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卷毛料上衣的边缘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94193发布日期:2020-04-07 20:4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卷毛料上衣的边缘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
涉及复合卷毛料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卷毛料上衣的边缘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

解决厚重复合卷面料缝纫,通常采用传统裘皮机进行缝纫,但缝纫后结构不稳定。

进一步的采用传统胶水粘结的工艺,但是带来洗涤后溶解的隐患。

鉴于此,如何设计出一种复合卷毛料上衣的边缘连接结构,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复合卷毛料上衣的边缘连接结构。

本申请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复合卷毛料上衣的边缘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制作上衣的布料,其中,所述布料的边缘处设有用于封闭其的边缘连接结构;

所述边缘连接结构具有

沿布料的边缘处向外侧延伸并进行折叠的折边;

折边沿边缘处折叠、其内侧表面上设有ab层;

ab层向上附着有贴合层,贴合层与布料的内侧边贴合缝纫。

所述折边与其上附着的贴合层之间设有横向缝纫的定位线。

所述贴合层侧部边缘与边缘处连接并缝纫有两根边缝线。

沿所述边缘处横向缝纫有两根边缝线加固的第一边缝线与第二边缝线。

所述第一边缝线与第二边缝线间隔设置于贴合层侧部边缘,或

第一边缝线与第二边缝线结合缝纫贴合层侧部边缘。

所述折边边缘与贴合层边缘上设有两根封边线。

所述两根封边线包括第一封边线与第二封边线;

第一封边线与第二封边线间隔设置于贴合层侧部边缘,或

第一封边线与第二封边线结合缝纫贴合层侧部边缘。

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以下明显优点和效果:

1、现采用来ab层与贴合层缝纫固定的方式,替代胶水连接及传统裘皮机缝纫的工艺,采用复合连接结构,解决复合卷毛料材料不易加工,且款式少产量低、工艺差等问题,极大的提高了产量效率及成型后的美观度。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中布料的反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中连接结构的结合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描述了本申请的特定实施例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制造和使用本申请的最佳模式。为了教导申请原理,已简化或省略了一下常规方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源自这些实施例的变形落在本申请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下述特征能够以各种方式结合以形成本申请的多个变型。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复合卷毛料上衣100的边缘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制作上衣100的布料11,其中,所述布料11的边缘处12设有用于封闭其的边缘连接结构;所述边缘连接结构具有沿布料11的边缘处12向外侧延伸并进行折叠的折边13;折边13沿边缘处12折叠、其内侧表面上设有ab层133;ab层133向上附着有贴合层14,贴合层14与布料11的内侧边贴合缝纫;具有现采用来ab层与贴合层缝纫固定的方式,替代胶水连接及传统裘皮机缝纫的工艺,采用复合连接结构,解决复合卷毛料材料不易加工,且款式少产量低、工艺差等问题,极大的提高了产量效率及成型后的美观度的效果。

参见图1至图3中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1中,

一种复合卷毛料上衣100的边缘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制作上衣100的布料11,其中,所述布料11的边缘处12设有用于封闭其的边缘连接结构;通过边缘处的连接结构结构对复合卷毛型及厚重的布料进行缝纫连接,保证边缘位置的结合稳定性。

本申请实施例2中,

所述边缘连接结构具有ab层133与贴合层14结合的方式。

其中,沿布料11的边缘处12向外侧延伸并进行折叠的折边13;外扩形成的多余边角通过折叠与缝纫及贴合形成边缘的成型效果。

折边13沿横向的边缘处12进行折叠,折边13的内侧表面上缝纫有ab层133;ab层133为表面带有勾状用于粘结或勾着丝状物的层结构。

利用ab层133与其上附着有贴合层14连接,再进行贴合层14与布料11的内侧边贴合缝纫,形成平面结构易于保持的层结构,成型效果好,且易于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3中,

沿着折边13与其上附着的贴合层14之间设有横向缝纫的定位线141,对两者间的位置进一步定位,确定两者间稳定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4中,

所述贴合层14侧部边缘与边缘处12连接并缝纫有两根边缝线。

为进一步的将贴合层14底部边缘与边缘处12定位,并保证边缘处12的折叠效果,因此设置多根边缝线进行定位。

沿所述边缘处12横向缝纫有两根边缝线加固的第一边缝线121与第二边缝线122。沿着横向保证边缘处12的折叠效果,当然竖向上也可以设定边缘处12为竖向。

其中,所述第一边缝线121与第二边缝线122间隔设置于贴合层14侧部边缘,设置间隔的边缝线具有多级多线条分级固定的效果,较为稳定。

其中,第一边缝线121与第二边缝线122结合缝纫贴合层14侧部边缘,设置两根结合的边缝线能够提高同一位置的稳固性。

本申请实施例5中,

所述折边13边缘与贴合层14边缘上设有两根封边线,利用封边线将上部位置的边缘处进行缝合。

所述两根封边线包括第一封边线131与第二封边线132;

第一封边线131与第二封边线132间隔设置于贴合层14侧部边缘,设置两根分隔的缝合结构,易于对贴合层14进行固定。

第一封边线131与第二封边线132结合缝纫贴合层14侧部边缘。

设置两根结合的缝合结构,易于对贴合层14进行同一横向上固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而且,本申请中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并不限制本申请中的名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由此,本申请并不局限与下述特定实施例,而仅由权利要求和它们的等同物限定。凡在本申请的构思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卷毛料上衣(100)的边缘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制作上衣(100)的布料(11),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11)的边缘处(12)设有用于封闭其的边缘连接结构;

所述边缘连接结构具有

沿布料(11)的边缘处(12)向外侧延伸并进行折叠的折边(13);

折边(13)沿边缘处(12)折叠、其内侧表面上设有ab层(133);

ab层(133)向上附着有贴合层(14),贴合层(14)与布料(11)的内侧边贴合缝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卷毛料上衣的边缘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13)与其上附着的贴合层(14)之间设有横向缝纫的定位线(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复合卷毛料上衣的边缘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层(14)侧部边缘与边缘处(12)连接并缝纫有两根边缝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合卷毛料上衣的边缘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边缘处(12)横向缝纫有两根边缝线加固的第一边缝线(121)与第二边缝线(12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复合卷毛料上衣的边缘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缝线(121)与第二边缝线(122)间隔设置于贴合层(14)侧部边缘,或

第一边缝线(121)与第二边缝线(122)结合缝纫贴合层(14)侧部边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合卷毛料上衣的边缘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边(13)边缘与贴合层(14)边缘上设有两根封边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复合卷毛料上衣的边缘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封边线包括第一封边线(131)与第二封边线(132);

第一封边线(131)与第二封边线(132)间隔设置于贴合层(14)侧部边缘,或

第一封边线(131)与第二封边线(132)结合缝纫贴合层(14)侧部边缘。


技术总结
本申请中所述的一种复合卷毛料上衣(100)的边缘连接结构,包括用于制作上衣(100)的布料(11),其中,所述布料(11)的边缘处(12)设有用于封闭其的边缘连接结构;所述边缘连接结构具有沿布料(11)的边缘处(12)向外侧延伸并进行折叠的折边(13);折边(13)沿边缘处(12)折叠、其内侧表面上设有AB层(133);AB层(133)与上附着有贴合层(14),贴合层(14)与布料(11)的内侧边贴合缝纫;具有现采用来AB层(133)与贴合层(14)缝纫固定的方式,替代胶水连接及传统裘皮机缝纫的工艺,采用复合连接结构,解决复合卷毛料材料不易加工,且款式少产量低、工艺差等问题,极大的提高了产量效率及成型后的美观度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孙公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意丰歌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2.18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