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69406发布日期:2020-09-11 20:59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穿戴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发展,可穿戴设备走进人们的生活,可穿戴设备的一个重要功能是监测和记录使用者的运动数据,从而根据使用者的运动数据判断使用者的健康状况,现有的可穿戴设备通常采用运动手表、智能手环等方式记录使用者的健康数据,运动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通常戴于使用者手上,并根据使用者手部的震动来判断使用者的运动状态,由使用者手部的震动与使用者运动状态相关性不够高,因此运动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对使用者的运动状态数据监测地不够精确,因此其记录的数据价值不够高,为提高可穿戴设备对使用者运动数据的监测的可靠性,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运动监测功能的运动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和鞋帮连接为一整体,所述鞋底内镶嵌有一容纳盒,所述鞋底内侧侧面设有一容纳槽,所述容纳盒内设有电池模块、处理器模块、蓝牙模块、存储器模块和计步器模块,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存储器模块、计步器模块、蓝牙模块和电池模块均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电池模块通过导线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所述计步器模块用于监测运动鞋的加速度大小,并将监测的数据传递至处理器模块中,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根据计步器模块监测的数据计算出使用者运动数据,并将使用者的运动数据通过处理器模块存储于存储器模块中,所述蓝牙模块用于将储存于存取器模块中的运动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供使用者查看,所述运动数据包括使用者的运动时间、运动速度、以及运动步数。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处理器模块之间还设有一电量监测模块,所述电量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将电池模块的电量数据通过处理器模块和蓝牙模块传输至移动终端。

进一步地,所述鞋底和鞋帮之间还设有一缓冲垫,所述缓冲垫材质为弹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盒外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包裹所述容纳盒,所述第一缓冲件用于防止鞋底弯折时折断所述容纳盒。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一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围绕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第二缓冲件用于防止鞋底弯折时折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

进一步地,该运动鞋还包括一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上设有吸合磁铁,所述鞋底的容纳槽内还设有一磁性吸合片,所述磁性吸合片与所述吸合磁铁吸合,使线充电器吸合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上,从而对所述电池模块充电。

本发明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的有益效果为:该运动鞋内置的处理器模块能通过传感器感测的数据计算出使用者的运动数据,并通过蓝牙模块将使用者的运动数据同步到移动终端上,使用者能准确便捷的获取穿该运动鞋运动时的运动数据;且该运动鞋内设有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可对该运动鞋内的电池模块充电,从而延长运动鞋的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鞋底1的俯视图

图3是图2中容纳盒4内部部件连接示意图。

图中:1-鞋底,11-容纳槽,12-无线充电模块,13-第二缓冲件,14-磁性吸合片,15-无线充电器,2-缓冲垫,3-鞋帮,4-容纳盒,41-处理器模块,42-计步器模块,43-存储器模块,44-蓝牙模块,45-电量监测模块,46-电池模块,6-导线,7-第一缓冲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描述。

请参考图1和图2,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包括鞋底1、缓冲垫2和鞋帮3,所述鞋垫2设置于鞋底1和鞋帮3之间,三者通过胶合或缝合的方式连接为一整体,所述缓冲垫材质为弹性材料,所述鞋底1内镶嵌有一容纳盒4,所述鞋底1内侧侧面设有一容纳槽11,所述容纳盒4内设有电池模块46、电量监测模块45、处理器模块41、蓝牙模块44、存储器模块43和计步器模块42,所述容纳槽11内设有无线充电模块12,所述电量监测模块46、存储器模块43、计步器模块42和蓝牙模块44均与所述处理器模块41连接,所述电量监测模块45还连接所述电池模块46,所述电池模块46通过导线6与无线充电模块11连接。

所述计步器模块42为一传感器,优选地,所述计步器模块42为mpu6050传感器,所述mpu6050传感器内置有六轴陀螺仪,可监测运动鞋的加速度大小,并将监测的数据传递至处理器模块41中,所述处理器模块41用于根据计步器模块42监测的数据计算出使用者运动数据,并将使用者的运动数据通过处理器模块42存储于存储器模块43中,所述蓝牙模块44与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讯协议的方式连接,该移动终端通常可为手机,所述存储器模块43通过输协议将储存在存取器模块43中的运动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使用者通过移动终端内的app即可查看使用者穿该运动鞋时的运动数据,该运动数据包括使用者的运动时间、运动速度、运动距离以及运动的步数。

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2与无线充电器15连接,用于通过无线充电器15对所述电池模块46充电。所述电量监测模块45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电池模块45的电量,将电池模块46的电量数据通过处理器模块61和蓝牙模块44传输至移动终端,并在电池模块46电量低于一定程度时通过该移动终端内的app提醒使用者及时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盒4外包裹有第一弹性缓冲件7,所述容纳槽11内设有一第二缓冲件13,所述第二缓冲件13围绕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2,所述所述第一缓冲件7和第二缓冲件13均为具有弹性的泡棉材质,所述第一缓冲件7和第二缓冲件13用于在鞋底1弯折时保护所述容纳盒4和无线充电模块12,防止容纳盒4和无线充电模块12被折断。

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11内还设有一磁性吸合片14,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2连接的无线充电器15上设有吸合磁铁,所述无线充电器15对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2充电时,所述吸合磁铁与所述磁性吸合片12吸合,使无线充电器12吸合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12上。

本发明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的有益效果为:该运动鞋内置的处理器模块41能通过传感器感测的数据计算出使用者的运动数据,并通过蓝牙模块44将使用者的运动数据同步到移动终端上,使用者能准确便捷的获取穿该运动鞋运动时的运动数据;且该运动鞋内设有无线充电模块44,无线充电模块44可对该运动鞋内的电池模块46充电,从而延长运动鞋的使用时间。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所述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

本技术:
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和鞋帮连接为一整体,所述鞋底内镶嵌有一容纳盒,所述鞋底侧面设有一容纳槽,所述容纳盒内设有电池模块、处理器模块、蓝牙模块、存储器模块和计步器模块,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存储器模块、计步器模块、蓝牙模块和电池模块均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电池模块通过导线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所述计步器模块用于监测运动鞋的加速度大小,并将监测的数据传递至处理器模块中,所述处理器模块用于根据计步器模块监测的数据计算出使用者运动数据,并将使用者的运动数据通过处理器模块存储于存储器模块中,所述蓝牙模块用于将储存于存取器模块中的运动数据发送给移动终端,供使用者查看,所述运动数据包括使用者的运动时间、运动速度、以及运动步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和所述处理器模块之间还设有一电量监测模块,所述电量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所述电池模块的电量,将电池模块的电量数据通过处理器模块和蓝牙模块传输至移动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和鞋帮之间还设有一缓冲垫,所述缓冲垫材质为弹性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盒外设有第一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包裹所述容纳盒,所述第一缓冲件用于防止鞋底弯折时折断所述容纳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内设有一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二缓冲件围绕所述无线充电模块,所述第二缓冲件用于防止鞋底弯折时折断所述无线充电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其特征在于:该运动鞋还包括一无线充电器,所述无线充电器上设有吸合磁铁,所述鞋底的容纳槽内还设有一磁性吸合片,所述磁性吸合片与所述吸合磁铁吸合,使无线充电器吸合于所述无线充电模块上,从而对所述电池模块充电。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充式运动监测运动鞋,包括鞋底和鞋帮,所述鞋底和鞋帮连接为一整体,所述鞋底内镶嵌有一容纳盒,所述鞋底内侧侧面设有一容纳槽,所述容纳盒内设有电池模块、处理器模块、蓝牙模块、存储器模块和计步器模块,所述容纳槽内设有无线充电模块,所述存储器模块、计步器模块、蓝牙模块和电池模块均与所述处理器模块连接,所述电池模块通过导线与无线充电模块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该运动鞋内置的处理器模块能通过传感器感测的数据计算出使用者的运动数据,并通过蓝牙模块将使用者的运动数据同步到移动终端上;且该运动鞋内设有无线充电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可对该运动鞋内的电池模块充电,从而延长运动鞋的使用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莫代力;余志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技术研发日:2020.05.19
技术公布日:2020.09.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