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勒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5548593发布日期:2021-06-22 15:08阅读:6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勒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
涉及卫生防护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勒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一般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或飞沫进出佩戴者口鼻的用具,以纱布或纸等材质制成,口罩对进入肺部的空气有一定的过滤作用,在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时或在粉尘等污染的环境中作业时,戴口罩具有非常好的作用。为了方便使用者佩戴口罩,将在口罩上固定绑带,固定在口罩上的绑带可绕设于耳朵上或者是绕设在头部上。

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210611090u的专利公开了口罩是一种多层口罩,包括:面罩主体、左挂耳、右挂耳;面罩主体由外到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熔喷布过滤层、第二无纺布层、亲肤棉层;第一无纺布层、熔喷布过滤层、及第二无纺布层三者的边缘密封连接。

现有技术中类似于上述的口罩,大多都是包括面罩主体以及两侧的挂耳,但是,长时间的佩戴,口罩边缘处长时间压迫人体脸部而形成压痕,特别是位于口罩设置有鼻条的一端上,严重影响使用者的舒适感,因此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减轻长时间佩戴口罩后口罩边缘对脸部的压迫感,本申请提供一种防勒口罩。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勒口罩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防勒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以及设置于口罩主体两侧端上的挂耳,所述口罩主体上端的内侧边缘处设置有用于缓解压力的缓冲棉垫,所述缓冲棉垫的上端边缘伸出至口罩主体上端边缘的外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口罩主体上的内侧上端处设置有缓冲棉垫,利用缓冲棉垫的柔弹性,可以缓解口罩上端对人体脸部的压力,减少长时间佩戴口罩后口罩边缘在脸部形成局部的压痕,同时将进一步的提高口罩佩戴的舒适感。

优选的,所述缓冲棉垫伸出口罩主体的一端设置有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绕过口罩主体上端外边缘并延伸至口罩主体上端的外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佩戴口罩时,口罩上端的边缘处顶在人体脸部上,且该部分的厚度较薄,接触面积小,容易在人体脸部形成压痕,因此,将在缓冲棉垫的上端设置有弧形部,通过弧形部外侧的弧形面将可缓解上端边缘对脸部的压迫力。

优选的,所述缓冲棉垫上设置有若干让位通槽,所述缓冲棉垫远离口罩主体的一侧上还设置有固定带,所述固定带穿过各让位通槽与口罩主体固接以用于将缓冲棉垫固定至口罩主体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缓冲棉垫上设置有让位通槽并配合固定带将缓冲棉垫固定至口罩内侧上,实现将缓冲棉垫稳定固定至口罩内侧上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缓冲棉垫的中段位置处设置有预留缝。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部分的口罩在生产时为对折叠合设置,因此将缓冲棉垫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预留缝,便于折叠时缓冲棉垫的折叠放置。

优选的,所述缓冲棉垫远离口罩主体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光滑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缓冲棉垫的外侧面设置有光滑膜将增进人体接触缓冲棉垫的舒适感。

优选的,所述挂耳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挂耳与人体耳朵后部的接触面积的弧形件,所述弧形件远离口罩主体的一侧形成用于固定挂耳弧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大部分的口罩均是直接将挂耳挂设于耳朵后部,但是,由于挂耳比较细,与耳朵背部的接触面积较小,长时间的挂带将产生勒痕,严重影响佩戴舒适感,因此,将在挂耳上设置弧形件,增大接触面积,缓解局部压迫感,提高口罩佩戴的舒适感。

优选的,所述弧形件采用硅胶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硅胶的柔弹特性,进一步的缓解弧形件与耳背接触的压迫感,触感更加柔和。

优选的,所述弧形件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件用于固定挂耳的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固定于弧形槽内,所述挂耳滑移穿设于固定环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弧形件上设置固定环将便于挂耳的固定。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在口罩主体内侧上端设置有缓冲棉垫,缓冲棉垫上端伸出口罩主体上端并设置有弧形部,如此设置将减少口罩主体上端人体脸部长时间压迫形成勒痕;

2.通过在挂耳上设置有弧形件来减少挂耳对耳部的勒痕,进一步提高佩戴的舒适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缓冲棉垫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1、口罩主体;2、挂耳;3、缓冲棉垫;4、弧形部;5、让位通槽;6、固定带;7、预留缝;8、光滑膜;9、弧形件;10、弧形槽;11、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防勒口罩。参照图1、图2所示,防勒口罩包括口罩主体1以及固定于口罩主体1两侧端上的挂耳2,在口罩主体1上端的内侧边缘处设置有用于缓解压力的缓冲棉垫3,缓冲棉垫3的上端边缘伸出口罩主体1上端边缘的外侧,且该端向上弯曲形成弧形部4,弧形部4绕过口罩主体1上端外边缘并延伸至口罩主体1上端的外侧上,通过设置缓冲棉垫3以及弧形部4来减少口罩主体1上端对脸部的压迫力,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后口罩边缘在脸部形成压痕,进一步提高口罩佩戴的舒适感。其中,口罩主体1由外而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无纺布层、熔喷布过滤层、第二无纺布层以及亲肤棉层(此处结构为现有技术,图中未示出具体结构),口罩主体1上端内层还固定有鼻条。

参照图1、图2所示,由于部分的口罩在未使用时是处于折叠收放的状态,因此在缓冲棉垫3的中段位置处设置有预留缝7,便于缓冲棉垫3在折叠时收放。在缓冲棉垫3上设置有若干道让位通槽5,缓冲棉垫3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上还设置有固定带6,固定带6穿过各让位通槽5并粘接至口罩主体1上,以实现将缓冲棉垫3固定至口罩主体1上的效果。

进一步的,参照图2、图3所示,为了提高缓冲棉垫3与脸部接触的舒适感,将在缓冲棉垫3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面上粘接固定有光滑膜8,光滑膜8可设置为塑料薄膜。

参照图1、图2所示,由于人们在长时间佩戴口罩后,会对耳朵背部的区域造成压迫并形成勒痕,因此,将在挂耳2上设置有弧形件9,弧形件9的设置将增大挂耳2与人体耳朵后部的接触面积,在弧形件9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形成用于固定挂耳2的弧形槽10,具体的,弧形件9采用硅胶制成,利用硅胶的柔弹性,将进一步的减缓挂耳2对耳部的压迫感,减少勒紧感。在弧形件9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件用于固定挂耳2的固定环11,一体成型固定环11固定于弧形槽10内,挂耳2滑移穿设于固定环11内,通过设置固定环11将弧形件9滑移穿设固定于挂耳2上。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防勒口罩的实施原理为:张开口罩,调整口罩上端边缘处均全部固定至弧形部4内,将口罩主体1的两条挂耳2挂设至耳朵后部,将弧形件9滑移调节至舒适的位置即可。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勒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主体(1)以及设置于口罩主体(1)两侧端上的挂耳(2),所述口罩主体(1)上端的内侧边缘处设置有用于缓解压力的缓冲棉垫(3),所述缓冲棉垫(3)的上端边缘伸出至口罩主体(1)上端边缘的外侧;所述缓冲棉垫(3)伸出口罩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弧形部(4),所述弧形部(4)绕过口罩主体(1)上端外边缘并延伸至口罩主体(1)上端的外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棉垫(3)上设置有若干让位通槽(5),所述缓冲棉垫(3)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上还设置有固定带(6),所述固定带(6)穿过各让位通槽(5)与口罩主体(1)固接以用于将缓冲棉垫(3)固定至口罩主体(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棉垫(3)的中段位置处设置有预留缝(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棉垫(3)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面上还设置有光滑膜(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耳(2)上设置有用于增大挂耳(2)与人体耳朵后部的接触面积的弧形件(9),所述弧形件(9)远离口罩主体(1)的一侧形成用于固定挂耳(2)弧形槽(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件(9)采用硅胶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勒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件(9)的内侧设置有若干件用于固定挂耳(2)的固定环(11),所述固定环(11)固定于弧形槽(10)内,所述挂耳(2)滑移穿设于固定环(11)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勒口罩,其防勒口罩包括口罩主体以及固定于口罩主体两侧端上的挂耳,在口罩主体上端的内侧边缘处设置有用于缓解压力的缓冲棉垫,缓冲棉垫的上端边缘伸出口罩主体上端边缘的外侧,且该端向上弯曲形成弧形部,弧形部绕过口罩主体上端外边缘并延伸至口罩主体上端的外侧上。本申请具有可减少长时间佩戴口罩后口罩边缘在脸部形成压痕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祖;傅绍鹏;张少阳;李诗;罗盛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市奕安防护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7.11
技术公布日:2021.06.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