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垫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95418发布日期:2021-04-09 12:39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鞋子垫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子垫片。



背景技术:

鞋子垫片由单层或多层垫片复合而成,安装在鞋子内部对人体足部进行支撑。现有的大部分鞋子垫片的前掌部分呈平面状,部分鞋子垫片配合上扬的鞋尖,前端脚趾底面部分略微翘起。而人体前掌底面具有凸起的肉垫,与鞋子垫片接触的过程,会对肉垫产生压迫,影响使用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鞋子垫片,弹性材质配合前掌部凹位的设置,包裹贴合足前掌,具有缓冲和回弹作用,提高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鞋子垫片,包括片状的垫片主体,所述垫片主体沿一长方向延伸,其包括用于支撑足前掌底面的前掌部,所述前掌部设有由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中心凹陷的凹位;所述垫片主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主体还包括与前掌部后侧连接的足弓部,所述足弓部相对于前掌部的底面呈拱起状,用于支撑足弓的底面。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足弓部的内侧设有立起的侧墙。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主体还包括与足弓部后侧连接的后跟部,所述后跟部用于支撑足后跟的底面。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凹位相对于前掌部宽度方向的最高点所在的水平面向下凹陷的深度为2mm-10mm。

于本实用新型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所述垫片主体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制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垫片主体的前掌部中间内凹形成凹位的设计,使前掌部呈碗状,包裹贴合足前掌,提高使用舒适度,且配合弹性材料的特性,具有缓冲作用:当足前掌下压着地时,足前掌对前掌部的凹位施压,前掌部的边缘会向内收、下压产生弹性形变(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弹性尤其明显),具有明显的缓冲效果,避免局部受力压强过大,产生较大的着地力量,冲击足前掌及膝盖,造成损伤。

2、具有回弹作用:走路时,足前掌弯曲使垫片主体的前掌部弯曲下压变形,垫片主体自身的回弹性配合凹位的设计,弯曲时能够快速回弹,让使用者可以轻松往前迈进。

3、有助于弹跳跃起:当下压力量越大时,垫片主体的回弹性越大,可提高跳跃高度。

4、有助于奔跑:当快速弯曲下压时,垫片主体会立即产生回弹力,检索奔跑施力,有助于奔跑者快速向前弹出,加快奔跑速度。

5、本实用新型的垫片主体的足弓部,拱起的设计可以分摊足前掌和足后跟的受力,让人体重力均匀分布到整个足部,同时减少足弓伸缩产生的疲惫,尤其是设置了侧墙的足弓部,减少足弓内侧的伸缩空间,有利于长时间站立、行走或奔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后侧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结合附图,对

本技术:
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

参见附图1-3,一种鞋子垫片,包括片状的垫片主体1,所述垫片主体1沿一长方向延伸,其包括用于支撑足前掌底面的前掌部2,所述前掌部2设有由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中心凹陷的凹位3。所述凹位3相对于前掌部2宽度方向的最高点所在的水平面向下凹陷的深度d为2mm-10mm。所述凹位3最低点位于垫片主体1前端往后端方向的1/2~2/3位置处。所述垫片主体1由弹性材料制成;优选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制得。

垫片主体1后侧为向后方凸起的弧段11,可单独垫于鞋内使用或与其他垫片相契合进行连接,形成复合鞋垫。

实施例二

参见附图4,一种鞋子垫片,包括片状的垫片主体1,所述垫片主体1沿一长方向延伸,其包括用于支撑足前掌底面的前掌部2,以及与前掌部2后侧连接的足弓部4。所述前掌部2设有由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中心凹陷的凹位3。所述凹位3相对于前掌部2宽度方向的最高点所在的水平面向下凹陷的深度为2mm-10mm。所述足弓部4相对于前掌部2的底面呈拱起状,用于支撑足弓的底面。所述垫片主体1由弹性材料制成;优选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制得。

垫片主体1后侧为向前方凹陷的弧段12,可单独垫于鞋内使用或与其他垫片相契合进行连接,形成复合鞋子垫片。

实施例三

参见附图5,一种鞋子垫片,包括片状的垫片主体1,所述垫片主体1沿一长方向延伸,其包括用于支撑足前掌底面的前掌部2,以及与前掌部2后侧连接的足弓部4。所述前掌部2设有由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中心凹陷的凹位3。所述凹位3相对于前掌部2宽度方向的最高点所在的水平面向下凹陷的深度为2mm-10mm。所述足弓部4相对于前掌部2的底面呈拱起状,用于支撑足弓的底面。所述足弓部4的内侧设有立起的侧墙41,所述侧墙41呈弧状凸起。所述垫片主体1由弹性材料制成;优选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制得。

垫片主体1后侧为向前方凹陷的弧段12,可单独垫于鞋内使用或与其他垫片相契合进行连接,形成复合鞋子垫片。

实施例四

参见附图6,一种鞋子垫片,包括片状的垫片主体1,所述垫片主体1沿一长方向延伸,其包括用于支撑足前掌底面的前掌部2、与前掌部2后侧连接的足弓部4,以及与足弓部4后侧连接的后跟部5。所述前掌部2设有由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中心凹陷的凹位3。所述凹位3相对于前掌部2宽度方向的最高点所在的水平面向下凹陷的深度为2mm-10mm。所述足弓部4相对于前掌部2的底面呈拱起状,用于支撑足弓的底面。所述后跟部5用于支撑足后跟的底面。所述垫片主体1由弹性材料制成;优选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制得。

实施例五

参见附图7,一种鞋子垫片,包括片状的垫片主体1,所述垫片主体1沿一长方向延伸,其包括用于支撑足前掌底面的前掌部2、与前掌部2后侧连接的足弓部4,以及与足弓部4后侧连接的后跟部5。所述前掌部2设有由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中心凹陷的凹位3。所述凹位3相对于前掌部2宽度方向的最高点所在的水平面向下凹陷的深度为2mm-10mm。所述足弓部4相对于前掌部2的底面呈拱起状,用于支撑足弓的底面。所述足弓部4的内侧设有立起的侧墙41,所述侧墙41呈弧状凸起。所述后跟部5用于支撑足后跟的底面。所述垫片主体1由弹性材料制成;优选为碳纤维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制得。

上述优选实施方式应视为本申请方案实施方式的举例说明,凡与本申请方案雷同、近似或以此为基础作出的技术推演、替换、改进等,均应视为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鞋子垫片,包括片状的垫片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主体沿一长方向延伸,其包括用于支撑足前掌底面的前掌部,所述前掌部设有由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中心凹陷的凹位;所述垫片主体由弹性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主体还包括与前掌部后侧连接的足弓部,所述足弓部相对于前掌部的底面呈拱起状,用于支撑足弓的底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子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足弓部的内侧设有立起的侧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鞋子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主体还包括与足弓部后侧连接的后跟部,所述后跟部用于支撑足后跟的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位相对于前掌部宽度方向的最高点所在的水平面向下凹陷的深度为2m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垫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垫片主体为碳纤维或玻璃纤维复合材料一体成型制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鞋子垫片,包括片状的垫片主体,所述垫片主体沿一长方向延伸,其包括用于支撑足前掌底面的前掌部,所述前掌部设有由宽度方向的两侧向中心凹陷的凹位;所述垫片主体由弹性材料制成。本实用新型的垫片主体的前掌部中间内凹形成凹位的设计,使前掌部呈碗状,配合弹性材料的特性,具有缓冲作用,避免过大的着地力量,冲击足前掌及膝盖,造成损伤,且有助于弹跳跃起;具有回弹作用,弯曲时能够快速回弹,让使用者可以轻松往前迈进,有助于奔跑者快速向前弹出,加快奔跑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高培坚;袁久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培坚;袁久林
技术研发日:2020.06.02
技术公布日:2021.04.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