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855457发布日期:2021-04-30 09:19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鞋底。



背景技术:

鞋子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

目前,针对功能出发,现有的鞋子包括跑步鞋和弹性较好的篮球鞋。在人们穿着跑步鞋出门后,当想要打篮球时,就要回家更换篮球鞋,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鞋底,通过将动力杆旋转使气垫朝向地面或朝向脚底,达到便于适应不同场景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鞋底,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靠近脚后跟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内设置有气垫,所述的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沿支撑杆的轴心分布,所述的本体上转动连接有与支撑杆连接的动力杆,所述的动力杆上铰接有用于嵌设于限位槽中的限位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垫朝向脚底时,脚踩在本体上,气垫具有减震效果,从而使用户在跑步过程中能够更为舒适;将动力杆旋转,使支撑座带动气垫移动,使气垫从容纳腔内伸出,继而将限位杆嵌入到限位槽中实现支撑座定位,使气垫用于与地面接触,从而提升本体的弹力,免去了更换篮球鞋的过程,从而极大提升使用便捷性,达到多功能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气垫伸出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容纳腔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垫从连接槽内伸出,使脚底能够直接与气垫接触,从而极大提升减震效果,使用户在奔跑的过程中更为舒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本体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弹性杆,所述的弹性杆上转动连接有兼具按摩作用的支撑球,所述的弹性杆通过定位机构与本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杆向上翻转并通过定位机构定位,使支撑球能够对用户的小腿进行按摩,将弹性杆向下翻转并通过定位机构定位,使支撑球与地面接触,从而进一步提升弹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柱、弹性件、安装孔和定位凹孔,所述的安装孔开设于本体上,所述的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孔、定位柱连接,所述的定位凹孔开设于弹性杆的外壁上,所述的定位柱与定位凹孔配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弹性杆翻转,在定位凹孔与定位柱对应时,通过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使定位柱嵌入到定位凹孔中,产生的摩擦力实现弹性杆定位,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按摩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按摩珠能够对用户的脚底进行按摩,提升舒适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气垫朝向脚底时,脚踩在本体上,气垫具有减震效果,从而使用户在跑步过程中能够更为舒适;将动力杆旋转,使支撑座带动气垫移动,使气垫从容纳腔内伸出,继而将限位杆嵌入到限位槽中实现支撑座定位,使气垫用于与地面接触,从而提升本体的弹力,免去了更换篮球鞋的过程,从而极大提升使用便捷性,达到多功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体现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本体;11、容纳腔;2、支撑座;21、气垫;3、限位槽;31、动力杆;32、限位杆;4、按摩珠;5、弹性杆;51、支撑球;6、定位机构;61、定位柱;62、弹性件;63、安装孔;64、定位凹孔;7、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多功能鞋底,包括本体1。在本体1靠近脚后跟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11,在容纳腔11内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有支撑座2,在支撑座2内固定连接有气垫21。在本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气垫21伸出的连接槽7,连接槽7与容纳腔11连通。

在本体1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3,并且多个限位槽3沿支撑杆的轴心分布。在本体1上转动连接有与支撑杆连接的动力杆31,在动力杆31上铰接有用于嵌设于限位槽3中的限位杆32。

对动力杆31施加旋转力,支撑杆转动并带动支撑座2旋转,使支撑座2带动气垫21移动并使气垫21的部分位于容纳腔11的下方,使气垫21用于与地面直接接触,继而将限位杆32沿着铰接处翻转并嵌入到限位槽3中,实现支撑座2定位。此时,本多功能鞋底具有较好的弹性。同理,将动力杆31旋转并使气垫21从连接槽7内伸出时,气垫21与用户的脚底直接接触,使用户能够在跑步的过程中更为舒适。

为了进一步提升舒适度,在本体1的上表面设置有按摩珠4。

本体1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弹性杆5,在弹性杆5上转动连接有兼具按摩作用的支撑球51。弹性杆5通过定位机构6与本体1连接。弹性杆5位于本体1靠近脚后跟的一端,使支撑球51能够与用户的小腿对应。

上述的定位机构6包括定位柱61、弹性件62、安装孔63和定位凹孔64。安装孔63开设于本体1上;弹性件62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孔63、定位柱61连接。定位凹孔64开设于弹性杆5的外壁上,定位柱61与定位凹孔64配合。

将弹性杆5翻转,在定位凹孔64与定位柱61对应时,通过弹性件62的弹力作用使定位柱61嵌入到定位凹孔64中,产生的摩擦力实现弹性杆5定位,操作简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鞋底,包括本体,其特征是:所述的本体靠近脚后跟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内设置有气垫,所述的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沿支撑杆的轴心分布,所述的本体上转动连接有与支撑杆连接的动力杆,所述的动力杆上铰接有用于嵌设于限位槽中的限位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本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用于气垫伸出的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容纳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本体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弹性杆,所述的弹性杆上转动连接有兼具按摩作用的支撑球,所述的弹性杆通过定位机构与本体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柱、弹性件、安装孔和定位凹孔,所述的安装孔开设于本体上,所述的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安装孔、定位柱连接,所述的定位凹孔开设于弹性杆的外壁上,所述的定位柱与定位凹孔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鞋底,其特征是:所述的本体的上表面设置有按摩珠。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鞋底,包括本体,所述的本体靠近脚后跟的一端开设有容纳腔,所述的容纳腔内通过支撑杆转动连接有支撑座,所述的支撑座内设置有气垫,所述的本体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限位槽,多个所述限位槽沿支撑杆的轴心分布,所述的本体上转动连接有与支撑杆连接的动力杆,所述的动力杆上铰接有用于嵌设于限位槽中的限位杆。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方案利用新结构,达到便于使用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波;周海义;郑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振光鞋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0.13
技术公布日:2021.04.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