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27774发布日期:2020-11-06 12:4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属于背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背包体积小省力的负重能力小,无法满足旅行载物的需求,而现有的登山包体积大、质量重,使得使用者十分的疲惫,且携带极为不便。随着人口越来越老龄化,城市建设的发展扩大,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重视,背包出行、旅游、购物越来越普遍。目前传统的背包由于受限于背行者的体力和耐力负重有限。而能负重更多的拖箱在复杂的城市环境下,在楼梯,台阶,路卡,等路况下通过能力不佳,拖提转换不便,在人员拥挤时拖箱会给周边行人带来不便和障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兼具背包的便捷和行李箱的大负重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架和背包袋,背包架包括背带、活动架和支撑杆,背带连接活动架,活动架连接支撑杆,背包袋连接在活动架上,支撑杆的底部设有滚轮,支撑杆为伸缩杆结构,在背包负重时能将滚轮伸出至地面滚动辅助背包进行负重。

所述的活动架包括固定端和活动端,背带与活动架的固定端连接,支撑杆与活动端连接,活动架的固定端和活动端采用弹性结构固定连接,活动端能在固定端上弹性活动。

所述的活动架的活动端内设有拉绳,拉绳上设有若干固定凸点,固定凸点能在拉绳的作用下左右移动,背包袋连接在活动端的固定凸点上,控制拉绳的移动能带动背包袋左右移动。

所述的背包袋上设有与固定凸点配合的卡槽,背包袋通过卡槽活动卡接在固定凸点上。

所述的支撑杆通过可拆卸卡座固定在活动架上,支撑杆包括上部连接段和下部伸缩段,上部连接段上设有弹性结构,弹性结构和下部伸缩段通过扭动连接节相连接,扭动连接节上设有操作扶手,操作扶手连接下部伸缩段控制下部伸缩段进行伸缩,下部伸缩段设有若干伸缩臂,最下层伸缩臂的底部与滚轮固定连接。

所述的滚轮通过操作扶手控制扭动连接节旋转改变行进方向。

所述的扭动连接节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限制扭动连接节旋转,扭动连接节被限位装置限制在前进方向的半圆内旋转,所述的滚轮为单向滚轮,滚轮设置为只能向前进方向移动。

所述的下部伸缩段的伸缩臂为撑杆和滑轮组结合结构,伸缩臂通过操作扶手控制撑杆和滑轮组控制伸缩臂伸缩。

所述的操作扶手采用电机驱动,圆形空心的下部伸缩段内设置电池组,操作扶手上设有按键,按键控制电池驱动电机进而驱动伸缩。

所述的支撑杆采用碳纤维材料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组装,在背包架上安装支撑杆,支撑杆底部安装滚轮,减轻长时间背负的疲劳;在楼梯,台阶,路卡等路况下通过时能收起支撑杆,不影响通行;通过背带和扶手实现拖行,背行的快捷转换。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背负行走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拖行状态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背包架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可拆卸卡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下伸缩段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架1和背包袋2,背包架1包括背带3、活动架4和支撑杆5,背带3连接活动架4,活动架4连接支撑杆5,背包袋2连接在活动架4上,支撑杆5的底部设有滚轮6,支撑杆5为伸缩杆结构,在背包负重时能将滚轮6伸出至地面滚动辅助背包进行负重。

所述的活动架4包括固定端41和活动端42,背带3与活动架4的固定端41连接,支撑杆5与活动端42连接,活动架4的固定端41和活动端42采用弹性结构固定连接,活动端42能在固定端41上弹性活动。

所述的活动架4的活动端42内设有拉绳43,拉绳43上设有若干固定凸点44,固定凸点44能在拉绳43的作用下左右移动,背包袋2连接在活动端42的固定凸点44上,控制拉绳43的移动能带动背包袋2左右移动。

所述的背包袋2上设有与固定凸点44配合的卡槽,背包袋2通过卡槽活动卡接在固定凸点44上。

所述的支撑杆5通过可拆卸卡座7固定在活动架4上,支撑杆5包括上部连接段51和下部伸缩段52,上部连接段51上设有弹性结构53,弹性结构53和下部伸缩段52通过扭动连接节54相连接,扭动连接节54上设有操作扶手55,操作扶手55连接下部伸缩段52控制下部伸缩段52进行伸缩,下部伸缩段52设有若干伸缩臂,最下层伸缩臂的底部与滚轮6固定连接。

所述的滚轮6通过操作扶手55控制扭动连接节54旋转改变行进方向。

所述的扭动连接节54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限制扭动连接节54旋转,扭动连接节54被限位装置限制在前进方向的半圆内旋转,所述的滚轮6为单向滚轮,滚轮6设置为只能向前进方向移动。

所述的下部伸缩段52的伸缩臂为撑杆和滑轮组结合结构,伸缩臂通过操作扶手55控制撑杆和滑轮组控制伸缩臂伸缩。

所述的操作扶手55采用电机驱动,圆形空心的下部伸缩段52内设置电池组,操作扶手55上设有按键56,按键56控制电池驱动电机进而驱动伸缩。

所述的支撑杆5采用碳纤维材料制造。

使用时如果背包袋2的负重较轻,可以选择背在身上,如果背包袋2背负较重,通过可拆卸卡座7将支撑杆5固定在活动架4上,在通过操作扶手55将支撑杆5伸出承载背包重量,通过拉绳43调节背包袋2偏向支撑杆5卡住固定。

背包袋2设计成可拆卸,方便随时置换大小负重合适或个人喜欢的背包袋。

背行状态下当背包袋2重力施加在活动架4的弹性结构上,当拖行状态时支撑杆5升高将背包袋2大部分重力转移至地面,弹性结构受重力大大减少而上浮,从而支撑力不影响到人体。拖行状态下背带3附着在人体上,人体步行或小跑时产生的上下起伏,弹性结构提供的上下移动空间使得人体起伏的上下力量不干扰到背包架1。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包架(1)和背包袋(2),背包架(1)包括背带(3)、活动架(4)和支撑杆(5),背带(3)连接活动架(4),活动架(4)连接支撑杆(5),背包袋(2)连接在活动架(4)上,支撑杆(5)的底部设有滚轮(6),支撑杆(5)为伸缩杆结构,在背包负重时能将滚轮(6)伸出至地面滚动辅助背包进行负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架(4)包括固定端(41)和活动端(42),背带(3)与活动架(4)的固定端(41)连接,支撑杆(5)与活动端(42)连接,活动架(4)的固定端(41)和活动端(42)采用弹性结构固定连接,活动端(42)能在固定端(41)上弹性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架(4)的活动端(42)内设有拉绳(43),拉绳(43)上设有若干固定凸点(44),固定凸点(44)能在拉绳(43)的作用下左右移动,背包袋(2)连接在活动端(42)的固定凸点(44)上,控制拉绳(43)的移动能带动背包袋(2)左右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包袋(2)上设有与固定凸点(44)配合的卡槽,背包袋(2)通过卡槽活动卡接在固定凸点(4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5)通过可拆卸卡座(7)固定在活动架(4)上,支撑杆(5)包括上部连接段(51)和下部伸缩段(52),上部连接段(51)上设有弹性结构(53),弹性结构(53)和下部伸缩段(52)通过扭动连接节(54)相连接,扭动连接节(54)上设有操作扶手(55),操作扶手(55)连接下部伸缩段(52)控制下部伸缩段(52)进行伸缩,下部伸缩段(52)设有若干伸缩臂,最下层伸缩臂的底部与滚轮(6)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轮(6)通过操作扶手(55)控制扭动连接节(54)旋转改变行进方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扭动连接节(54)上设有限位装置,限位装置限制扭动连接节(54)旋转,扭动连接节(54)被限位装置限制在前进方向的半圆内旋转,所述的滚轮(6)为单向滚轮,滚轮(6)设置为只能向前进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部伸缩段(52)的伸缩臂为撑杆和滑轮组结合结构,伸缩臂通过操作扶手(55)控制撑杆和滑轮组进而控制伸缩臂伸缩。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作扶手(55)采用电机驱动,圆形空心的下部伸缩段(52)内设置电池组,操作扶手(55)上设有按键(56),按键(56)控制电池驱动电机进而驱动伸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5)采用碳纤维材料制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负重而又兼具省力的背包,属于背包技术领域。包括背包架和背包袋,背包架包括背带、活动架和支撑杆,背带连接活动架,活动架连接支撑杆,背包袋连接在活动架上,支撑杆的底部设有滚轮,支撑杆为伸缩杆结构,在背包负重时能将滚轮伸出至地面滚动辅助背包进行负重。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便于拆卸和组装,在背包架上安装支撑杆,支撑杆底部安装滚轮,减轻长时间背负的疲劳;在楼梯,台阶,路卡等路况下通过时能收起支撑杆,不影响通行;通过背带和扶手实现拖行,背行的快捷转换。

技术研发人员:唐正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正华
技术研发日:2020.03.23
技术公布日:2020.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