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

文档序号:25186295发布日期:2021-05-28 10:4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防护服,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医用防护服仅有防护功能,没有气体检测及显示位置信息的智能功能。在有的特殊环境中,由于室内环境中空气质量未知,工作人员为了自身健康及工作需要,因此需要实时了解环境中的空气质量参数,如当室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高于一定值会影响人的健康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同样,当室内的氧气浓度低于一定值会影响到人的健康甚至会造成生命危险,而且在有的特殊环境中,工作人员需要实时了解自己所处位置的环境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能够实时监测使用者周围环境的相关参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肩部位置和/或腕部位置设置有环境参数传感器,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腕部位置设置有控制板、锂电池和显示屏,所述控制板分别与锂电池、显示屏和位于腕部位置的环境参数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板还通过防护服上的柔性电线与位于肩部的环境参数传感器连接。

所述环境参数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碳传感模块、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氧气传感模块和定位模块。

所述氧气传感模块和定位模块位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肩部位置。

所述氧气传感模块和定位模块使用热缩管套在一起,并采用软质保护壳包覆在外;所述氧气传感模块和定位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柔性电线的一端相连。

所述二氧化碳传感模块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位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腕部位置。

所述二氧化碳传感模块、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控制板、锂电池和显示屏使用热缩管套在一起,并采用软质保护壳包覆在外;所述控制板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柔性电线的另一端相连。

所述软质保护壳通过魔术贴贴覆在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肩部位置和腕部位置。

所述的柔性电线通过防水胶带固定在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表面。

所述的柔性电线为杜邦线或灰排线。

有益效果

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实时监测使用者所处环境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和经纬度信息,并通过防护服上的显示屏对监测到的信息进行显示,从而使得使用者能方便、实时的得知周围环境的相关参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各个元器件的连接关系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氧气传感模块和北斗gps双模定位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二氧化碳传感模块、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显示器、控制板和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

本技术:
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如图1所示,包括防护服本体1,该防护服本体1符合国标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要求标准。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肩部位置设置有传感模块a,所述传感模块a包括氧气传感模块2和定位模块3,其中定位模块3可以是北斗gps双模定位模块,用于获取使用者当前所在的位置信息。氧气传感模块2用于获取使用者当前所在位置的氧气浓度信息;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腕部位置设置传感及控制模块b,所述传感及控制模块b包括二氧化碳传感模块4、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5、控制板6、锂电池7和显示屏8。其中,二氧化碳传感模块4用于获取使用者当前所在位置的二氧化碳浓度信息;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5用于获取使用者当前所在位置的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值。锂电池7的电压范围在3.7-5.5v,用于为控制板6进行供电。显示屏8用于显示各个传感器监测到的环境参数。

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板6分别与氧气传感模块2、二氧化碳传感模块4、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5、北斗gps双模定位模块3、显示屏8和锂电池7相连,其中,由于控制板6与二氧化碳传感模块4、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5、锂电池7和显示屏8均位于腕部,因此可以将二氧化碳传感模块4、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5、锂电池7和显示屏8直接集成在控制板上。由于控制板6与氧气传感模块2和北斗gps双模定位模块3分别位于腕部位置和肩部位置,因此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柔性电线9将氧气传感模块2和北斗gps双模定位模块3的输出端与控制板6的输入端相连。

如图3所示,所述氧气传感模块2和北斗gps双模定位模块定位模块3使用热缩管套在一起,并采用软质保护壳包覆在外;所述氧气传感模块2和定位模块3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接线端子10相连,所述第一接线端子10与所述柔性电线9的一端相连。其中,软质保护壳可以通过魔术贴的方式贴覆在防护服本体表面。

如图4所示,所述二氧化碳传感模块4、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5、控制板6、锂电池7和显示屏8使用热缩管套在一起,并采用软质保护壳包覆在外;所述控制板6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接线端子11相连,所述第二接线端子11与所述柔性电线9的另一端相连。同样,软质保护壳可以通过魔术贴的方式贴覆在防护服本体表面。

其中,第一接线端子10和第二接线端子11通过柔性电线9连接,实现了将位于肩部的传感器与位于腕部的控制板相连,从而使得显示屏能够显示位于肩部的传感器监测到的数据。本实施方式中的柔性电线可以采用杜邦线,也可以采用灰排线。当使用杜邦线时,第一接线端子和第二接线端子最好使用带锁扣的杜邦线端子接口。该柔性电线可以通过防水胶带固定在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表面。

不难发现,本实用新型可实时监测使用者所处环境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浓度、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和经纬度信息,并通过防护服上的显示屏对监测到的信息进行显示,从而使得使用者能方便、实时的得知周围环境的相关参数。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肩部位置和/或腕部位置设置有环境参数传感器,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腕部位置设置有控制板、锂电池和显示屏,所述控制板分别与锂电池、显示屏和位于腕部位置的环境参数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板还通过防护服上的柔性电线与位于肩部的环境参数传感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参数传感器包括二氧化碳传感模块、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氧气传感模块和定位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传感模块和定位模块位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肩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氧气传感模块和定位模块使用热缩管套在一起,并采用软质保护壳包覆在外;所述氧气传感模块和定位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第一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柔性电线的一端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传感模块和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位于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腕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氧化碳传感模块、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模块、控制板、锂电池和显示屏使用热缩管套在一起,并采用软质保护壳包覆在外;所述控制板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第二接线端子相连,所述第二接线端子与所述柔性电线的另一端相连。

7.根据权利要求4或6所述的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保护壳通过魔术贴贴覆在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肩部位置和腕部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电线通过防水胶带固定在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柔性电线为杜邦线或灰排线。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传感医用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肩部位置和/或腕部位置设置有环境参数传感器,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腕部位置设置有控制板、锂电池和显示屏,所述控制板分别与锂电池、显示屏和位于腕部位置的环境参数传感器相连,所述控制板还通过防护服上的柔性电线与位于肩部的环境参数传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使用户方便、实时的得知周围环境的相关参数。

技术研发人员:侯成义;颜宇豪;王宏志;李耀刚;张青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华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0.07.10
技术公布日:2021.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