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包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形后作为凳子使用的包具。
技术背景:
随身携带包具是很多人的生活习惯,也是户外作业人员如电力检修工人的必备工装,虽然部分硬质箱包产品可在必要时作为凳子使用,但由于非专用设计,相对适宜坐人的箱包往往尺寸大且固定,以旅行箱类为主。
现有向凳子功能优化的箱包类产品,如《带有折叠凳的旅行包》cn201220154751、《两用便携凳包》cn85200748等,均采用折叠凳机构置于包外形式,折凳机构外观特征明显,美观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
本发明一种有底包凳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内置折凳机构,外观特征不突出的包凳设计,以利于该类产品的使用推广。
一种有底包凳,包括容腔、包体、包盖和内铰骨架;其中,包体为至少由前后左右四面环形连接形成的方型,包体各面均设置有双层材料缝合形成的夹层结构;内铰骨架由立板和折板组成,立板有两块,平行对称布置,立板两侧端均设置有铰接端,铰接端分别连接折板,折板共四块,成对铰接,两立板通过铰接的折板相互连接。
内铰骨架均设置在包体夹层结构内,包体上沿处设置有包盖;包盖、立板和折板均采用硬质材料,包盖在展开时可横架在两块立板上沿上形成凳面,容腔贴附立板设置。
上述结构中,当立板、折板间各铰接部折合、两立板间距缩至最小时,本设计整体体积压缩至最小,折凳外观特征得到隐藏,外观为包;当立板、折板间各铰接部展开,两立板间距扩大,立板与折板形成可纵向承力并维持稳定的框架,硬质包盖横置于两立板上沿间即可形成凳子结构,达到设计功能。内铰骨架隐蔽于包体夹层内,其包体材质可选用与容腔材质相同的材料如皮、革、布料等,以获得较好的外观,包具展开后容积扩大,并且有硬质的内铰骨架支撑,可用于体积大、重量重物品的携行。
折合时,立板下缘杆与折板下缘杆相对t轨板向中靠拢,通过杆间距限位装置推挤折升杆,使折升杆绕角横杆向上转动,对包底进行托举,使折合后的包底向内收拢,防止钩挂损坏。
优选的,立板与折板设置有镂空,减轻内铰骨架重量,以方便携带。
优选的,内铰骨架还包括托底折板,托底折板由对称的两块托底板相互铰接连接形成,并铰接连接在立板下端;采用该设计时,包体应设置底面,该底面与四周各立板、折板下端处连接并设置夹层容纳托底折板,使包体展开为凳状时的内部空间可用于承装物品,提高包凳的可用容积,当包体折合时,托底折板折合使该底面向上收折,防止探出立板遮罩区域造成损坏。
进一步的,为防止托底折板在展开后反折触地造成相关位置磨损,托底板相互铰接处设置有限位装置。
进一步的,限位装置为弹簧,安装在托底板间铰轴上。
优选的,包盖长度小于立板最大可用间距,包盖可折入两立板之间,使包盖在包凳折合状态下可由两立板夹持固定。
本发明一种有底包凳的有益效果:通过为包具设置铰接的骨架机构,使包具具备了变形展开为凳子的效果,补充了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方便人们出行,并可在必要时扩大包具容积,有较高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有底包凳内铰骨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有底包凳展开状态的折升护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有底包凳展开状态的折升护角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有底包凳折合状态的折升护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种有底包凳折合状态的折升护角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有底包凳展开状态的折升护角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种有底包凳展开状态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一种有底包凳展开状态折升护脚局部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一种有底包凳具体实施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立板1、折板2、托底折板3、折升护角4、t轨板401、角横杆402、立板下缘杆403、折板下缘杆404、折升杆405、杆间距限位装置406、t型导轨槽407、连接杆408、包盖5、侧容腔6。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有底包凳,外观为方箱手提包,其由方形包体6、内铰骨架、内包盖和侧容腔6组成;其中内铰骨架由立板1、折板2和托底折板3组成,立板1有两块,平行对称布置,立板1两侧端均设置有铰接端,铰接端分别连接折板2,折板2共四块,成对铰接,两立板1通过铰接的折板2相互连接,托底折板3由对称的两块托底板相互铰接连接形成,并铰接连接两立板下端,托底板相互连接的铰轴上安装有限位弹簧。
内铰骨架底部四角,立板1与折板2铰接处底端分别安装有折升护角4,折升护角4由t轨板401、角横杆402、立板下缘杆403、折板下缘杆404、折升杆405和杆间距限位装置406组成,t轨板401为弧形板,其上镂空设置t型导轨槽407,t轨板401凹面侧设置有连接杆408,与角横杆402连接固定,t轨板401顶部与立板1、折板2间的铰轴可转动连接,角横杆402两端分别与立板下缘杆403、折板下缘杆404铰接,角横杆402中部与折升杆405铰接;立板下缘杆403、折板下缘杆404、折升杆405均穿过t型导轨槽407并通过杆间距限位装置406相互定距,立板下缘杆403外端与立板1下缘铰接,折板下缘杆404外端与折板2下缘铰接,立板下缘杆403与折板下缘杆404分别可在t型导轨槽407横部一端往复运动,折升杆405可在t型导轨槽407纵部往复运动。
方形包体为有底方箱状,各面均为双层结构,并相互缝合形成夹层,内铰骨架各部均设置在夹层内。侧容腔6有两个,分别设置于两立板外侧,侧容腔6外缘内侧设置有拉索或扣子作为固定件,在包凳折合时连接固定内铰骨架和包体。包盖5铰接在一立板1上沿,其长度小于两立板1间最大可用间距,在作为凳子使用时,其外端可担在另一立板1上沿上,并通过托底折板3铰轴处限位弹簧对立板1间距弹性限位以固定,作为凳面,作为提包携带时,其可折入两立板1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