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伞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6172阅读:2149来源:国知局
雨伞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一种雨伞包。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出现的雨伞包为布料伞包或者硬壳盒状的雨伞包,前者的布料伞包虽然采用防水材料制成,但是雨伞出入口处的防水效果差,在将使用之后的雨伞放入该种雨伞包的时候无法将雨伞包带伞一起放到随身携带的包里或者其他地方以免沾湿一些数码设备或者其他东西,后者硬壳盒状的雨伞包虽然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但是由于其本身体积较大,在不放置雨伞的情况下也会占用较大的空间,存在不便存放、携带以及功能单一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占用空间小、便于存放和携带的雨伞包。

一种雨伞包,包括包体和包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包括包身和连接圈,所述连接圈设置于包身的上部,所述包身为防水面料,所述连接圈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包盖内壁的四周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适应的内螺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包身和连接圈之间采用瓶口和瓶盖的结构相互配合拧紧,具有很好的防漏水的效果,且具有足够支撑雨伞重量的强度;包身的防水面料在具有防漏水的同时还可以在不使用的情况下折叠起来装进包身与连接圈内,所以该雨伞包在不使用的时候只有连接圈和端盖的大小,占用空间小,携带和存放十分方便,而且随时可以将包身反转进行清洁,也十分方便;连接圈使雨伞包不单单是一种面料型的雨伞包,在将雨伞装入雨伞包的时候手拿连接圈,雨伞往连接圈内推就可以方便地放入包身内,包身在折叠状态下的时候,在雨伞推入的同时包身被自然打开,十分方便。

优选的,所述连接圈和包盖为塑料或者金属材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塑料或者金属类的有一定硬度的材料作为连接圈和包盖的材质具有足够强度,方便将雨伞套入包身内,且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包身的底端设置有吊环拉绳,所述包盖内设置有空腔,所述包盖底部为软性橡胶,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网罩,所述网罩与软性橡胶之间设置有吸水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吊环拉绳用于提携雨伞包,同时在提携的过程中,包盖向下,雨伞上的雨水纷纷由于重力作用落到端盖上,端盖上的海绵用于吸水,使用完成后或者海绵吸水饱和后,手压软性橡胶,软性橡胶与网罩之间的挤压力将海绵中的水挤出即可,具有方便快捷地效果。

优选的,所述包身与连接圈之间设置有防水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水圈可防止包身和连接圈之间的连接处漏水。

优选的,所述包身外壁设置有容纳袋,所述容纳袋靠近吊环拉绳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尼龙搭扣的绒面,且包身上与尼龙搭扣的绒面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尼龙搭扣的勾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容纳袋用于放置手机、钱包等随身物品,增加雨伞包的功能,使雨伞包的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包身收起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包盖的立体示意图。

1. 包身;2. 连接圈;3. 外螺纹;4. 包盖;5. 内螺纹;6. 吊环拉绳;7. 防水圈;8. 容纳袋;9. 绒面;10、空腔;12、网罩;13、吸水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附图所示的一种雨伞包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雨伞包包括包体和包盖4,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包括包身1和连接圈2,所述连接圈2设置于包身1的上部,所述包身为1防水面料,且该防水面料为涤纶、PG或者尼龙等面料,所述包盖4和连接圈2构成的空间足够容纳包身;所述连接圈2外壁设置有外螺纹3,所述包盖4内壁的四周设置有与外螺纹3相适应的内螺纹5,连接圈2和包盖4的外螺纹3和内螺纹5结构类似瓶口和瓶盖的螺纹结构,具有很好的拧紧效果和防水效果。

优选的,所述连接圈2和包盖4为塑料或者金属材质,具有一定的硬度,在包身为折叠状态的情况下手拿连接圈2即可将雨伞从连接圈2处套入,十分方便快捷。

优选的,所述包身的底端设置有吊环拉绳6,所述包盖4内设置有空腔10,所述包盖4底部为软性橡胶,所述空腔10内设置有网罩12,所述网罩12与软性橡胶之间设置有吸水层13,且本实施例采用的吸水层为海绵层。

优选的,所述包身1与连接圈2之间设置有防水圈7,防水圈7将包身1周边紧压于连接圈2内壁,包身1设置于连接圈2和防水圈7之间,包身1与连接圈2和与防水圈7之间均通过强力胶粘合,且本实用新型采用的防水圈7为硅胶防水圈。

优选的,所述包身1外壁设置有容纳袋8,所述容纳袋8靠近吊环拉绳6一侧的内壁设置有尼龙搭扣的绒面9,且包身上与尼龙搭扣的绒面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尼龙搭扣的勾面(未图示),绒面与勾面相互配合将容纳袋的开口闭合,避免放置于容纳袋内的物品掉落出来。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