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四层开衫领口、下摆及袖口缝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25677发布日期:2020-10-02 09:58阅读:417来源:国知局
羊毛四层开衫领口、下摆及袖口缝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服装制造工艺,尤其涉及了羊毛四层开衫领口、下摆及袖口缝制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服装在领口、下摆及袖口位置进行缝制连接时,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往往会存在针线外露的情况,影响外观;2,缝制处厚度过大,影响穿着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了羊毛四层开衫领口、下摆及袖口缝制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羊毛四层开衫领口、下摆及袖口缝制工艺,羊毛四层开衫包括外层、羊毛层、基础布层及里层,其缝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羊毛层缝制于基础布层上形成羊毛保暖层;

b,将羊毛保暖层缝制于里层上;

c,将下摆/袖口/领口折叠形成里侧部分和外侧部分;

d,将里层向内折叠并与下摆/袖口/领口的里侧部分缝接且在缝接位置与边缘位置间形成第一劈边段和第一连接段,第一劈边段位于下摆/袖口/领口的里侧部分上,第一连接段位于里层上;

e,将外层向内折叠并与下摆/袖口/领口的外侧部分缝接且在缝接位置与边缘位置间形成第二劈边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二劈边段位于下摆/袖口/领口的外侧部分上,第二连接段位于面层上;

f,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缝接;其中里层及外层与相应的下摆/袖口/领口均从羊毛四层开衫的袖部根部处拉出在内部缝制,缝制完成后由袖部根部处塞入,并对袖部根部处进行包边。

作为优选,步骤中,羊毛层缝制于基础布层上时在基础布层的面积大于羊毛层的面积以在基础布层的四周边缘处形成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缝制于里层且其缝制位置位于里层/外层与相应的下摆/袖口/领口连接处的内侧。

作为优选,里层的边缘位置处与下摆/袖口/领口的里侧部分的边缘位置处对齐,外层的边缘位置处与下摆/袖口/领口的外侧部分的边缘位置处对齐。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将下摆/袖口/领口处与外层/里层的缝制在衣服内部完成,缝制时从袖部根部处拉出进行缝制-劈边-再缝制过程,缝制完成后由袖部根部塞入,再将袖口根部处包边,该种工艺将缝制线隐藏在内部,保证了衣服的美观度,且其通过劈边降低了缝制处的厚度,提高穿着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缝制完成后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的标号对应部件名如下:1-外层、11-第一连接段、2-里层、21-第二连接段、3-下摆/袖口/领口、31-第一劈边段、32-第二劈边段、4-基础布层、5-羊毛层、s-缝制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

羊毛四层开衫领口、下摆及袖口缝制工艺,如图1所示,羊毛四层开衫包括外层1、羊毛层5、基础布层4及里层2,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羊毛层5缝制于基础布层4上形成羊毛保暖层;

b,将羊毛保暖层缝制于里层2上;

c,将下摆/袖口/领口3折叠形成里侧部分和外侧部分;

d,将里层2向内折叠并与下摆/袖口/领口3的里侧部分缝接且在缝接位置与边缘位置间形成第一劈边段31和第一连接段11,第一劈边段31位于下摆/袖口/领口3的里侧部分上,第一连接段11位于里层2上;

e,将外层1向内折叠并与下摆/袖口/领口3的外侧部分缝接且在缝接位置与边缘位置间形成第二劈边段32和第二连接段21,第二劈边段32位于下摆/袖口/领口3的外侧部分上,第二连接段21位于面层上;

f,第一连接段11与第二连接段21缝接;其中里层2及外层1与相应的下摆/袖口/领口3均从羊毛四层开衫的袖部根部处拉出在内部缝制,缝制完成后由袖部根部处塞入,并对袖部根部处进行包边。

作为优选,步骤中,羊毛层5缝制于基础布层4上时在基础布层4的面积大于羊毛层5的面积以在基础布层4的四周边缘处形成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缝制于里层2且其缝制位置位于里层2/外层1与相应的下摆/袖口/领口3连接处的内侧。

作为优选,里层2的边缘位置处与下摆/袖口/领口3的里侧部分的边缘位置处对齐,外层1的边缘位置处与下摆/袖口/领口3的外侧部分的边缘位置处对齐。

图1中,s为缝制线的位置,其中基础布层4的缝制线位置未示出。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专利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1.羊毛四层开衫领口、下摆及袖口缝制工艺,羊毛四层开衫包括外层、羊毛层、基础布层及里层,其缝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将羊毛层缝制于基础布层上形成羊毛保暖层;

b,将羊毛保暖层缝制于里层上;

c,将下摆/袖口/领口折叠形成里侧部分和外侧部分;

d,将里层向内折叠并与下摆/袖口/领口的里侧部分缝接且在缝接位置与边缘位置间形成第一劈边段和第一连接段,第一劈边段位于下摆/袖口/领口的里侧部分上,第一连接段位于里层上;

e,将外层向内折叠并与下摆/袖口/领口的外侧部分缝接且在缝接位置与边缘位置间形成第二劈边段和第二连接段,第二劈边段位于下摆/袖口/领口的外侧部分上,第二连接段位于面层上;

f,第一连接段与第二连接段缝接;其中里层及外层与相应的下摆/袖口/领口均从羊毛四层开衫的袖部根部处拉出在内部缝制,缝制完成后由袖部根部处塞入,并对袖部根部处进行包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四层开衫领口、下摆及袖口缝制工艺,其特征在于:羊毛层缝制于基础布层上时在基础布层的面积大于羊毛层的面积以在基础布层的四周边缘处形成第三连接段,第三连接段缝制于里层且其缝制位置位于里层/外层与相应的下摆/袖口/领口连接处的内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羊毛四层开衫领口、下摆及袖口缝制工艺,其特征在于:里层的边缘位置处与下摆/袖口/领口的里侧部分的边缘位置处对齐,外层的边缘位置处与下摆/袖口/领口的外侧部分的边缘位置处对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服装制造工艺,公开了羊毛四层开衫领口、下摆及袖口缝制工艺,其将羊毛层缝制于基础布层上形成羊毛保暖层;再将羊毛保暖层缝制于里层上;将下摆/袖口/领口折叠成双层并在内部与里层/外层进行缝制‑翻边‑再缝制的工序,完成后,从袖部根部塞入并将袖部根部处包边。本发明通过将下摆/袖口/领口处与外层/里层的缝制在衣服内部完成,缝制时从袖部根部处拉出进行缝制‑劈边‑再缝制过程,缝制完成后由袖部根部塞入,再将袖口根部处包边,该种工艺将缝制线隐藏在内部,保证了衣服的美观度,且其通过劈边降低了缝制处的厚度,提高穿着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许加钦;陈金花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华市真彩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6.04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