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65844发布日期:2022-06-02 04:06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焊作业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


背景技术:

2.电焊是指利用电能,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达到原子结合的焊接方法,在对工件进行电焊时,为了不伤害眼睛,焊接工人需要一手拿焊把或者焊枪,另一只手就要拿着电焊面罩,这样就不能腾出手来进行其他操作,需要两只手配合,自然不能顺利高效的实施,因此需要使用电焊安全帽进行使用。
3.市场上的安全帽在使用中由于规格统一,而人的头部尺寸不同,因此佩戴时头部与帽壳并不贴合,长时间下来头部佩戴不舒适,有时焊接物需要手持固定,电焊工在焊接时不能携带面具,这样对电焊工的双眼带来巨大伤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安全帽在使用中由于规格统一,而人的头部尺寸不同,因此佩戴时头部与帽壳并不贴合,长时间下来头部佩戴不舒适,有时焊接物需要手持固定,电焊工在焊接时不能携带面具,这样对电焊工的双眼带来巨大伤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包括组合机构、防护机构、贴合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组合机构的内壁边侧设置有防护机构,且防护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贴合机构,所述组合机构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组合机构包括帽体、条纹和散热孔,且帽体的外侧顶端设置有条纹,所述条纹的边侧设置有散热孔。
6.优选的,所述旋转机构包括内置护目镜、旋转轴、固定卡扣和下拉手柄,且内置护目镜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的边侧设置有固定卡扣,所述内置护目镜的中部设置有下拉手柄。
7.优选的,所述内置护目镜通过旋转轴与固定卡扣构成旋转结构,且内置护目镜与组合机构之间相互贴合。
8.优选的,所述贴合机构包括适配箍、弹性层和皮革额头垫,且适配箍的边侧设置有弹性层,所述适配箍的顶部设置有皮革额头垫。
9.优选的,所述皮革额头垫与适配箍之间相连接,且皮革额头垫呈包裹状。
10.优选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内壳、保护腔和防护块,且内壳的边侧设置有保护腔,所述保护腔的中部设置有防护块。
11.优选的,所述保护腔与防护块之间相互配合,且防护块呈垂直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在需要佩戴帽体时,用手分开适配箍,将头部紧贴皮革额头垫后松开双手,适配箍在弹性层的推力
下紧贴头部,使得皮革额头垫的内壁紧贴头皮,由于皮革额头垫的内部填充柔软海绵,使得整体柔软舒适,内置护目镜设有两种透明度的镜片,在电焊时可以减少工作人员来回佩戴的便捷性,减少人工手动互换,提高效率。
13.皮革额头垫与适配箍之间相连接,在需要佩戴帽体时,用手分开适配箍,将头部紧贴皮革额头垫后松开双手,适配箍在弹性层的推力下紧贴头部,使得皮革额头垫的内壁紧贴头皮,由于皮革额头垫的内部填充柔软海绵,同时采用密集打孔设计,使得整体柔软舒适,通风排气,不易残留汗水及灰尘。
14.内置护目镜通过旋转轴与固定卡扣构成旋转结构,由于内置护目镜设有两种透明度的镜片,在电焊时可以减少工作人员来回佩戴的便捷性,减少人工手动互换,提高效率。
15.保护腔与防护块之间相互配合,帽体内部设置防护块呈垂直状,可以始终保持帽体的中部,因此无论工作人员低头或抬头,防护块终处于工作人员的头部正上方,同时施工过程中的高发意外事故多为坠物砸伤,因此内部防护块能够实时保护头顶,增加安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组合机构;101、帽体;102、条纹;103、散热孔;2、防护机构;201、内壳;202、保护腔;203、防护块;3、贴合机构;301、适配箍;302、弹性层;303、皮革额头垫;4、旋转机构;401、内置护目镜;402、旋转轴;403、固定卡扣;404、下拉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2所示,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包括:组合机构1,组合机构1的内壁边侧设置有防护机构2,且防护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贴合机构3,组合机构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旋转机构4,组合机构1包括帽体101、条纹102和散热孔103,且帽体101的外侧顶端设置有条纹102,条纹102的边侧设置有散热孔103,防护机构2包括内壳201、保护腔202和防护块203,且内壳201的边侧设置有保护腔202,保护腔202的中部设置有防护块203,保护腔202与防护块203之间相互配合,且防护块203呈垂直状,帽体101内部设置防护块203呈垂直状,可以始终保持帽体101的中部,因此无论工作人员低头或抬头,防护块203终处于工作人员的头部正上方,同时施工过程中的高发意外事故多为坠物砸伤,因此内部防护块203能够实时保护头顶,增加安全性,贴合机构3包括适配箍301、弹性层302和皮革额头垫303,且适配箍301的边侧设置有弹性层302,适配箍301的顶部设置有皮革额头垫303,皮革额头垫303与适配箍301之间相连接,且皮革额头垫303呈包裹状,在需要佩戴帽体101时,用手分开适配箍301,将头部紧贴皮革额头垫303后松开双手,适配箍301在弹性层302的推力下紧贴头部,使得皮革额头垫303的内壁紧贴头皮,由于皮革额头垫303的内部填充柔软海绵,同时采用密集打孔设计,使得整体柔软舒适,通风排气,不易残留汗水及灰尘。
21.如图3所示,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旋转机构4包括内置护目镜401、旋转轴402、固定卡扣403和下拉手柄404,且内置护目镜401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旋转轴402,旋转轴402的边侧设置有固定卡扣403,内置护目镜401的中部设置有下拉手柄404,内置护目镜
401通过旋转轴402与固定卡扣403构成旋转结构,且内置护目镜401与组合机构1之间相互贴合,由于内置护目镜401设有两种透明度的镜片,在电焊时可以减少工作人员来回佩戴的便捷性,减少人工手动互换,提高效率。
22.综上,该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首先在需要佩戴帽体101时,用手分开适配箍301,将头部紧贴皮革额头垫303后松开双手,适配箍301在弹性层302的推力下紧贴头部,使得皮革额头垫303的内壁紧贴头皮,由于皮革额头垫303的内部填充柔软海绵,使得整体柔软舒适,通风排气,不易残留汗水及灰尘,帽体101内部设置防护块203呈垂直状,可以始终保持帽体101的中部,因此无论工作人员低头或抬头,防护块203终处于工作人员的头部正上方,同时施工过程中的高发意外事故多为坠物砸伤,因此内部防护块203能够实时保护头顶,同时顶部的条纹102可以提高整体的抗压能力,增加整体的安全性,内置护目镜401设有两种透明度的镜片,在电焊时可以减少工作人员来回佩戴的便捷性,减少人工手动互换,提高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包括组合机构(1)、防护机构(2)、贴合机构(3)和旋转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机构(1)的内壁边侧设置有防护机构(2),且防护机构(2)的底部设置有贴合机构(3),所述组合机构(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旋转机构(4),所述组合机构(1)包括帽体(101)、条纹(102)和散热孔(103),且帽体(101)的外侧顶端设置有条纹(102),所述条纹(102)的边侧设置有散热孔(1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机构(4)包括内置护目镜(401)、旋转轴(402)、固定卡扣(403)和下拉手柄(404),且内置护目镜(401)的顶端两侧设置有旋转轴(402),所述旋转轴(402)的边侧设置有固定卡扣(403),所述内置护目镜(401)的中部设置有下拉手柄(40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护目镜(401)通过旋转轴(402)与固定卡扣(403)构成旋转结构,且内置护目镜(401)与组合机构(1)之间相互贴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贴合机构(3)包括适配箍(301)、弹性层(302)和皮革额头垫(303),且适配箍(301)的边侧设置有弹性层(302),所述适配箍(301)的顶部设置有皮革额头垫(3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皮革额头垫(303)与适配箍(301)之间相连接,且皮革额头垫(303)呈包裹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机构(2)包括内壳(201)、保护腔(202)和防护块(203),且内壳(201)的边侧设置有保护腔(202),所述保护腔(202)的中部设置有防护块(203)。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腔(202)与防护块(203)之间相互配合,且防护块(203)呈垂直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包括组合机构、防护机构、贴合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组合机构的内壁边侧设置有防护机构,且防护机构的底部设置有贴合机构,所述组合机构的内部底端设置有旋转机构,所述组合机构包括帽体、条纹和散热孔,且帽体的外侧顶端设置有条纹,所述条纹的边侧设置有散热孔。该内置式变色护目镜安全帽,在需要佩戴帽体时,用手分开适配箍,将头部紧贴皮革额头垫后松开双手,适配箍在弹性层的推力下紧贴头部,使得皮革额头垫的内壁紧贴头皮,由于皮革额头垫的内部填充柔软海绵,使得整体柔软舒适,内置护目镜设有两种透明度的镜片,在电焊时可以减少工作人员来回佩戴的便捷性,减少人工手动互换,提高效率。提高效率。提高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罗凯旋 沈浩 田寿俊 章鹏程 陶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1.11
技术公布日:2022/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