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密封性并防止眼镜凝雾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08385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增加密封性并防止眼镜凝雾的口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于佩戴眼镜的人士使用的、能够增加密封性并防止眼镜凝雾的口罩。



背景技术:

目前,肆虐我国多地、特别是北方地区的雾霾天气,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对抗雾霾对身体的伤害,口罩已经成了每个人生活的必需品。

然而,戴眼镜的人士在戴口罩的时候却常常受到镜片凝雾的困扰,特别是在雾霾最为严重的冬季。由于口罩很难做到完全密封,不但不能有效过滤空气,口鼻呼出的气体也很容易从口罩上沿的缝隙中逸出并上升,遇到较冷的镜片后水汽凝结,使镜片顿时被凝雾覆盖,影响视线。在严寒的天气下,镜片凝雾甚至会迅速凝结成冰,使得一旦出现凝雾就很难消散,加重了对视线的影响。因此,镜片凝雾使得很多戴眼镜的人士、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宁愿忍受雾霾,也不愿戴上口罩,这更加重了他们出现呼吸道系统疾病的风险。

根据北京大学中国健康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国民健康视觉报告》,在我国5岁以上的总人口中,近视和远视的患病人数大约5亿,其中近视的总患病人数在4.5亿左右,并且高中生和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都超过70%。预计到2020年,我国近视患病人口将接近7.04亿至7.11亿。如此庞大的人群中,有相当一部分人都需要佩戴眼镜来矫正视力,如果这些人都因为镜片凝雾而放弃口罩,将自己完全不设防地暴露于雾霾之下,那么可能对国民的整体健康状况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对于这些人自身而言,不戴口罩也会对健康非常不利。

即使这些人士愿意佩戴口罩并且容忍眼镜凝雾带来的不便,也应注意到,眼镜出现凝雾只是表面现象,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口罩密封不严从而造成漏气。若口罩密封不严,那么对于空气中有害微粒的防护作用也难免大打折扣。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戴上口罩之后镜片凝雾的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也有过一些尝试,所用的方法无外乎以下几种:

1.疏导气流。例如CN102715671A设计了一种防凝雾口罩,其中口罩本体中间漏空,并将透气棉线厚垫固定在漏空处,呼吸时水蒸气会通过透气棉线厚垫,而不会直接上升到眼镜处。然而,这种疏导方式虽易于使呼气排出,但也同样难以抵抗雾霾中有害微粒(例如PM2.5微粒)的进入,显然达不到良好的防霾效果。

2.上沿密封。最常见的例子是在口罩上沿安装可弯折的金属丝或金属条,例如市场上常见的“3M”口罩,使用时通过将金属弯折成与面部贴合的形状而实现密封,防止呼气向上逸出。然而,由于缺乏外 力作用,金属丝或金属条很难一直保持与面部完全贴合的状态,特别是鼻梁处容易漏气,因此防凝雾的作用也不持久。

此外,CN204132474U设计了一种具有紧固装置的口罩,包含密封条、引流孔、压紧片等诸多部件,结构十分复杂。且不说密封效果如何,这样复杂的结构本身便会使成本大幅飙升。口罩是需要经常更换的,如果不能有效控制成本,那么高昂的价格将使一般家庭乃至中产家庭都难以承受,这样也就根本无法投入规模化生产。

3.吸附水汽。例如,CN205682520U设计了一种防凝雾的口罩,其中在中间层装填干燥剂,从而吸附呼气中的水汽。然而,干燥剂并不能在呼气的短短一瞬间就把水汽吸附殆尽,因此仍然不能彻底解决凝雾的问题;更严重的是,干燥剂遇水后存在着从口罩渗出进而伤害面部皮肤的风险。

可见,对于眼镜凝雾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并没有给出一种有效的、安全的并且有产业价值的解决方案。因此,本领域也仍然存在为解决此问题作出技术改进的迫切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如前文所述,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以较低的成本实现口罩的有效密封,并且有效地防止呼出的水汽在眼镜上凝雾。

2.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现有技术均从口罩本身着手以期改善眼镜凝雾的问题;而本申请另辟蹊径,采用“借力打力”的巧妙构思,借助眼镜本身的重力来防止镜片凝雾。眼镜受重力作用对鼻梁施加向下的力,并且在镜托和镜腿的作用下能够与鼻梁保持相对位置稳定。利用这一点,本申请在现有技术口罩上沿设置可弯折金属条的基础上,增加了凹槽以容纳并固定镜托,使得镜托可以压在鼻梁处的弯折条上。即使是较轻质的眼镜,其重力也足以在鼻梁处压住弯折条,像用一只手指轻轻压着一样,防止其变形和出现缝隙。由此,眼镜的重力可通过镜托沿着弯折条传递到整个口罩上沿,从而实现更好的密封,进而防止眼镜凝雾。

3.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的口罩能够实现有效且持久的密封作用,很好地防止口罩漏气以及眼镜凝雾。凹槽这一简单的设计不需要复杂的工艺,几乎不会增加口罩的成本,即使频繁更换也不会有过高的花费。此外,凹槽的设计也将使眼镜的位置更为稳定,防止眼镜滑落或移动,有助于防止由于眼镜的频繁移动而损害视力,这一点对于处在发育期的青少年学生而言尤其重要。

附图说明

图1显示本申请的口罩的一种基本的实施方式,图2至图5显示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化的实施方式。详见“具体实施方式”部分。应注意,附图仅起到示意的作用,其中各部分的相对位置、形状和大小等 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所主张权利范围的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应理解,这些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解释说明,并非意在限制本申请的范围。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说明书之后可基于现有技术对本申请做出修改,这些修改或等效替换的形式同样落入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口罩具有本体1,其通过耳带或头颈带2固定,从而遮住口鼻。本体1的上沿固定有可变形的弯折条3。在弯折条3中部、对应于左右鼻梁的位置分别设置两个凹槽4(左凹槽)和5(右凹槽)。

本体1可以按照现有技术中已有的任何口罩本体来设计。例如,其材质可选用棉面料、纤维面料(例如竹浆纤维、聚酯纤维等)或混纺面料等小孔隙透气面料;其可具有一层、两层或多于两层,每层的材质可相同或不同;其表面可任选具有呼吸阀或特定的滤网等其他结构,也可任选加入活性炭等吸附性强的物质以便更好地吸附有害微粒;其内侧上沿任选配有软性鼻垫以加强密封性;其中部任选具有折痕,使之可以对折,以便存放、运输和销售。

耳带或头颈带2可绕过耳后实现固定(耳带),或者可绕过头后和/或颈后实现固定(头颈带),其材质可为本领域常用的弹性物质例如橡皮筋等。可任选配有调节扣以便调节长度和松紧。

可变形的弯折条3可以柔性材质制成,例如金属材质(例如铝),便于弯折以与面部保持贴合,特别是,可以在鼻翼处压住以防漏气。其长度通常应与一般人群的面部尺寸相符,宽度和厚度应使弯折条3容易弯折变形、同时不易被折断。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其长度、宽度和厚度的范围。例如,其长度可为约8cm、8.2cm、8.4cm、8.6cm、8.8cm、9cm、9.2cm、9.4cm、9.6cm、9.8cm、10cm;其宽度可为约3.0mm、3.2mm、3.4mm、3.6mm、3.8mm、4.0mm、4.2mm、4.4mm、4.6mm、4.8mm、5.0mm;其厚度可为约0.05mm、0.1mm、0.15mm、0.2mm、0.25mm、0.3mm、0.35mm、0.4mm、0.45mm、0.5mm。

凹槽4和5应在口罩中心线两侧对称分布,对应于鼻梁的位置,即放置镜托的位置。这里所说的“凹槽”,既包括本身具有凹陷形状的构造,也包括本身不具备凹陷、但放置镜托之后被压成凹陷形状的构造。为容纳和固定镜托,所述凹槽的形状应与一般眼镜的镜托相适应,例如为椭圆形、水滴形、梯形或矩形等;为适应不同眼镜,凹槽应具有一定的宽度,例如每个凹槽底部的宽度可约为3mm、3.5mm、4mm、4.5mm、5mm、5.5mm、6mm、6.5mm、7mm等。所述凹槽至少在下方应具有刚性边缘以支撑镜托。两个凹槽的间距应与通常的镜托间距相匹配,例如,在使用时两个凹槽底部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约为1.0-3.0cm、1.3-2.7cm、1.5-2.5cm、1.6-2.4cm、1.7-2.3cm、1.8-2.2cm、1.9-2.1cm、2.0-2.1cm等;相应地,当口罩平展时,两个凹槽底部中心点之间的距离约为2.0-4.0cm、2.3-3.7cm、2.5-3.5cm、2.6-3.4cm、2.7-3.3cm、2.8-3.2cm、2.9-3.1cm、3.0-3.1cm等。由于凹槽可能需要贴合鼻部皮肤,因此其材质应当是 医学上可接受的、对皮肤友好的材质。并且,为了更好地固定镜托,每个凹槽除边缘以外的部分可以采用柔软且有一定摩擦力的材质制成,例如橡胶或皮革等。

由此,使用者可以在戴上所述口罩之后戴上眼镜,使镜托置于所述凹槽上,从而通过眼镜对所述弯折条施加持续向下的力,从而达到如前文所述的技术效果。

应注意,即使是平时不戴眼镜的人士也可以使用本申请的口罩,配合平光镜(即没有度数的眼镜)来达到增加密封性的效果,只要在戴上本申请的口罩后再戴上平光镜,使平光镜的镜托置于凹槽上即可。这样既可以增加密封性、防止吸入有害微粒,又可以防止异物入眼。

前述口罩还可以进一步做出如下的改进或修饰。

图2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实施方式,可以用布料或其他软性材料所构成的突出部6将两个凹槽4和5连在一起,该突出部6可以与口罩本体1构成一个整体。突出部6的中部也可以设置有折痕,使之可以与本体1一同对折。突出部6的上沿可以任选地设置可变形的弯折片7,以在佩戴时保持突出部6的形状与鼻梁部贴合。弯折片7可以柔性材质制成,例如金属材质(例如铝)。其形状优选为长条形、三角形或倒“V”形,尺寸应与一般人群的鼻梁尺寸以及两个凹槽4和5的间距相符,且容易弯折变形、不易折断。

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用常规手段将前述口罩中的凹槽4、5和弯折条3制成一个整体。例如,图3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实施方式,其中在弯折条3处设置了两个凹陷部8(左凹陷部)和9(右凹陷部),其位置对应于鼻梁下方,所述凹陷部8和9即起到了前述凹槽下方刚性边缘的作用,利于眼镜镜托的固定。对于图2的口罩也可以做出类似的改进,如图4所示。

图5是一种更简单的实施方式,凹槽的功能由弯折条上的凹陷部8和9以及突出部6实现,突出部6上设置衬底10,所述衬底10可为具有一定摩擦力的柔软材质(例如橡胶或皮革等),以使镜托能够稳定地架于其上。突出部6的上沿也可以任选地设置可变形的弯折片7。在凹陷部8和9处的材质为金属的情况下,优选将凹陷部8和9埋在本体1的面料下面,以防金属磨损镜托。

此外,本申请的口罩还可以整合现有技术中已知的任何其他结构或特征,以用于吸附有害颗粒、促进通气、加强密封、保暖、提升美感等。

实施例

通过以下实施例进一步验证本申请的口罩所取得的效果。应注意,该实施例采用简易的方法制作口罩样品并演示其使用过程,仅起到示例与说明的作用,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所主张权利范围的限制。

1.口罩样品的制作

取两个市售的3M 9001V口罩(购自天猫商城),其中一个口罩(下称“对照口罩”)按常规方法原样使用作为对照,另一个口罩(下称“试验口罩”)作如下处理:通过双面胶将两个未充气的婚礼用小气球 分别贴在金属弯折条中部对应两侧鼻翼的位置,剪掉气球尾部过长的部分,再用布胶带在内侧将两个气球粘在一起。小气球在使用前应将内部的润滑性粉末擦掉,以防止两层气球之间过滑,影响效果。由此得到了类似于图1所示的试验口罩,两个小气球分别起到凹槽4和5的作用。在佩戴试验口罩时,按类似对照口罩的方法和位置戴上,再把气球分别贴合在两侧鼻梁,戴上眼镜使镜托压在气球上,镜托的支点自然地落在口罩本体的上沿与金属弯折条的上沿之间。

2.对比试验

受试者为30岁男性,佩戴轻质树脂镜片半框眼镜(重约20g),在室外约零下3摄氏度的温度,分别戴上对照口罩和试验口罩,再戴好眼镜。以类似吹蜡烛的力道吹一口气,对照口罩约30%的视野因凝雾变模糊,而试验口罩视野未模糊。再向前步行约200米后,再同样地吹一口气,对照口罩视野几乎全部变模糊,而试验口罩仅视野边缘有轻微的雾,对视野几乎无任何影响。

上述对比试验说明,即使是轻质的眼镜也完全能够帮助实现良好的密封效果,在气流远远大于一般呼气的吹气条件下也能防止眼镜凝雾。可见,本申请的口罩提供了一种非常实用的、适宜每位眼镜佩戴者的解决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