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旨在解决无极拉杆行李箱使用舒适度低的难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包括箱体,箱体侧部设置有拉杆组件,拉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箱体上的固定筒、穿过固定筒并与固定筒滑移连接的驱动杆以及位于驱动杆顶部的驱动件,所属固定筒和驱动杆均呈圆筒状并且驱动杆与固定筒转动连接,固定筒内壁和驱动杆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筒和驱动杆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定位组件包括沿着固定筒轴向方向设置的活动槽、位于活动槽侧部并与活动槽连通的多个定位槽以及与定位槽和活动槽相配合的定位体,定位体抵触于活动槽或定位槽的内壁上。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使用舒适度高。
【专利说明】
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
【背景技术】
[0002]行李箱作为外出时携带物品的工具为人们出现带来很大的方便,而带动行李箱的结构通常又是通过拉杆进行的,并且为了能够拉动行李箱,通常拉杆的长度都是可以进行调节的。
[0003]目前,公开号为CN103462329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行李箱,所述行李箱包括一行李箱本体,所述行李箱本体的背部设有一拉杆,所述拉杆进一步包括一拉杆上杆体和两根拉杆下杆体,所述拉杆下杆体竖向固设于所述行李箱本体的背部,所述拉杆上杆体包括两根竖杆,所述两根竖杆的上端通过一横杆连接,所述两根竖杆的下端分别枢设于所述下杆体,这样就能够放置把手脱离行李箱的情况,但是由于拉杆的长度不能根据具体的情况,比如人体身高或者特殊地形等进行具体的调节,所以在使用时舒适度会比较低。
[000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通过调节拉杆的总长能够适应于各种情况下从而使得使用的舒适度提高。
[000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侧部设置有拉杆组件,所述拉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箱体上的固定筒、穿过固定筒并与固定筒滑移连接的驱动杆以及位于驱动杆顶部的驱动件,所属固定筒和驱动杆均呈圆筒状并且驱动杆与固定筒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筒内壁和驱动杆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筒和驱动杆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沿着固定筒轴向方向设置的活动槽、位于活动槽侧部并与活动槽连通的多个定位槽以及与定位槽和活动槽相配合的定位体,所述定位体抵触于活动槽或定位槽的内壁上。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筒和驱动杆之间进行相互滑动并改变拉杆的总长度时,转动驱动杆并使得定位体与活动槽作用,由于活动槽是沿着固定筒的轴向方向进行开通的,这样就可以进行正常拉收驱动杆,然后再驱动杆的位置到达合适之后,转动驱动杆并使得定位体转动到定位槽中,由于定位槽是开设在活动槽的侧部的,这样通过定位槽和定位体就能够对驱动杆进行一个定位,带动驱动杆时能够通过定位槽中的定位体带动固定筒并同时带动箱体进行正常的移动,其中由于定位槽开设有多个,这样通过定位体与不同高度的定位槽之间进行连接的时候,就能够改变伸出固定筒中驱动杆的长度,如此就使得拉杆总长度能够进行调节,如此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情况下进行使用时通过调节拉杆的长度都能够有一个较为舒适的使用度。
[000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和活动槽位于驱动杆外壁,定位体位于固定筒内壁。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定位槽和活动槽设置在驱动杆上,就减轻了驱动杆的质量,这样在操作驱动杆时就能够使得操作能够更为轻松的进行。
[00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体呈朝向箱体底部倾斜设置。
[001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拉动箱体的时候,定位体受到的是来自驱动杆沿着箱体顶部方向的作用力,通过将定位体朝着箱体底部倾斜设置时,可以减小定位体受到的扭向作用力,从而对定位体起到了保护作用,延长了定位体的使用寿命。
[00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呈朝向箱体底部倾斜设置。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箱体的时候,定位槽受到定位体的作用力是朝向箱体底部的,这样当定位槽的方向也是朝向箱体底部的时候,能够使得定位槽对定位体形成一个半包裹的作用,即增大了定位槽与定位体之间的作用面积,这样就使得定位槽在施加给定位体作用力的时候能够更加的稳定。
[001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筒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体穿过定位孔并与定位孔螺纹连接。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定位体会受到一定的磨损,这样通过定位孔将定位体取出之后能够对定位体进行更换,从而使得拉杆能够继续进行使用,实用性尚O
[001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筒顶部设置有抵紧块,抵紧块上通过扭簧活动设置有压紧块,驱动杆穿过抵紧块与压紧块之间并且通过压紧块和抵紧块能够将驱动杆位置进行固定。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驱动杆转动,并使得定位槽与定位体结合之后,压紧块通过扭簧将驱动杆抵紧在抵紧块上,从而使得驱动杆与抵紧块和压紧块之间存在静摩擦力作用,在这个静摩擦力的作用下使的驱动杆不能随意转动,如此就防止了定位槽与定位体之间发生分离,提高了拉杆的稳定性,同时通过抵紧块和压紧块的静摩擦力作用可以减小定位体受到的作用力大小,对定位体也起到了保护作用。
[001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紧块一端和压紧块铰接,另一端铰接设置有呈十字状的分隔件,靠近分隔件的压紧块端部开设有与分隔件对应的分隔孔,通过转动分隔件并使分隔件进入到分隔孔中能够使得压紧块与驱动杆分离。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压紧块和抵紧块分开之后,转动分隔件并使得分隔件进入到分隔孔中,由于分隔件是十字设置的,这样就能够通过分隔件使得压紧块和抵紧块保持张开的状态并不与驱动杆之间作用,这样在移动驱动杆的时候,就能够方便快速的进行。
[002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和活动槽位于固定筒内壁,定位体位于驱动杆外壁。
[00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定位的时候,是通过转动驱动杆并使得定位体与定位槽之间进行结合的,这样当定位体设置在驱动杆上时,转动驱动杆的同时使得定位体也随之转动并作用在活动槽或者定位槽的内壁上,这样就能够使得定位体能够更方便快捷的与定位槽进行结合。
[002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体螺纹连接于驱动杆。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体损坏之后,由于定位体是螺纹连接在驱动杆上的,这样就能够对定位体进行更换,从而能够继续使用,节约了使用成本。
[002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筒底部设置有防止驱动杆脱出固定筒的防脱缆,防脱缆一端与固定筒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连接。
[00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防脱缆能够防止驱动杆从固定筒中发生过度抽出,这样就提高了拉杆的使用安全性。
[00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7]其一:通过设置在固定筒和驱动杆之间的活动槽、定位槽以及定位体能够实现对固定筒和驱动杆之间以较多的长度进行配合,这样就能够使得拉杆的总长度能够进行多个长度的调节,并适用于各种不同人群以及不同情况,适用性广并使得使用过程更为舒适;
[0028]其二:通过抵紧块和压紧块在固定筒和驱动杆位置固定之后,能够保持二者之间相对位置的稳定性,同时也减小了定位体受到的作用力,对定位体起到了保护作用;
[0029]其三:通过防脱缆能够较好的防止固定筒和驱动杆之间发生分离,使用过程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0030]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结构示意图,主要表现行李箱的整体结构;
[0031]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剖视图,主要表现固定筒、驱动杆以及抵紧块和压紧块之间的位置关系;
[0032]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33]图4是实施例中一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活动槽和定位槽;
[0034]图5是图4中B部分的放大图;
[0035]图6是实施例二中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主要表现固定筒和驱动杆之间的位置以及连接关系。
[0036]图中,1、箱体;2、固定筒;3、驱动杆;4、驱动件;5、活动槽;6、定位槽;7、定位体;8、抵紧块;9、压紧块;10、分隔件;11、防脱缆。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8]实施例一: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如图1所示,包括箱体I,在箱体I背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筒2,在固定筒2中滑移设置有驱动杆3,在驱动杆3顶端设置有驱动件4,其中固定筒2和驱动杆3均为圆筒状并且驱动杆3能够在固定筒2中进行转动,如图2所示;在驱动杆3的内壁上沿着驱动杆3的轴向方向上开设有活动槽5,并且与活动槽5相通连接设置有多个定位槽6,其中定位槽6的方向是朝向驱动杆3底端倾斜的,如图4和图5所示,同时在固定筒2的内壁上设置有一个贴紧与活动槽5和定位槽6内壁的定位体7,并且定位体7的方向也是朝向驱动杆3底端倾斜的,同时在固定筒2的外壁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体7穿过定位孔并与定位孔螺纹连接;在固定筒2顶部一体成型设置有抵紧块8,在抵紧块8上通过扭簧铰接有压紧块9,如图3所示,其中抵紧块8和压紧块9在靠近驱动杆3侧均呈半圆状凹形,这样通过抵紧块8和压紧块9就能够将驱动杆3夹紧;同时在压紧块9活动一端上开设有分隔孔,在分隔孔对应的抵紧块8的位置上铰接有呈十字设置的分隔件10,这样通过转动分隔件10并使得十字部分抵触在分隔孔中就能够将压紧块9与驱动杆3分离。
[0039]当需要调节拉杆的长度时,首先是通过转动压紧块9并转动分隔件10并使得分隔件10作用于分隔孔,这样压紧块9就不施加给驱动杆3以阻力作用,转动驱动杆3,并使得定位体7进入到活动槽5中,由于活动槽5的方向是沿着驱动杆3轴向方向的,如此就能够沿着轴向方向移动驱动件4,同时由于固定筒2的位置是固定的,这样当驱动杆3沿着驱动杆3的轴向方向进行移动的时候,就能够改变拉杆的总长度;在拉杆的长度到达合适之后,转动驱动杆3并使得定位体7进入到定位槽6中,让后分离分隔件10并使得压紧块9作用在驱动杆3上,此时驱动杆3在压紧块9和抵紧块8的夹紧作用下能够保持一个不转动的状态,并且此时在通过驱动件4拉动箱体I的时候,由于驱动杆3是通过定位体7和定位槽6与固定筒2固定连接的,这样就能够进行正常的带动箱体I进行活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定位体7和定位槽6都是朝向驱动杆3底端倾斜设置的,这样就能够减小定位体7受到的扭应力,对定位体7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通过倾斜的定位槽6能够加大与定位体7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了驱动杆3与定位体7之间连接的作用力大小,提高了驱动件4与固定筒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时当定位体7发生损坏之后,能够通过将定位体7与定位孔之间分离从而对定位体7进行更换,节省了使用成本,在进行拉动的过程中,由于驱动杆3通过抵紧块8和压紧块9的共同作用所以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状态,并使得定位体7与定位槽6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稳定,同时抵紧块8和压紧块9施加给驱动杆3的作用力减小了定位体7受到的作用力大小,对定位体7起到了保护;不仅如此,在固定筒2底部通过防脱缆11与驱动杆3底部连接,这样就防止了驱动杆3发生过度移动并从固定筒2中滑出,安全系数得到了提高。
[0040]如果箱体I设置有一个驱动杆3,那么驱动件4就与驱动杆3—体成型,如此在转动驱动杆3的时候,由于驱动件4增大了转动驱动杆3的动力臂,所以就使得转动操作更容易进行,并且通过驱动件4的角度能够直观且快速的判断定位体7是否与定位槽6之间连接紧密,提高了可实施性;如果箱体I上设置有两个驱动杆3,那么两个驱动件4在与固定筒2转动连接的同时也与驱动件4转动连接,如此就能够对整个拉杆的长度进行调节,并且通过一个驱动杆3的位置确定之后,另一个驱动杆3的位置也同时确定,这样也不需要对两边定位体7的位置进行两次确定,操作也方便进行。
[0041]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活动槽5和定位槽6均位于固定筒2的内壁上,而定位体7则位于驱动杆3的外壁上,同时在定位槽6靠近固定筒2顶端的顶部设置有弧形的易进部,这样在转动驱动杆3并使得定位体7与定位槽6之间进行连接的时候,通过易进部定位体7有一个较大的开口进入到定位槽6中,同时在定位槽6端部朝向固定筒2顶部方向开设有防脱槽,这样向上拉动驱动杆3的时候,能够带动定位体7进入到防脱槽中并与防脱槽的内壁向贴合,从而保持了定位体7与定位槽6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即提高了驱动杆3与固定筒2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0042]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主权项】
1.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包括箱体(I),所述箱体(I)侧部设置有拉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箱体(I)上的固定筒(2)、穿过固定筒(2)并与固定筒(2)滑移连接的驱动杆(3)以及位于驱动杆(3)顶部的驱动件(4),所属固定筒(2)和驱动杆(3)均呈圆筒状并且驱动杆(3)与固定筒(2)转动连接,所述固定筒(2)内壁和驱动杆(3)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将固定筒(2)和驱动杆(3)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沿着固定筒(2)轴向方向设置的活动槽(5)、位于活动槽(5)侧部并与活动槽(5)连通的多个定位槽(6)以及与定位槽(6)和活动槽(5)相配合的定位体(7),所述定位体(7)抵触于活动槽(5)或定位槽(6)的内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6)和活动槽(5)位于驱动杆(3)外壁,定位体(7)位于固定筒(2)内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体(7)呈朝向箱体(I)底部倾斜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6)呈朝向箱体(I)底部倾斜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侧壁上开设有定位孔,定位体(7)穿过定位孔并与定位孔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顶部设置有抵紧块(8),抵紧块(8)上通过扭簧活动设置有压紧块(9),驱动杆(3)穿过抵紧块(8)与压紧块(9)之间并且通过压紧块(9)和抵紧块(8)能够将驱动杆(3)位置进行固定。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抵紧块(8)—端和压紧块(9)铰接,另一端铰接设置有呈十字状的分隔件(10),靠近分隔件(10)的压紧块(9)端部开设有与分隔件(10)对应的分隔孔,通过转动分隔件(10)并使分隔件(10)进入到分隔孔中能够使得压紧块(9)与驱动杆(3)分离。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6)和活动槽(5)位于固定筒(2)内壁,定位体(7)位于驱动杆(3)外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体(7)螺纹连接于驱动杆(3)。10.根据权利要求2或8所述的一种无极拉杆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筒(2)底部设置有防止驱动杆(3)脱出固定筒(2)的防脱缆(11),防脱缆(11) 一端与固定筒(2)连接,另一端与驱动杆(3)连接。
【文档编号】A45C13/26GK205728590SQ201620655909
【公开日】2016年11月30日
【申请日】2016年6月23日
【发明人】杜奕瑜
【申请人】嘉兴市正晴金属塑料厂(普通合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