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扣皮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3039阅读:43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板扣皮带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板扣皮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皮带一般分为自动扣式、板扣式和针扣式。

自动扣式皮带的皮带扣偏重,带体本身受限于自身工艺结构,特别是材质软的皮带体两条边缘和表面易受损,本身也容易变形影响外观美丽。

针扣式皮带的外观不如自动扣式皮带,针扣孔暴露在外侧,尤其是用久以后的针扣孔变形,十分影响外观。

传统的板扣式皮带因个人体型的因素,需要调整皮带的长短,也会出现皮带孔暴露的问题,皮带用久以后,皮带孔一样存在变形,导致板扣的插杆容易从皮带孔中松脱,导致板扣与皮带脱离,给人造成尴尬,板扣与带体形成台阶断面,影响美观。

传统的板扣都是包括一个固定在带体前部上的固定板,固定板内表面后端设置有让带体穿过的呈凵形导套,前端设置有用于插入插孔的插杆,所述插杆的端部设置有外径大于插孔孔径的球头,所以一旦插孔撑大或变形,板扣的插杆就容易脱离插孔。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板扣皮带,能够保证外形美观,不会露出瑕疵,使用寿命长,不易松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板扣皮带,包括带体和板扣,所述带体前部用于安装板扣,后部沿带体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个插孔,所述板扣与带体前部的端部之间留有一段长为L的带头。

进一步的,所述板扣内表面两侧均设置有滑轨,还包括一呈凵形的栓件,栓件的两支杆分别与滑轨相咬合。

进一步的,所述带体上还套设有沿带体移动的导环,所述导环上设置有铁片,所述带头端部内嵌有与铁片相吸附的磁铁。

进一步的,所述L的长度为6~35cm。

进一步的,板扣通过多种方式与带体固定连接,如板扣上设一让带体穿过的凹槽,通过一盖板用螺钉锁紧带体;或者板扣上设置让带体穿过的通孔,在通过螺钉旋紧带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皮带留有一段长为L的带头,使得人绑扎上皮带以后,展现在人前的带体和板扣在同一平面上,即板扣两端的带体位于同一平面,而且不会露出剩余插孔,保证外形美观;

2、可滑动栓件滑动至插杆处,使插杆与皮带插孔固定,进而让板扣与带体不脱离,避免了尴尬;

3、相吸附的带头和导环,保证带头端部不会下垂。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状态的构造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带体前部的构造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中:1-带体,11-插孔,12-螺钉,2-板扣,21-固定板,22-插杆,23-导套,3-带头,31-磁铁,32-导环,4-栓件,41-滑轨,L-遮盖段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一种板扣皮带,包括带体1和板扣2,所述带体前部用于安装板扣2,后部沿带体长度方向均布有若干个插孔11,所述板扣与带体前部的端部之间留有一段长为L的带头3。

本实施例中,所述板扣包括一固定带体的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内表面后端设置有让带体活动端穿过的呈凵形导套23,前端中部设置有用于插入插孔的插杆22,所述插杆的端部设置有外径大于插孔孔径的球头;所述板扣内表面两侧均设置有滑轨41,还包括一呈凵形的栓件4,栓件的两支杆分别与滑轨相咬合。所述滑轨位于导套与插杆之间。

本实施例中,所述带体上还套设有沿带体移动的导环32,所述导环上设置有铁片,所述带头端部内嵌有与铁片相吸附的磁铁31。可以防止带头下垂。

本实施例中,所述L的最佳长度为16cm。

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让带体穿过的通孔,并通过螺钉12紧固带体。

使用时,根据需要挑选带头的长度,绑扎好皮带后,移动栓件至插杆处,带头与导环相吸附。展现在人前的就是一段没有断头的带体。即带体与板扣位于同一平面上(即板扣两端的带体位于同一平面),所有的插孔也被遮盖住。外形美观大方。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