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折伞的开合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25559阅读:888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折伞的开合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使用的伞具的零部件,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折伞的开合控制装置及采用该开合控制装置的自动开合伞。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自动开合伞因为使用方便而广受欢迎。常用的自动开合伞通常包括:设置有收伞弹簧的伞骨支撑架组件,内设有开伞弹簧的中棒,固设在中棒上端的上巢和滑动套装在中棒的下巢,设置在伞把和中棒内的自动开合控制装置,用于拉住下巢在开伞状态不下滑的拉索,该拉索环绕于设在上巢和下巢的滑轮组上,其一端固定于上巢,另一端穿过中棒固定于自动开合控制装置。

公告号为CN2655706 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就公开了一种“一种自动伞的开伞,收伞控制结构”。该自动开合装置设置在伞把内,包括:按钮,系于拉索末端的台阶体,带有弹性件用于执行对台阶体的锁定或释放的摆动板,带有升高弹簧件且套接在摆动顶板上部的活动套等。当伞处于收折状态下第一次按压自动开合装置的按钮时,伞中棒被释放并在并在开伞弹簧件的作用下逐渐伸展,并通过拉索拉住下巢使之维持在开伞状态,同时,在中棒外管上移后,原来被外管压住的活动套在压缩弹簧件的推力下向上移动至与按钮对应的位置;当第二次按压按钮时,按钮通过活动套推动摆动顶板,台阶体被释放,下巢失去支撑,伞面在收伞弹簧的作用下自动收折,但此时中棒是不会自动折叠的,需要人手向下压中棒才会折叠起来。

在伞中棒压缩状态,扣结在收伞控制座上的台阶,位于控制手把内的上部,开伞弹簧件的下端也位于控制手把的上部。造成伞中棒内容置开伞弹簧件的长度空间较小,如果自动开合的多折伞为三折以上,则会出现开伞弹簧件由于长度的限制造成弹力不够,因此现有的多折伞开合控制装置很难应用到三折以上的自动伞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的自动开合多折伞的开伞力度不够,造成伞架无法完全开启。提供一种适用于2 节或3 节中管的多折自动开合伞的开合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折伞的开合控制装置,该自动开合伞包括:设置有收伞弹簧件的伞骨支撑架组件,内设有开伞弹簧件的中棒,固设在中棒上端的上巢和滑动套装在中棒的下巢,设置在伞把和中棒内的自动开合控制装置;所述控制手把安装有带复位弹簧件和锁扣凸台的开合伞按钮,带推压弹簧件的锁扣钩片执行对台阶体的锁定或释放;在收伞状态,开合伞按钮的锁扣凸台落入外管下部的锁定凹位;压按钮,按钮向里移动但不触碰锁扣钩片,所述锁扣凸台离开外管外壁的锁定凹位,在开伞弹簧的作用下伞被撑开,再按开合伞按钮,台阶体被释放,收伞弹簧件拉动伞骨总成把下巢下推回到收伞状态。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主要是对伞体的控制手把内形状结构进行改良。

所诉控制手把的按座主体的下部与内管底部固定连接,其上部侧壁开有按钮孔,带有第一复位弹性件和锁扣凸台的开合伞按钮安装在按钮孔内,与按座主体在活动套下方钉接且带有第二复位弹性件的锁扣钩片执行对系结于拉索末端的台阶体的锁定或释放,带有升高弹性件的活动套设置在按座主体里部。

在收伞后伞中棒被压缩的状态,所述开合伞按钮座上的锁扣凸台落入外管和下部的锁扣凹位,所述活动套被中棒底端向下挤压与开合伞按钮座错开,所述锁扣钩片锁定系结拉索的台阶体。

首次按压所述开合伞按钮,开合伞按钮向里移动但不触碰带锁扣钩片的活动套,所述锁扣凸台离开外管下部的锁扣凹位,在开伞弹簧的作用下伞被撑开,所述台阶体仍被锁扣钩片锁定以拉紧所述拉索维持下巢不向下滑动,活动套在升高弹性件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开合伞按钮能触及的位置。

再次按压所述开合伞按钮,开合伞按钮座向里推活动套,带动所述锁扣凸体下降释放台阶体,所述下巢失去支撑,收伞弹簧拉动伞骨总成把下巢下推回到收伞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 锁定或释放台阶体的锁扣钩片位于控制手把的下部,其占用中棒内管内部的长度空间较短,导致中棒内置开伞弹簧的长度空间增大,开伞弹簧由此可增大20 至35 圈,弹力增加使得本实用新型装置能被有于多折自动开合伞。

2. 控制手把的零件减少,结构变简单,装配变容易,不易脱落,生产成本降低了,开合伞较好操作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自动开合伞,包括:设置有收伞弹簧的伞骨支撑架组件,内设有开伞弹簧的中棒,固设在中棒上端的上巢和滑动套装在中棒的下巢,设置在伞把和中棒内的自动开合控制装置, 所述伞把内部固设的按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合控制装置收伞后中棒压缩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合控制装置的组合状态的示意图,其中a 为主视图,b 立体图,c 立体图;

图3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合控制装置的组合状态的示意图,其中a 为主视图,b 为立体图;c为主视图,d为立体图;

图4 是活动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 为俯视图,b 为仰视图,c 为立体图,d 为立体图;

图5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合控制装置零件结构示意图,其中a 为锁扣钩片立体图,b 为活动套立体图,c 为开合伞按钮座立体图,d 为按座主体立体图;

图6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开合伞的开伞后释放开合伞按钮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开合伞的收伞后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8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合控制装置的卡制单元的分解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9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开合控制装置的按座主体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自动开合伞,包括:设置有收伞弹簧7 的伞骨支撑架组件5,内设有开伞弹簧8 的中棒2,固设在中棒2 上端的上巢3 和滑动套装在中棒2的下巢4,设置在伞把1 和中棒2 内的自动开合控制装置6。其中,中棒2 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接的一根外管23、一根或一根以上中管22 以及一根内管21,该内管21 与按座主体11固定连接,该外管23 与上巢3 连接。所述安座主体11 表面设有开合伞按钮13,所述按座主体11 内还设有锁定或释放外管23 的锁扣凸台631。所述自动开合控制装置6 包括用于拉住下巢4 在开伞状态不下滑的拉索61,该拉索61 环绕于设在上巢3 和下巢4 的滑轮组611上,其一端固定于上巢3,另一端穿过中棒2 固定于台阶体62。该自动开合控制可以采用与现有技术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和原理,此处不再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关键在于提供一种锁定或释放台阶体的锁扣钩片位于活动套的下部,其占用中棒内管内部的长度空间较短,导致中棒内置开伞弹簧的长度空间增大,开伞弹簧由此可增大20 至35 圈,弹力增加使得本实用新型装置能被有于多折自动开合伞。

如图2 至图5 所示,所述自动开合伞的开合控制装置,安装在伞把1 内部固设的按座主体11 上。所述开合装置包括按座主体11 的下部的套管12 与内管21 插接并用锁钉固定,其上部侧壁开有按钮孔,带有第一复位弹性件681和锁扣凸台631的开合伞按钮13安装在按钮孔内,与活动套64和按座主体11的之间装有第二复位弹性件682,所述锁扣钩片641a放置在锁扣钩片放置槽11b内, 锁扣凸体641 执行对系结于拉索61 末端的台阶体62 的锁紧和释放,带有升高弹性件的68的活动套64位于按座主体11上的腔体11f内第二按钮导槽11h的上方并升降在所述锁扣钩片641a的上部和内管21的下部,升高套64的外升高管侧面64i平行放置,活动套64的第一卡制凸台64d卡制在按座主体11的套管放置槽11m内,便于在活动套64装入按座主体11的11f腔体内,活动套64内部设有套管腔体64h装有升高弹性件68,使其上下滑动。所述月形钩片631a位于按座主体11的钩片腔体11e,开合按钮座63的第三卡制凸台63c卡制于按座主体11的第二卡制凹卡口11c,便于中棒2还未插接到按座主体11的下部套管12固定上,使其开合按钮座63不易脱落,月形钩片631a 为直接冲压成型。所诉外管23 外壁的锁定凹位231 为冲压成型,其下缘呈略向外突出外管管壁的倾斜面,便于在收伞后压缩伞中棒时,外管23 的下端易进入开合伞按钮63的环形部632;在内管21底部管内设有开伞弹簧底座121,所述台阶体62能在弹性件底座121内自由上下滑动。弹性件底座121和内管21 的侧壁开有可供锁扣钩片641a 伸入开伞弹簧底座121 锁定台阶体62 的方孔。所述按座主体11的形状结构图2 至图5 所示。所述按座主体11的下部为可与内管21底部插接的套管12,其上部侧壁开有容纳开合伞按钮13的钩片腔体11e,相对按钮孔的内壁设有第一按钮导槽11g,导槽中央底部设有第一复位弹性件681定位于第一复位弹性件放置孔11i,活动套64其中部设有升高弹性件68定位于升高弹性件定位孔64g,如图9所示按座主体11的背部设有盖片槽11k,U形盖片80卡扣于盖片槽11k内部。

开合伞按钮13为与开合伞按钮座63外壁相同弧形的按钮座触碰面63b,月形钩片631a底端的环形部外壁设有嵌结第一复位弹性件681的凸台633,所述锁扣凸台631设置在开合伞按钮座63底端的环形部内壁,如图5 所示。

下面简述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工作原理。

在收伞后伞中棒被压缩的状态,如图1 所示,所述位于开合伞按钮座63 的月形钩片631a 上的锁扣凸台631 落入所述外管23 下部的锁扣凹位231 中,由此锁定外管23 维持中棒的被压缩状态,此时活动套64的中管触碰面64b被中管22底端向下挤压,导致活动套接触面64i与开合伞按钮座63错开,但所述锁扣钩片641a 仍然锁定系结拉索61 的台阶体62。

首次按压所述开合伞按钮13,虽然开合伞按钮13 向内移动,但由按压所述开合伞按钮13,虽然开合伞按钮13向内移动,但由于所述活动套64与开合伞按钮座63位置错开,按钮座触碰面63b不能触碰活动套接触面64i,但所述锁扣凸体641 仍然锁定系结拉索61 的台阶体62,使其无法空弹。下步所述锁扣凸台631离开外管23下部的锁扣凹位231,即中棒已不被锁定,在开伞弹簧8 的作用下伞被撑开,此时所述台阶体62仍被锁扣凸体641锁定以拉紧所述拉索61维持下巢4不向下滑动;活动套64在升高弹性件68的作用下向上移动至开合伞按钮座63能触及的位置,如图6 所示。

再次按压所述开合伞按钮13,开合伞按钮座63向里移动推动活动套64的活动套接触面64i,使其触碰到锁扣钩片641a向里移动从而释放所诉台阶体62,所述下巢4失去支撑下滑,收伞弹簧7拉动伞骨总成把下巢4下推回到收伞状态,如图7 所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