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22697发布日期:2020-04-24 21:08阅读:5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红管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



背景技术:

口红管中束芯由叉子、螺旋管以及中束组成。口红在使用时,需要将盛放膏体的叉子旋转伸出,从而方便进行口红涂抹操作。

口红管内需要设置过盈配合结构,从而在旋拧口红管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阻尼感。针对高级的口红,其对旋拧操作的质感要求较高,因此对旋拧时的顺滑度和阻尼均衡度的要求较高。

现有的口红管大多通过硅油和高精度尺寸配合来实现阻尼。但是,高精度的尺寸对口红管的加工过程和加工设备的要求较高,会导致较高的生产成本,并且硅油对气温较为敏感,在高温环境下容易泄漏和挥发,导致阻尼不均匀,影响旋拧操作的质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通过对中束芯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可适当降低加工精度需求,降低成本,并且保证阻尼均匀,进而保证旋拧操作的质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包括叉子、螺旋管以及铝中束,所述铝中束通过螺旋管与叉子活动连接,所述螺旋管的底端与叉子侧圆周壁上的侧凸出环相接触;所述螺旋管内壁设置有环形容纳槽,所述叉子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软圈定位机构,所述软圈定位机构包括上定位凸环和下定位凸环,所述上定位凸环和下定位凸环之间设置有软圈放置槽,所述软圈放置槽内设置有o型软圈,所述o型软圈与螺旋管的环形容纳槽紧密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管上的环形容纳槽与叉子上的软圈定位机构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软圈定位机构的底端与侧凸出环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软圈定位机构的下定位凸环与侧凸出环连接,所述上定位凸环位于下定位凸环的上方;所述上定位凸环与下定位凸环均与环形容纳槽留有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o型软圈在软圈放置槽内呈紧绷状态;所述o型软圈的材质为弹性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通过对中束芯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增设o型软圈,利用o型软圈与螺旋管的紧密接触形成均衡的阻尼,可适当降低口红管中束芯组成零部件的加工精度需求,从而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并且消除硅油受高温影响容易泄漏和挥发的不良现象,可保证阻尼均匀,从而保证旋拧时的顺滑度和阻尼的均衡,进而保证旋拧操作的质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b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叉子;10、侧凸出环;11、软圈定位机构;111、上定位凸环;112、下定位凸环;113、软圈放置槽;2、螺旋管;21、环形容纳槽;3、铝中束;4、o型软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考图1至图3,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包括叉子1、螺旋管2以及铝中束3,所述铝中束3通过螺旋管2与叉子1活动连接,所述螺旋管2的底端与叉子1侧圆周壁上的侧凸出环10相接触;所述螺旋管2内壁设置有环形容纳槽21,所述叉子1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软圈定位机构11,所述软圈定位机构11包括上定位凸环111和下定位凸环112,所述上定位凸环111和下定位凸环112之间设置有软圈放置槽113,所述软圈放置槽113内设置有o型软圈4,所述o型软圈4与螺旋管2的环形容纳槽21紧密接触,所述o型软圈4用于在叉子1与螺旋管2发生相对旋转时产生均衡的阻尼。

所述螺旋管2上的环形容纳槽21与叉子1上的软圈定位机构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软圈定位机构11的底端与侧凸出环10相连接,所述软圈定位机构11用于对o型软圈4进行定位,避免o型软圈4相对于叉子1出现位移。

所述软圈定位机构11的下定位凸环112与侧凸出环10连接,所述上定位凸环111位于下定位凸环112的上方;所述上定位凸环111与下定位凸环112均与环形容纳槽21留有间隙,避免相接触产生摩擦。

所述o型软圈4在软圈放置槽113内呈紧绷状态;所述o型软圈4的材质为弹性材质,优选软橡胶。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手拧叉子1时,软圈定位机构11内的o型软圈4随叉子1一并旋转,叉子1与螺旋管2相对旋转,顶紧环形容纳槽21的o型软圈4与螺旋管2产生摩擦,整圈的o型软圈4可形成均衡的阻尼,进而保证旋拧时的质感;并且o型软圈4为弹性材质,可在受力时发生轻微形变,因此可消除一定程度的尺寸偏差,从而可降低对口红管中束芯零部件的加工精度的要求,有利于降低成本。

上述实施例用于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理解为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包括叉子(1)、螺旋管(2)以及铝中束(3),所述铝中束(3)通过螺旋管(2)与叉子(1)活动连接,所述螺旋管(2)的底端与叉子(1)侧圆周壁上的侧凸出环(10)相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2)内壁设置有环形容纳槽(21),所述叉子(1)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软圈定位机构(11),所述软圈定位机构(11)包括上定位凸环(111)和下定位凸环(112),所述上定位凸环(111)和下定位凸环(112)之间设置有软圈放置槽(113),所述软圈放置槽(113)内设置有o型软圈(4),所述o型软圈(4)与螺旋管(2)的环形容纳槽(21)紧密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管(2)上的环形容纳槽(21)与叉子(1)上的软圈定位机构(11)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软圈定位机构(11)的底端与侧凸出环(10)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圈定位机构(11)的下定位凸环(112)与侧凸出环(10)连接,所述上定位凸环(111)位于下定位凸环(112)的上方;所述上定位凸环(111)与下定位凸环(112)均与环形容纳槽(21)留有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o型软圈(4)在软圈放置槽(113)内呈紧绷状态;所述o型软圈(4)的材质为弹性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包括叉子、螺旋管以及铝中束,所述铝中束通过螺旋管与叉子活动连接,所述螺旋管的底端与叉子侧圆周壁上的侧凸出环相接触;所述螺旋管内壁设置有环形容纳槽,所述叉子的外圆周壁上设置有软圈定位机构,所述软圈定位机构包括上定位凸环和下定位凸环,所述上定位凸环和下定位凸环之间设置有软圈放置槽,所述软圈放置槽内设置有O型软圈,所述O型软圈与螺旋管的环形容纳槽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口红中束芯结构,通过对中束芯内部结构进行改进,可适当降低加工精度需求,降低成本,并且保证阻尼均匀,进而保证旋拧操作的质感。

技术研发人员:吕永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缘瑞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5.21
技术公布日:2020.0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