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饭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4749阅读:2632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饭盒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次性饭盒,特别涉及一种可分类存储食物的一次性饭盒。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快餐行业的兴起,各种各样的一次性饭盒应运而生。一次性饭盒一般由盒体和盒盖所组成,送餐时,将饭菜装入盒体内,合上盒盖,扣上扣耳,再拿上一次性筷子,装入方便袋内即可。但是,市面上绝大部分一次性饭盒仍然是结构较为简单,不能满足存放食物品种多样化的需求,导致食物发生串味或混杂,影响了饭菜的品质。而且,过于光滑的外表面,也使得饭盒容易滑落,打翻食物。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次性饭盒,对饭盒内部的构造进行改进,内部增设有多个隔腔,可以分类存储不同的食物;而且对饭盒的所有侧壁进行防滑处理。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一次性饭盒,包括相互扣合的盒盖和外盒体,所述盒盖由盖板及沿盖板边缘向下延伸的盖沿所构成,所述外盒体内部形成空腔、上端形成腔口,所述外盒体内底部凸起形成有第一隔板,第一隔板将空腔分隔成若干个第一隔腔,还包括内盒体和杯体,所述内盒体高度低于外盒体高度,内盒体的内部被第二隔板分隔形成若干个第二隔腔和一个通槽,在内盒体的顶端部边缘延展形成有第一围边,内盒体放入到外盒体内,内盒体的第一围边卡在外盒体的腔口上;所述杯体的顶端部边缘延展形成有第二围边,杯体放入到内盒体的通槽内,第二围边卡在通槽的槽口上。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盒体的外侧壁上、内盒体的外侧壁上、通槽的外侧壁上以及杯体的外侧壁上都相对应的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竖条第一凸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盒体的外侧壁第一凸起延伸至其底部。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盒体的底部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圆点形第二凸起。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盖沿的底端部向外延伸形成有把手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盖沿的底端部相背把手边的方向凸出形成有卡扣,卡扣能够扣在外盒体的腔口外侧边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对饭盒内部的构造进行改进,内部增设有多个隔腔,可以分类存储不同的食物,并设有一个杯体,用于盛汤水、饮料等。同时还对饭盒的所有侧壁以及底部进行防滑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外盒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盒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设计的一种一次性饭盒,其主要包括:盒盖10、外盒体20、内盒体30和杯体40。盒盖10是由矩形盖板11及沿盖板11边缘向下延伸的盖沿12所构成,在盖沿12的底端部四个角上向外延伸形成有把手边13,把手边13为了方便打开或扣上盒盖10。外盒体20呈六面体形状,其内部形成空腔、上端为腔口,外盒体20的内底部凸起形成有第一隔板21,第一隔板21将该空腔分隔成若干个第一隔腔22。内盒体30亦呈六面体形状,其竖直高度低于外盒体20的竖直高度,内盒体30的内部被第二隔板31分隔形成若干个第二隔腔32和一个圆形通槽33,在内盒体30的顶端部边缘延伸形成有第一围边34。杯体40呈圆柱形或截顶圆锥形结构,在杯体40的顶端部边缘延伸形成有第二围边41。组装时,先将内盒体30放入到外盒体20内,内盒体30的第一围边34卡在外盒体20的腔口上,使得第一隔腔22和第二隔腔32内能够分别存储不同的食物;再将杯体40放入到内盒体30的通槽33内,第二围边41卡在通槽33的槽口上,杯体40用于盛入汤水、饮料等;最后再扣上盒盖10,盒盖10的盖沿12覆盖包裹在外盒体20的腔口上。

进一步地,为了增加饭盒的防滑及定位性能,在外盒体20的外侧壁上、内盒体30的外侧壁上、通槽33的外侧壁上以及杯体40的外侧壁上都相对应的设置有间隔排列的竖条第一凸起50。

请参见图2,进一步地,为了增大外盒体20放置的平稳性,在外盒体2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圆点形第二凸起23,外盒体20的外侧壁第一凸起50延伸至其底部,与第二凸起23共同构成了辅助稳固结构。

请参见图3,进一步地,为了加固连接盒盖10和外盒体20,在盖沿12的底端部四个角上相背把手边13的方向凸出形成有卡扣14,卡扣14能够扣在外盒体20的腔口外侧边上。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饭盒采用可降解的环保材料的制得。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