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鞋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61870发布日期:2020-04-21 17:19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运动鞋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底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运动鞋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鞋底是一双鞋子最重要的部件,其不仅起到最主要的防护作用,且鞋子的弹性、防滑性及舒适度都取决于鞋底的结构及材料,为了提高行走时鞋子和地面的摩擦力,降低行走时地面对足部关节的冲击,尤其是在高强度的体育运动中,鞋底不仅要提供一定的弹力,最主要的是提供足够的摩擦力及抓地力来配合运动员做各个方向的爆发性动作,例如在羽毛球运动中,运动员在击打背后球时,需要快速后撤,运动员做后撤动作时,主要是依靠前掌脚尖部位提供摩擦力,运动员在做急停转向动作时,鞋底前掌不仅要提供足够的抓地力还要提供侧向的摩擦力,目前的运动鞋鞋底还不能满足现有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其可提供足够的抓地力及各个方向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运动鞋鞋底,包括中底及连接在中底下方的大底,所述大底包括设在前掌部的第一大底,所述第一大底上设有外侧防滑部、脚尖防滑部及内侧支撑部,所述脚尖防滑部包括防滑倒纹及设在防滑倒纹两侧的v形支撑部,所述内侧支撑部覆盖前掌中部及前掌内侧,所述内侧支撑部的触地面设有多组吸盘,每组吸盘内设有多组支撑件,所述多组支撑件绕吸盘圆心呈环状排布,所述支撑件在的触地端与吸盘外缘基本齐平。

优选地,所述大底还包括设在后跟部的第二大底,所述第二大底的外缘设有u形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上设有防滑纹。

优选地,所述第一大底和第二大底通过两组弹力块连接,两组弹力块设在中底足弓两侧。

优选地,所述防滑倒纹为多组尖端朝前的v形突起,所述v形突起的厚度从其开口端向尖端逐渐增大。

优选地,所述外侧防滑部上设有多条横竖交叉的凹槽,所述外侧防滑部的触地面上还设有多个凸点。

优选地,所述相邻两个支撑件由连接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支撑件为圆台状,所述圆台的小径端朝向地面。

优选地,所述内侧支撑部及其上的吸盘及支撑件均采用tpu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外侧防滑部采用耐磨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运动鞋鞋底的前掌部设有第一大底,所述第一大底上设有外侧防滑部、脚尖防滑部及内侧支撑部,外侧防滑部保证运动员在做急停动作时不会发生侧滑现象,内侧支撑部上设有多个吸盘,每组吸盘内设有多组支撑件,鞋底受力变形时,吸盘可提供较强的吸附力,同时吸盘内的支撑件提供一定的抓地力,在运动员做急停转向动作时,外侧防滑部与内侧支撑部相互配合,使运动员平稳快速的转向;脚尖防滑部包括防滑倒纹及设在防滑倒纹两侧的v形支撑部,防滑倒纹的存在使运动员在做倒退运动时更加迅速,v形支撑部保证运动员在做倒退运动时的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运动鞋鞋底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防滑倒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中底;3、内侧支撑部;4、第二大底;5、外侧防滑部;6、脚尖防滑部;7、防滑倒纹;8、v形支撑部;9、吸盘;10、支撑件;11、弹力块;12、凹槽;13、凸点;14、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及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中底1及连接在中底1下方的大底,所述大底包括设在前掌部的第一大底,所述第一大底上设有外侧防滑部5、脚尖防滑部6及内侧支撑部3,所述脚尖防滑部6包括防滑倒纹7及设在防滑倒纹7两侧的v形支撑部8,所述内侧支撑部3覆盖前掌中部及前掌内侧,所述内侧支撑部3的触地面设有多组吸盘9,每组吸盘9内设有多组支撑件10,所述多组支撑件10绕吸盘9圆心呈环状排布,所述支撑件10在的触地端与吸盘9外缘基本齐平。本实施例的运动鞋鞋底可给运动员提供足够的抓地力及支撑力,还可提供多个方向的摩擦力。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侧支撑部3上的吸盘9及支撑件10给穿着者提供了足够的抓地力及吸附力,优选地,所述支撑件10为圆台状,所述支撑件10的小径端朝向地面,且相邻两个支撑件10由连接部14连接,如此设计使单个支撑件10不会发生过量形变,既保证了稳定的抓地力,又延长了支撑件10的使用寿命,优选地,所述内侧支撑部3及其上的吸盘9、支撑件10均采用tpu材料制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倒纹7为多组尖端朝前的v形突起,所述v形突起的厚度从其开口端向尖端逐渐增大,防滑倒纹7的存在使得运动员在做倒退动作时鞋底能够提供足够的向后的摩擦力,防滑倒纹7两侧的v形支撑部8保证运动员在做倒退运动时的稳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大底还包括设在后跟部的第二大底4,所述第二大底4的外缘设有u形防滑部,所述u形防滑部上设有防滑纹,u形防滑部提供基本的防滑性能及良好的支撑性能,优选地,所述第一大底和第二大底4通过两组弹力块11连接,两组弹力块11设在中底1足弓两侧,如此设计可提高鞋底减震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侧防滑部5上设有多组横竖交叉的凹槽12,所述外侧防滑部5的触地面上设有多个凸点13以保证摩擦性能,优选地,所述外侧防滑部5采用耐磨橡胶制成。

本实施例的运动鞋鞋底具有外侧防滑部5、脚尖防滑部6及内侧支撑部3,三者的存在保证了鞋底的抓地力及各个方向的摩擦力,使得运动员在做各种脚部动作时都能够快速做出反应,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底及连接在中底下方的大底,所述大底包括设在前掌部的第一大底,所述第一大底上设有外侧防滑部、脚尖防滑部及内侧支撑部,所述脚尖防滑部包括防滑倒纹及设在防滑倒纹两侧的v形支撑部,所述内侧支撑部覆盖前掌中部及前掌内侧,所述内侧支撑部的触地面设有多组吸盘,每组吸盘内设有多组支撑件,所述多组支撑件绕吸盘圆心呈环状排布,所述支撑件在的触地端与吸盘外缘基本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还包括设在后跟部的第二大底,所述第二大底的外缘设有u形防滑部,所述防滑部上设有防滑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大底和第二大底通过两组弹力块连接,两组弹力块设在中底足弓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倒纹为多组尖端朝前的v形突起,所述v形突起的厚度从其开口端向尖端逐渐增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防滑部上设有多条横竖交叉的凹槽,所述外侧防滑部的触地面上还设有多个凸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支撑件由连接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圆台状,所述圆台的小径端朝向地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支撑部及其上的吸盘及支撑件均采用tpu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防滑部采用耐磨橡胶制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动鞋鞋底,包括中底及连接在中底下方的大底,所述大底包括设在前掌部的第一大底,所述第一大底上设有外侧防滑部、脚尖防滑部及内侧支撑部,所述脚尖防滑部包括防滑倒纹及设在防滑倒纹两侧的V形支撑部,所述内侧支撑部覆盖前掌中部及前掌内侧,所述内侧支撑部的触地面设有多组吸盘,每组吸盘内设有多组支撑件,所述多组支撑件绕吸盘圆心呈环状排布,所述支撑件在的触地端与吸盘外缘基本齐平。本实用新型的运动鞋鞋底可给运动员提供足够的抓地力及支撑力,还可提供多个方向的摩擦力。

技术研发人员:庄辉煌;蔡幕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江成昌鞋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8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