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人体防护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口罩标准主要有:美国(n95、r、p)、欧洲(en2016/425)和我国标准(kn(90\95\100)/kp)等。我国将口罩分为劳动防护类、医用防护类和日常防护类三种。
劳动防护类口罩标准: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2626-2006),根据口罩的过滤效率将口罩分为90(kn90、kp90)、95(kn95、kp95)、100(kn100、kp100)三个等级,kn系列使用氯化钠颗粒物进行检测,kp系列使用油类颗粒物进行检测。
医疗卫生口罩标准:gb19083-2010规范规定了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而yy0469-2011规范规定了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适用于由临床医务人员在有创操作等过程中所佩带的一次性口罩;。
为了保护人们日常生活的健康,我国发布了gb/t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标准采用两种分级方式,一种是综合了泄漏率等指标的防护效果级别(a、b、c、d级),另一种是过滤效率分级(ⅰ、ⅱ、ⅲ级)。
然而,不管何种类型的口罩防护用品均存在以下特点或缺陷:
(1)使用者戴上口罩后,由于内外呼吸压力差均不同程度的影响了使用者正常呼吸,因此使用者非常排斥使用口罩。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决不使用口罩,特别是工业防尘环境使用的防护口罩;
(2)各类防护口罩基本仅对人的嘴鼻呼吸进行过滤,无法对人眼进行防护,目前的新冠状病毒可以通过人眼传播,无法通过现有口罩有效避免病毒传播;
(3)各类防护口罩无法循环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成本低,且能适用各种环境需求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电源盒、进风盒、出风盒、电动抽风机和固定圈,所述进风盒为圆帽形结构,进风盒前端与面罩顶部连接,进风盒上端开口处设有进风网罩,进风盒内设有过滤层,进风盒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电源盒和出风盒安装在进风盒上,电源盒位于进风盒外侧,出风盒外端开口处设有出风网罩和电动抽风机,电动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出风盒外端开口连通,电源盒与电动抽风机连接,出风盒内设有过滤层,出风盒内端板上设有进风口;进风盒的出风口连接进风管,进风管的出口设置在面罩内侧上部,出风盒进风口连接出风管,出风管的进风口设置在面罩内侧底部;所述固定圈的两端分别与面罩的两侧连接。
上述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形状为十字形或椭圆形,面罩的周边设有乳胶密封圈;所述的进风盒安装在头戴式帽架上。
上述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中,所述电源盒上设有常用的充电接口。
上述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中,所述的进风盒深度10-20mm,进风网罩为头顶圆弧状。
上述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中,所述的出风盒的截面为圆形,出风盒深度10-20mm,出风网罩为圆形网罩。
上述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中,所述的固定圈能够伸缩。
一种上述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者根据使用环境选定相应的过滤层;
2)将选定的过滤层分别安装于进风盒和出风盒内;
3)戴上面罩,调节固定圈和面罩,使得面罩紧贴面部形成口鼻封闭腔,启动电动抽风机,形成以“进风盒——口鼻封闭腔——出风盒”的通风回路,并调整电动抽风机的转速,调整至面罩密封腔内外气压平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电动抽风机,实现面罩以“进风盒——口鼻封闭腔——出风盒”形成的通风回路,为人体的提供过滤后的洁净空气呼吸,并将产生的水气及时排出,不影响视线;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成本低,适用性强,达到使用者进行无害呼吸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展开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展开图。
图中:1——头戴式帽架,2——面罩,3——乳胶密封圈,4——进风盒,5——进风网罩,6——电源盒,7——电动抽风机,8——出风盒,9——进风管,10、出风管,11——铰链,12——固定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包括头戴式帽架1、面罩2、乳胶密封圈3、进风盒4、进风网罩5、电源盒6、电动抽风机7、出风盒8和固定圈12。如图2、3所示,所述面罩2形状为十字形或椭圆形,面罩2的周边设有乳胶密封圈3,乳胶密封圈3使得面罩2周边与脸紧密贴合,与外界隔离,形成面部“口鼻封闭腔”。所述进风盒4为圆帽形结构,安装在头戴式帽架1上。所述的头戴式帽架1为常规设置,类似于安全帽的内圈,主要作用是让顶部进风盒及网罩戴于人体头部。进风盒4前端与面罩2顶部连接,进风盒4的上端开口处设有进风网罩5,所述的进风盒4深度10-20mm,进风网罩为头顶圆弧状。进风盒4内从外向内依次设有防雾霾过滤层、防尘过滤层、防毒过滤层。进风盒4的底部设有出风口,进风网罩5后端采用铰链与帽架连接,可将进风网罩5打开和关闭,便于过滤层的设置。
所述电源盒6和出风盒8安装在进风盒4上,电源盒6位于进风盒4外侧,出风盒8外端开口处设有出风网罩和电动抽风机7。所述的电动抽风机7的进风口与出风盒8外端开口连通,出风盒8内端板上设有进风口,电源盒6与电动抽风机7连接。出风盒8内设有过滤层,所述的出风盒8的截面为圆形,出风盒8深度10-20mm,出风网罩为圆形网罩。进风盒4的出风口连接进风管9,进风管9的出风口设置在面罩2内侧上部,出风盒8的进风口连接出风管10,出风管10的进风口设置在面罩2内侧底部,可以避免呼出的空气直接从下部排出,呼出的水气不会糊糊眼睛,影响视线。封闭腔内与外界的气压通过电动机调整平衡,可防止由于内外气压不均产生呼吸不畅的问题。所述的固定圈12的两端分别与面罩2的两侧连接,固定圈12能够伸缩。
本发明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针对使用者不同的需求,选择相应的进风盒和出风盒内的过滤层,将选择的过滤层分别放入进风过滤盒4盒出风盒8内。
然后,使用者戴上头戴式帽架1和面罩2,调节固定圈12和面罩2,使得面罩2紧贴面部形成口鼻封闭腔,启动电动抽风机7,形成以“进风盒——口鼻封闭腔——出风盒”的通风回路,并调整电动抽风机7的转速,调整至面罩密封腔内外气压平衡。使用完后,取出过滤层,清洁进、出风盒放置。下次使用时,换上新的过滤层即可循环使用。
1.一种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面罩、电源盒、进风盒、出风盒、电动抽风机和固定圈,所述进风盒为圆帽形结构,进风盒前端与面罩顶部连接,进风盒上端开口处设有进风网罩,进风盒内设有过滤层,进风盒底部设有出风口;所述电源盒和出风盒安装在进风盒上,电源盒位于进风盒外侧,出风盒外端开口处设有出风网罩和电动抽风机,电动抽风机的进风口与出风盒外端开口连通,电源盒与电动抽风机连接,出风盒内设有过滤层,出风盒内端板上设有进风口;进风盒的出风口连接进风管,进风管的出口设置在面罩内侧上部,出风盒进风口连接出风管,出风管的进风口设置在面罩内侧底部;所述固定圈的两端分别与面罩的两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罩形状为十字形或椭圆形,面罩的周边设有乳胶密封圈;所述的进风盒安装在头戴式帽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盒上设有常用的充电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盒深度10-20mm,进风网罩为头顶圆弧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盒的截面为圆形,出风盒深度10-20mm,出风网罩为圆形网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圈能够伸缩。
7.一种权利要求1-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头戴式多功能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使用者根据使用环境选定相应的过滤层;
2)将选定的过滤层分别安装于进风盒和出风盒内;
3)戴上面罩,调节固定圈和面罩,使得面罩紧贴面部形成口鼻封闭腔,启动电动抽风机,形成以“进风盒——口鼻封闭腔——出风盒”的通风回路,并调整电动抽风机的转速,调整至面罩密封腔内外气压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