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打孔佩戴耳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39474阅读:33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耳环,尤其涉及一种免打孔佩戴耳环。



背景技术:

耳环是一种佩戴在耳朵上的饰品,现有耳环的佩戴,一般需要在耳垂或其它耳朵部位打耳洞。打耳洞不仅会破坏人体组织的完整性,若操作不当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如伤口易带入细菌或异物,这样会引起伤口反复感染不愈,进一步容易产生瘢痕疙瘩。相关医学研究表明,穿耳孔时所用的镍针或某些金属耳环本身,会在耳孔表皮损伤的情况下,让人的耳垂产生局部的接触性皮炎,促使瘢痕疙瘩产生。

现有的耳环有的采用粘贴的方式,不仅不卫生,同时还容易掉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免打孔佩戴耳环,无需打耳洞就可以佩戴,安全卫生,满足人们的爱美之心。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免打孔佩戴耳环,包括耳挂,所述耳挂下端内部设有腔体,进一步腔体内置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通过第一耳链连接耳垂夹;所述耳垂夹一端设有缺口,耳垂夹外表面设有连接头,进一步耳垂夹经缺口卡在耳垂上;所述连接头经第二耳链连接装饰件。

进一步,所述耳挂呈耳朵状,耳挂佩戴在耳朵上面,主要起到支撑装饰件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耳垂夹采用柔性材质,耳垂夹内表面设有海绵体。

佩戴时,将耳挂卡在耳朵根部,并将耳垂夹卡在耳垂上面,旋转头可以调节耳垂夹的角度,从而适应不同耳朵形状的人士佩戴,耳垂夹内表面的海绵体可以增加耳环的佩戴舒适感。同时装饰件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样式,满足不同人的佩戴喜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耳环设有耳挂,耳挂通过第一耳链连接耳垂夹,耳垂夹连接装饰件,无需打耳洞就可以佩戴,满足人们的爱美之心同时,安全卫生,不破坏人体耳朵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免打孔佩戴耳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免打孔佩戴耳环,包括耳挂1,耳挂1下端内部设有腔体,进一步腔体内置有旋转头2,旋转头2通过第一耳链3连接耳垂夹4,耳垂夹4一端设有缺口,耳垂夹4外表面设有连接头5,进一步耳垂夹4经缺口卡在耳垂上。连接头5经第二耳链7连接装饰件6。

进一步,耳挂1呈耳朵状,耳挂1佩戴在耳朵上面,主要起到支撑装饰件6的作用。

进一步,耳垂夹4采用柔性材质,耳垂夹4内表面设有海绵体,增加人们的佩戴舒适感。

本发明佩戴时,将耳挂1卡在耳朵根部,并将耳垂夹4卡在耳垂上面,旋转头2可以调节耳垂夹4的角度,从而适应不同耳朵形状的人士佩戴,耳垂夹4内表面的海绵体可以增加耳环的佩戴舒适感。同时装饰件6可以设计成不同的样式,满足不同人的佩戴喜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免打孔佩戴耳环,包括耳挂,所述耳挂下端内部设有腔体,进一步腔体内置有旋转头;所述旋转头通过第一耳链连接耳垂夹;所述耳垂夹一端设有缺口,耳垂夹外表面设有连接头,进一步耳垂夹经缺口卡在耳垂上;所述连接头经第二耳链连接装饰件。本发明无需打耳洞就可以佩戴,满足人们爱美之心的同时,安全卫生,不破坏人体耳朵的完整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嘉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陆市万众创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5
技术公布日:2017.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