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墨烯发热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56099发布日期:2020-08-14 18:38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一种石墨烯发热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墨烯发热服。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目前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石墨烯纤维是新近发现的碳纤维家族成员,在储能、电子与光学、电磁、导热与热管理、结构应用等多个技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石墨烯纱线,织成石墨烯复合弹力无纺絮片布、石墨烯运动休闲面料、石墨烯保暖拉毛面料等,产品具有低温远红外线取暖、抗菌抑菌、防静电、导热性能高等多种特性,保暖性比全棉、羊毛、驼绒等面料更强。在20-35℃状态下,对6-14微米波长的远红外光吸收率达88%以上,从而提升皮肤表面温度。再一个就是吸湿速干方面,因为石墨烯就是一个巨大的比表面积,使其具有超强的吸湿透气功效,可以迅速吸收并传导人体分泌的湿气汗液,保持皮肤干爽舒适,所以在吸湿方面效率非常突出。虽然有利用石墨烯纤维其吸湿透气面料的服装研究,也有利用石墨烯布料优良性能制备的发热服,但未见将两者结合的发热服出现,并且市场上的发热服还需要充电罩、蓄电池等电控部件,这对于衣服这种穿戴的东西来说不太实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石墨烯发热服,利用石墨烯纤维制成的布料具有低温远红外线取暖以及其超强的吸湿透气功效的特性,保暖性比全棉、羊毛、驼绒等面料更强的特性,配合暖贴的设置,使得本发热服在充分排汗时还能够触发暖贴,可作为优良的发热服使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石墨烯发热服,包括三层结构的服装布料层,三层结构包括里布层、发热层和外层,里布层及外层均采用石墨烯纤维编制而成,发热层由若干个暖贴构成,暖贴与里布层或外层可拆卸式连接。这样利用暖贴接触水分会发热,而配合石墨烯里布层及外层其吸湿排汗性高,在寒冷地域或寒冷季节能够起到发热的作用,实现简单的结构却能起到极佳的发热服的作用。暖贴采用现有技术,比如:暖贴中包括以下原料:铁粉40~60份,水5~8份,蛭石20~35份,无机盐20~30份,活性炭25~35份,乙醇4~6份;为增加药用效果,还可以在暖贴上敷设中药药膏,中药药膏按照重量份数由伸筋草12-18份、透骨草16-24份、威灵仙25-35份、生川乌15-21份、生草乌15-21份、生乳香9-11份、生没药9-11份、细辛0.8-1.2份、樟脑12-18份、生马钱子9-11份和独活0.8-1.2份经过山茶油提取后加入药用明胶混合制成。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里布层其面向暖贴的表面或外层其面向暖贴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采用石墨烯纤维编制而成插袋,插袋内插设暖贴,暖贴表面的布料也采用石墨烯纤维编制而成。暖贴表面的布料也采用石墨烯纤维编制而成,充分利用石墨烯的高吸湿排汗性。插袋的设置使得暖贴在使用完毕后便于更换。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里布层与外层在发热服其位于人体侧腹处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粘扣带或拉链;

暖贴的表面布料层上设有观察口,观察口处固定连接透明pvc膜。这样需要更换暖贴时则通过粘扣带或拉链拉开衣服更换即可,而观察口的设置则可以通过观察暖贴内材料的变色情况得知是否需要更换暖贴。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暖贴其表面布料层上的观察口呈矩形,矩形的边缘处固定设置与暖贴表面布料层其石墨烯纤维一体连接的用于观察口导热的导热纤维,导热纤维的分布密度小于暖贴的表面布料层其石墨烯纤维的分布密度,且导热纤维的长度大于矩形观察口的长度及宽度。在观察口边缘处的布料层上设置稀松的导热纤维,既不影响观察口的观察,又能保证观察口不会有塑料膜的设置导致观察口处的导热性能下降,成为发热的盲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利用石墨烯纤维制成的布料具有低温远红外线取暖以及其超强的吸湿透气功效的特性,保暖性比全棉、羊毛、驼绒等面料更强的特性,配合暖贴的设置,使得本发热服在充分排汗时还能够触发暖贴,可作为优良的发热服使用;利用暖贴接触水分会发热,而配合石墨烯里布层及外层其吸湿排汗性高,在寒冷地域或寒冷季节能够起到发热的作用,实现简单的结构却能起到极佳的发热服的作用。暖贴表面的布料也采用石墨烯纤维编制而成,充分利用石墨烯的高吸湿排汗性。插袋的设置使得暖贴在使用完毕后便于更换。需要更换暖贴时则通过粘扣带或拉链拉开衣服更换即可,而观察口的设置则可以通过观察暖贴内材料的变色情况得知是否需要更换暖贴。在观察口边缘处的布料层上设置稀松的导热纤维,既不影响观察口的观察,又能保证观察口不会有塑料膜的设置导致观察口处的导热性能下降,成为发热的盲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烯发热服其部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层次结构图;

图3是图1中暖贴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图3将导热纤维向两边拉开后露出观察口的状态示意图。

图中:1、里布层;2、暖贴;3、外层;4、插袋;5、开口;6、观察口;7、导热纤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石墨烯发热服,包括三层结构的服装布料层,三层结构包括里布层1、发热层和外层3,里布层1及外层3均采用石墨烯纤维编制而成,发热层由若干个暖贴2构成,暖贴2与里布层1或外层3可拆卸式连接。里布层1其面向暖贴2的表面或外层3其面向暖贴2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采用石墨烯纤维编制而成插袋4,插袋4内插设暖贴2,暖贴2表面的布料也采用石墨烯纤维编制而成。里布层1与外层3在发热服其位于人体侧腹处设有开口5,开口5处设置粘扣带或拉链;暖贴2的表面布料层上设有观察口6,观察口6处固定连接透明pvc膜。暖贴2其表面布料层上的观察口6呈矩形,矩形的边缘处固定设置与暖贴2表面布料层其石墨烯纤维一体连接的用于观察口6导热的导热纤维7,导热纤维7的分布密度小于暖贴2的表面布料层其石墨烯纤维的分布密度,且导热纤维7的长度大于矩形观察口6的长度及宽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石墨烯发热服,其特征在于,包括三层结构的服装布料层,三层结构包括里布层、发热层和外层,里布层及外层均采用石墨烯纤维编制而成,发热层由若干个暖贴构成,暖贴与里布层或外层可拆卸式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布层其面向暖贴的表面或外层其面向暖贴的表面设有若干个采用石墨烯纤维编制而成插袋,插袋内插设暖贴,暖贴表面的布料也采用石墨烯纤维编制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石墨烯发热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里布层与外层在发热服其位于人体侧腹处设有开口,开口处设置粘扣带或拉链。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墨烯发热服,包括三层结构的服装布料层,三层结构包括里布层、发热层和外层,里布层及外层均采用石墨烯纤维编制而成,发热层由若干个暖贴构成,暖贴与里布层或外层可拆卸式连接。本实用新型利用石墨烯纤维制成的布料具有低温远红外线取暖以及其超强的吸湿透气功效的特性,保暖性比全棉、羊毛、驼绒等面料更强的特性,配合暖贴的设置,使得本发热服在充分排汗时还能够触发暖贴,可作为优良的发热服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来;陈太球;叶远丽;周永洪;冯志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圣华盾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12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