服的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2]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4,本实施例所述的井下工人多功能自救服主体I使用的布料为全棉帆布,外形为马甲服形状,衣长约为35cm,不同体型的人配戴时由襟扣带2及腋下扣带3调整大小后固定。主体I胸前一侧的衣襟上设置有两个外带拉链和内带卡位的第一口袋4、第二口袋5,另一侧衣襟上设置有第三口袋6、第四口袋7 ;所述的第一口袋4内放置创口贴、绑带;第二口袋5内放置装水装置,第三口袋6内放置压缩饼干、口哨、便签纸和笔;第四口袋7内放置有悬浮简易呼吸装置、微型防水手电筒;主体I背部设置一个带特制卡位的第五口袋8放置隔离式自救器,第五口袋8表面粘贴或喷涂黄色反光字体9。在井下时通过灯光反射,会增加醒目度,以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口袋8内的自救器进行了外形改装,改为带弧度的扁长形状(贴合人体背部弧线),长X高X厚=30cmX 18cmX (4?6) cm,其工作原理不变。当使用自救器时,先打开扣带3,将主体I的正面与背面在脖子上转换一个方向,主体I背面转到胸前部位,扣上扣带3,拉开自救器封口带,直接完成其他操作,使用非常方便。
[0043]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井下工人多功能自救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下多功能自救服主体(1)由全棉帆布编织成的马甲服形状,不同体型的人配戴时由胸前襟扣带(2)及腋下扣带(3)调整,其中,主体(1)胸前两侧的衣襟通过襟扣带(2)连接,主体(1)胸前与背部之间通过腋下扣带(3)连接;主体(1)胸前一侧的衣襟上设置有两个外带拉链和内带卡位的第一口袋(4)、第二口袋(5),另一侧衣襟上设置有第三口袋(6)、第四口袋(7);所述的第一口袋(4)内放置创口贴、绑带;第二口袋(5)内放置装水装置,第三口袋(6)内放置压缩饼干、口哨、便签纸和笔;第四口袋(7)内放置有悬浮简易呼吸装置、微型防水手电筒;主体(1)背部设置一个带特制卡位的第五口袋(8)放置隔离式自救器,第五口袋(8)表面粘贴或喷涂黄色反光字体(9)0
【文档编号】A41D13/00GK204232337SQ201420684208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7日
【发明者】肖梦雄 申请人:娄底市煤炭科学研究设计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