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医学科用多功能病号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7832发布日期:2020-05-20 00:4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重症医学科用多功能病号服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重症医学科用多功能病号服。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病人需要特别医护,因为重症病人一般在手术后身体上连接有导管和导线,常常因为导管和导线较多且体外排线较乱导致医护人员护理不方便,而且重症病人一般不能自主移动,当患者需要转移检查时,常规的做法是多人搬运患者至转移床上然后再推至检查治疗区,此方法不仅导致医护人员不好使力,另一方面在搬运过程中因为是手部支撑患者,增大了患者移动过程中身体体位发生较大改变的可能性,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重症医学科用多功能病号服,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病号服功能单一,不利于搬运和护理患者的问题,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二次受伤的机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病号服本体,病号服本体的正面设有一个可开合的缺口,缺口正对左胸部位,缺口的下端设有多个可拆卸的排线扣,病号服本体的背面设有两个条形口,两个条形口左右对称,每个条形口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有一个可外翻的条形布。

优选的,所述缺口的外周设有布块,布块的一端与病号服本体固定连接,布块外周的其他端面与对应缺口的外周通过尼龙粘扣连接;

所述病号服本体的肩部设有同样的尼龙粘扣,肩部的尼龙粘扣可将翻开的额布块固定在病号服的肩部。

优选的,所述缺口的下端设有多个魔术贴a,排线扣与魔术贴a一一对应,每个排线扣的下端设有魔术贴b,魔术贴a与魔术贴b配合形成排线扣可拆卸的结构。

优选的,所述排线扣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弧形卡槽。

优选的,所述条形口的外周缝合有加固条,每个加固条靠近病号服本体中部的一侧设有刺面魔术贴粘条,每个条形布上设有可与刺面魔术贴粘条配合的毛面魔术贴粘条。

优选的,所述病号服本体的两个袖体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开口置于袖体的肘窝处,开口上设有盖布,盖布的一端与病号服本体上的袖体固定连接,盖布的另一端通过尼龙粘扣与病号服上的袖体可开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病号服功能单一,不利于搬运和护理患者的问题,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二次受伤的机率。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线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病号服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病号服背部条形孔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条形口与条形布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5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由图1、图2、图3和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病号服本体1,因为重症病人常常需要引流和监测,导管和导线较多,经常交错在一起比较凌乱,病号服本体1的正面设有一个可开合的缺口11,缺口11正对左胸部位,缺口11的下端设有多个可拆卸的排线扣5,可将导线和导管卡箍在排线扣5上,因为重症病人大多不能自主移动,有时需要将病人搬移至移动病床上,病号服本体1的背面设有两个条形口10,两个条形口10左右对称,每个条形口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有一个可外翻的条形布6,搬移病人时可将条形布6外翻出来,此时条形布6和病号服本体1配合形成搬运结构,两个医务人员提拉条形布6,其他人手托患者的头背部和腿部,通过衣服和手部的托撑力可防止在移动过程中患者体位变换过大。

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缺口11的外周设有布块4,布块4的一端与病号服本体1固定连接,布块4外周的其他端面与对应缺口11的外周通过尼龙粘扣连接,尼龙粘扣为现有技术,在这里不做过多叙述;

为了便于固定布块4,所述病号服本体1的肩部设有同样的尼龙粘扣,肩部的尼龙粘扣可将翻开的额布块4固定在病号服的肩部。

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为了实现排线扣5可拆卸,所述缺口11的下端设有多个魔术贴a,排线扣5与魔术贴a一一对应,每个排线扣5的下端设有魔术贴b,魔术贴a与魔术贴b配合形成排线扣5可拆卸的结构。

实施例四,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和图2给出,为了更好的效果,所述排线扣5包括固定块,固定块可由弹性材质制成,固定块上开设有弧形卡槽9。

实施例五,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3、图4和图5给出,为了增加条形口的外周的强度,所述条形口的外周缝合有加固条7,每个加固条7靠近病号服本体1中部的一侧设有刺面魔术贴粘条,每个条形布6上设有可与刺面魔术贴粘条配合的毛面魔术贴粘条。

实施例六,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图1给出,为了便于擦拭患者的肘窝来实现物理退烧,所述病号服本体1的两个袖体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12,开口12置于袖体的肘窝处,开口12上设有盖布2,盖布2的一端与病号服本体1上的袖体固定连接,盖布2的另一端通过尼龙粘扣与病号服上的袖体可开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病号服本体1的正面设有一个可开合的缺口11,缺口11正对左胸部位,缺口11的下端设有多个可拆卸的排线扣5,因为重症病人常常需要引流和监测,导管和导线较多,经常交错在一起比较凌乱,可将导线和导管卡箍在排线扣5上,同时,因为重症病人大多不能自主移动,有时需要将病人搬移至移动病床上,病号服本体1的背面设有两个条形口10,两个条形口10左右对称,每个条形口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有一个可外翻的条形布6,搬移病人时可将条形布6外翻出来,此时条形布6和病号服本体1配合形成搬运结构,两个医务人员提拉条形布6,其他人手托患者的头背部和腿部,通过衣服和手部的托撑力可防止在移动过程中患者体位变换过大,病号服本体1的两个袖体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12,开口12置于袖体的肘窝处,医务人员可擦拭患者的肘窝来实现物理退烧。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操作简单方便,通过本设计有效的解决了常规病号服功能单一,不利于搬运和护理患者的问题,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二次受伤的机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重症医学科用多功能病号服,包括病号服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号服本体(1)的正面设有一个可开合的缺口(11),缺口(11)正对左胸部位,缺口(11)的下端设有多个可拆卸的排线扣(5),病号服本体(1)的背面设有两个条形口(10),两个条形口(10)左右对称,每个条形口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有一个可外翻的条形布(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医学科用多功能病号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1)的外周设有布块(4),布块(4)的一端与病号服本体(1)固定连接,布块(4)外周的其他端面与对应缺口(11)的外周通过尼龙粘扣连接;

所述病号服本体(1)的肩部设有同样的尼龙粘扣,肩部的尼龙粘扣可将翻开的额布块(4)固定在病号服的肩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医学科用多功能病号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11)的下端设有多个魔术贴a,排线扣(5)与魔术贴a一一对应,每个排线扣(5)的下端设有魔术贴b,魔术贴a与魔术贴b配合形成排线扣(5)可拆卸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医学科用多功能病号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扣(5)包括固定块,固定块上开设有弧形卡槽(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医学科用多功能病号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口的外周缝合有加固条(7),每个加固条(7)靠近病号服本体(1)中部的一侧设有刺面魔术贴粘条,每个条形布(6)上设有可与刺面魔术贴粘条配合的毛面魔术贴粘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症医学科用多功能病号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病号服本体(1)的两个袖体上分别设有一个开口(12),开口(12)置于袖体的肘窝处,开口(12)上设有盖布(2),盖布(2)的一端与病号服本体(1)上的袖体固定连接,盖布(2)的另一端通过尼龙粘扣与病号服上的袖体可开合连接。


技术总结
重症医学科用多功能病号服,有效的解决了常规病号服功能单一,不利于搬运和护理患者的问题,包括病号服本体,病号服本体的正面设有一个可开合的缺口,缺口正对左胸部位,缺口的下端设有多个可拆卸的排线扣,病号服本体的背面设有两个条形口,两个条形口左右对称,每个条形口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有一个可外翻的条形布,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构思巧妙,助医务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患者二次受伤的机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