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底及鞋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33394发布日期:2023-12-01 10:59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鞋底及鞋子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底本体设置有强化构造部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


背景技术:

1、通常在球类运动等所使用的鞋子中,跑步辅助功能自不必说,还要求用于迅速且顺利地进行方向转换(所谓的转体动作)的辅助功能优异。作为实现这些辅助功能的提高的鞋子,例如有国际公开第2019/073504号(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鞋子。

2、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鞋子中,在作为底本体的中底设置有包含强化构件的强化构造部,所述强化构件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中底的材料高的材料。更详细而言,强化构件包括设置有彼此平行的多根横条的单一构件,所述多根横条分别以在中底的下表面中其一端位于前脚部的外脚侧的部分且其另一端位于中脚部的内脚侧的偏向后端的部分的方式,沿着倾斜方向延伸配置。由此,在多根横条之间配置由包含刚性比强化构件低的材料的中底的一部分所构成的介在部,所述介在部沿着与多根横条延伸的方向相同的方向延伸。

3、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在设置有介在部的位置处,以所述介在部延伸的方向为轴,在前脚部的内脚侧的部分与后脚部的外脚侧的部分之间容易发生扭转,因此伴随于此,转体动作时的制动的脉动增大,结果能够实现迅速且顺利的转体动作。

4、而且,在以所述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多根横条也沿着与鞋底的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向延伸配置,因此也实现针对以所述左右方向为轴的鞋底的背屈的弯折刚性的增大,由此也实现辅助转体动作时的起跑的功能(即加速辅助功能)、或增大跑步时朝向前方的推进力的功能(即跑步辅助功能)的提高。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19/073504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2、然而,在所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鞋子中,如上所述,强化构造部包含包括单一构件的强化构件,因此根据鞋子的用途(例如根据使用所述鞋子的竞技的项目等),对在转体动作时所发挥的强化构造部的性能进行各种调整自然会产生限度。因此,未必能够容易地进行与鞋子的用途相应的最优的设计,在所述方面依然有改良的余地。

3、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完成,其目的在于能够容易地制造设置有根据用途发挥出所需的性能的强化构造部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

4、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5、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鞋底是将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趾部及踩踏部的前脚部、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弓部的中脚部、以及支撑穿着者的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沿着与穿着者的脚的脚长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相连设置而成,且包括底本体、及强化构造部。所述底本体连续地位于所述前脚部至所述后脚部,所述强化构造部组装于所述底本体。所述强化构造部包括第一强化构件与第二强化构件,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构件,且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一横条,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二横条。所述第一横条在与穿着者的脚的脚宽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横条位于更靠内脚侧。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左右方向交叉并延伸。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与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在至少一部分中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6、基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鞋底是将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趾部及踩踏部的前脚部、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弓部的中脚部、以及支撑穿着者的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沿着与穿着者的脚的脚长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相连设置而成,且包括底本体、及强化构造部。所述底本体连续地位于所述前脚部至所述后脚部,所述强化构造部组装于所述底本体。所述强化构造部包括第一强化构件与第二强化构件,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不同于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构件,且包含刚性比构成所述底本体的材料高的材料。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一横条,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至少其一部分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第二横条。所述第一横条在与穿着者的脚的脚宽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左右方向上比所述第二横条位于更靠内脚侧。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左右方向交叉并延伸。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与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在至少一部分中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7、基于本发明的鞋子包括所述基于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鞋底及所述基于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鞋底中的任一者、以及位于所述鞋底的上方的鞋面。

8、发明的效果

9、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制造设置有根据用途发挥出所需的性能的强化构造部的鞋底及包括所述鞋底的鞋子。



技术特征:

1.一种鞋底,是将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趾部及踩踏部的前脚部、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弓部的中脚部、以及支撑穿着者的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沿着与穿着者的脚的脚长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相连设置而成,且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前脚部的方式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交叉并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外脚侧第一立壁,所述外脚侧第一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一横条立设。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以沿着所述中脚部中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缘部的方式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内脚侧第一立壁,所述内脚侧第一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内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一基底立设。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附加第一横条,所述附加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前脚部的方式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交叉并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二横条以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方式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前方侧第二立壁,所述前方侧第二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二横条立设。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第二基底,所述第二基底以沿着所述中脚部中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缘部的方式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后方侧第二立壁,所述后方侧第二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二基底立设。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附加第二横条,所述附加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14.一种鞋底,是将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趾部及踩踏部的前脚部、支撑穿着者的脚的脚弓部的中脚部、以及支撑穿着者的脚的后跟部的后脚部沿着与穿着者的脚的脚长方向一致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相连设置而成,且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前脚部的方式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交叉并延伸。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前方侧第二立壁,所述前方侧第二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二横条立设。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第二基底,所述第二基底以沿着所述中脚部中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的缘部的方式配置,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后方侧第二立壁,所述后方侧第二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二基底立设。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二强化构件包括附加第二横条,所述附加第二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4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前脚部的方式与对应于穿着者的脚的跖趾的部分交叉并延伸。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外脚侧第一立壁,所述外脚侧第一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外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一横条立设。

23.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配置于所述中脚部的部分的所述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沿着所述前后方向延伸。

24.根据权利要求14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第一基底,所述第一基底以沿着所述中脚部中的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缘部的方式配置,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内脚侧第一立壁,所述内脚侧第一立壁沿着所述底本体的内脚侧的侧面而从所述第一基底立设。

26.根据权利要求24或25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包括附加第一横条,所述附加第一横条以前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外脚侧且后端位于所述左右方向上的内脚侧的方式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

27.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第二强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覆盖所述底本体的外表面的方式就位。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26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第二强化构件的至少一部分被埋设于所述底本体中。

29.根据权利要求1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其中在沿着与所述前后方向及所述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正交的上下方向观察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强化构件的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强化构件的一部分重叠。

30.一种鞋子,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底;及


技术总结
鞋底(100A)包括:底本体(110);以及强化构造部(120),包括由彼此不同的构件构成的第一强化构件(120A)及第二强化构件(120B)。第一强化构件(120A)包括第一横条(122A),第二强化构件(120B)包括第二横条(122B)。第一横条(122A)比第二横条(122B)位于更靠内脚侧。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一横条(122A)以前端位于外脚侧且后端位于内脚侧的方式与前后方向及左右方向这两个方向交叉并沿着倾斜方向延伸,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二横条(122B)以前端位于外脚侧的方式与左右方向交叉并延伸。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一横条(122A)与配置于中脚部(R2)的部分的第二横条(122B)在至少一部分中位于隔开距离的位置。

技术研发人员:石川达也,乙部浩士,米田茜,尾崎智一郎,市川浩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爱世克私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