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54806发布日期:2020-11-19 19:52阅读:122来源:国知局
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类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登山,是一项从低海拔地形向高海拔山峰进行攀登的运动。随着海拔高度变化,环境温度有明显的变化,从山脚到山顶,地面会逐渐出现积雪。因此需要攀登者根据环境及时更换装备,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现有的登山鞋在攀爬积雪环境时,需要冰爪钉的辅助,来避免打滑等问题。但在无雪地区,冰爪钉有十分累赘,因此需要一双能够拆卸冰爪钉的登山鞋,而且随着雪层深度变化,还需要能够便于更换冰爪钉类型的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包括鞋底及鞋面,所述鞋底设有若干道纵向排列的横凸纹,该若干道横凸纹之间形成卡槽,所述鞋面两侧对应卡槽位置设有第一绑定环,所述卡槽内设有防滑机构,该防滑机构包括钉板、绑带及冰爪钉,所述钉板铺设于卡槽内,钉板两侧对应第一绑定环方向均设有第二绑定环,所述绑带两端分别与第一绑定环、第二绑定环连接;所述冰爪钉设置于钉板上。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登山鞋与防滑机构的拆卸、组装,通过纵向排列设置的若干道横凸纹及其所形成的卡槽,在无雪时,拆卸防滑机构进行正常攀登。设置的卡槽在不与钉板连接时,可以辅助登山者卡住底面的岩石凸起部,相比平底鞋面,能够有更强的摩擦力,使用登山的岩石环境。

通过设置的防滑机构,可以将冰爪钉与钉板组合,然后置于卡槽内,卡槽对其纵向限位,然后通过绑定与鞋面两侧的第一绑定环连接,使其左右固定,这样就快速完成了登山鞋与冰爪钉的组合。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钉板朝向地面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螺纹柱,所述冰爪钉包括连接端及钉爪端,所述连接端设有与螺纹柱适配的螺纹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纹柱与冰爪钉螺纹孔的螺纹配合,使得登山者可以根据环境更换冰爪钉类型,以适应不同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绑带与第二绑定环固定连接、与第一绑定环活动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预设的一端固定,减少装配步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绑带朝向第一绑定环的端部设有魔术贴。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魔术贴绕过第一绑定环,实现快速绑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钉板侧面设有与冰爪钉适配的收纳孔。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的收纳孔避免尖锐的冰爪钉在拆卸后伤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鞋底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聚氨酯材料是聚氨基甲酸酯的简称,英文名称是polyurethane。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1;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图2;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1;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爆炸图2。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包括鞋底1及鞋面2,所述鞋底1设有若干道纵向排列的横凸纹11,该若干道横凸纹11之间形成卡槽12,所述鞋面2两侧对应卡槽12位置设有第一绑定环21,所述卡槽12内设有防滑机构3,该防滑机构3包括钉板31、绑带32及冰爪钉33,所述钉板31铺设于卡槽12内,钉板31两侧对应第一绑定环21方向均设有第二绑定环34,所述绑带32两端分别与第一绑定环21、第二绑定环34连接;所述冰爪钉33设置于钉板31上。

实现登山鞋与防滑机构3的拆卸、组装,通过纵向排列设置的若干道横凸纹11及其所形成的卡槽12,在无雪时,拆卸防滑机构3进行正常攀登。设置的卡槽12在不与钉板31连接时,可以辅助登山者卡住底面的岩石凸起部,相比平底鞋面2,能够有更强的摩擦力,使用登山的岩石环境。

通过设置的防滑机构3,可以将冰爪钉33与钉板31组合,然后置于卡槽12内,卡槽12对其纵向限位,然后通过绑定与鞋面2两侧的第一绑定环21连接,使其左右固定,这样就快速完成了登山鞋与冰爪钉33的组合。

所述钉板31朝向地面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螺纹柱35,所述冰爪钉33包括连接端及钉爪端,所述连接端设有与螺纹柱35适配的螺纹孔36。

通过螺纹柱35与冰爪钉33螺纹孔36的螺纹配合,使得登山者可以根据环境更换冰爪钉33类型,以适应不同情况。

所述绑带32与第二绑定环34固定连接、与第一绑定环21活动连接。

预设的一端固定,减少装配步骤。

所述绑带32朝向第一绑定环21的端部设有魔术贴。

通过魔术贴绕过第一绑定环21,实现快速绑定。

所述钉板31侧面设有与冰爪钉33适配的收纳孔37。

设置的收纳孔37避免尖锐的冰爪钉33在拆卸后伤人。



技术特征:

1.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包括鞋底及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设有若干道纵向排列的横凸纹,该若干道横凸纹之间形成卡槽,所述鞋面两侧对应卡槽位置设有第一绑定环,所述卡槽内设有防滑机构,该防滑机构包括钉板、绑带及冰爪钉,所述钉板铺设于卡槽内,钉板两侧对应第一绑定环方向均设有第二绑定环,所述绑带两端分别与第一绑定环、第二绑定环连接;所述冰爪钉设置于钉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板朝向地面的端面上设有若干个螺纹柱,所述冰爪钉包括连接端及钉爪端,所述连接端设有与螺纹柱适配的螺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与第二绑定环固定连接、与第一绑定环活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绑带朝向第一绑定环的端部设有魔术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板侧面设有与冰爪钉适配的收纳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采用聚氨酯材料制成。


技术总结
一种雪地登山鞋PU鞋底结构,包括鞋底及鞋面,所述鞋底设有若干道纵向排列的横凸纹,该若干道横凸纹之间形成卡槽,所述鞋面两侧对应卡槽位置设有第一绑定环,所述卡槽内设有防滑机构,该防滑机构包括钉板、绑带及冰爪钉,所述钉板铺设于卡槽内,钉板两侧对应第一绑定环方向均设有第二绑定环,所述绑带两端分别与第一绑定环、第二绑定环连接;所述冰爪钉设置于钉板上。实现登山鞋与防滑机构的拆卸、组装,通过纵向排列设置的若干道横凸纹及其所形成的卡槽,在无雪时,拆卸防滑机构进行正常攀登。设置的卡槽在不与钉板连接时,可以辅助登山者卡住底面的岩石凸起部,相比平底鞋面,能够有更强的摩擦力,使用登山的岩石环境。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立;陈忠信;刘洪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太阳神鞋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19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