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及药液

文档序号:34447564发布日期:2023-06-13 11:4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及药液

本发明涉及口罩,具体涉及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及药液。


背景技术:

1、过敏性鼻炎是上呼吸道常见的慢性炎症,西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为查明过敏源,尽量避免患者接触过敏源,并通过一些辅助手段进行对症治疗,而在日常出行生活中过敏性鼻炎患者佩戴口罩防止过敏状况出现十分必要。

2、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2121088a,授权公告日为2020-12-25的一种防治过敏性鼻炎的壮药方及其制成的口罩,以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成分:鹅不食草20-40份,辛夷花10-25份,白芷5-15份,山楂叶5-15份。本发明中鹅不食草、辛夷花、白芷均具有解表散寒、通窍止咳的功效,可以有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山楂叶具有收敛的效果,可以减轻鼻痒、鼻涕的发生。本发明以上述中药作为药物层设于口罩内,结合药物治疗和物理阻隔的双重功效,治疗效果好,治疗的持续性强,患者使用方便。

3、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751893a,授权公告日为2014-04-30的一种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口罩,按以下原料配比组成:棉纱布口罩,薄荷、荆芥、防风、羌活、白芷、川芎、菊花、蒿本等。

4、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日常出行长时间佩戴口罩的情况下很容易诱发过敏情况的出现,所以需要患者按时更换新的口罩佩戴来防止过敏,但是,在长时间出行的过程中,口罩消耗量无疑会增大,且常规口罩长时间佩戴并无法有效的防治过敏性鼻炎病症的出现。因此,亟需设计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之处。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包括口罩本体和罩盖,所述口罩本体正面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槽口,所述罩盖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螺纹连接在槽口内部的凸沿,且凸沿顶部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插槽,所述插槽的内部插接有中药滤板,且插槽两侧内壁的中心均开设有契合槽,所述中药滤板的两侧一体成型有插接在契合槽内部的契合块,且契合槽相邻内壁的顶端均开设有定位孔,所述中药滤板顶部外壁的两端均开设有矩形槽,且契合块靠近定位孔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的一端开设有柱槽,且柱槽的内部插接有贯穿连通槽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处于柱槽内部的一端焊接有限位盘,且限位盘远离定位柱的另一侧焊接有弹簧,所述定位柱在限位盘和弹簧的作用下贯穿连通槽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

4、进一步地,所述矩形槽底部内壁的中心处开设有与柱槽之间相连通的滑槽,且定位柱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贯穿滑槽的拨环。

5、进一步地,所述罩盖靠近中药滤板的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蜂窝网板,且蜂窝网板的一侧外壁上粘接有活性炭滤网,所述插槽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且中药滤板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插接在定位槽内部的定位块。

6、进一步地,所述罩盖靠近凸沿的一侧粘接有与口罩本体之间相贴合的密封垫,且口罩本体远离罩盖另一侧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围绕罩盖边沿分布的橡胶沿边。

7、进一步地,所述凸沿远离靠近插槽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且限位槽的内部插接有滤网板。

8、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靠近罩盖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通气孔,且通气孔呈矩阵状结构分布。

9、进一步地,所述通气孔贯穿口罩本体,且口罩本体靠近通气孔的内壁上粘接有滤尘网。

10、进一步地,所述口罩本体靠近通气孔两端中心处的顶部均开设有卡槽,且卡槽的内部卡接有卡板,所述卡槽的两侧均开设有板槽,且卡板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插接在板槽内部的板块。

11、进一步地,所述板槽远离卡槽一端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第二磁片,且板块远离卡板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一磁片,所述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之间相吸合,两个所述卡板远离口罩本体的另一端钉接有束带,且束带的外部套接有乳胶套。

12、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药液,包括以下步骤:

13、一、原料的称取:取苍耳子15g、辛夷10g、白芷9g、薄荷6g、防风9g、细辛3g、麻黄6g、鹅不食草12g、黄芪30g、白术9g、川芎6g:

14、二、打粉一:首先将苍耳子15g、白芷9g、防风9g、细辛3g、麻黄6g、鹅不食草12g、黄芪30g、白术9g、川芎6g混合后用高速多功能粉碎机将上述药物研制成粉末备用;

15、三、打粉二:再将辛夷10g、薄荷6g依次放入高速多功能粉碎机研制成粉末备用;

16、四、混合:将上述步骤二和步骤三中制备的粉末依次加入至高速多功能粉碎机进行混合粉碎研磨;

17、五、装袋:将步骤四中研磨后的中药粉装入无纺布滤包内部扎紧;

18、六、冲泡:将无纺布滤包放入烧杯中用100℃的开水冲泡15min,即得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中药液;

19、七、存储:冷却、低温保存。

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发明提供的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1)通过设置的中药滤板,凸沿螺纹连接在槽口的内部,而中药滤板上浸润防治过敏性鼻炎的中药药液,中药滤板插接在插槽的内部,此时,定位柱在限位盘和弹簧的作用下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使得中药滤板在插槽的内部可以更加的稳定牢靠,从而避免了患者佩戴口罩本体过长而诱发过敏性鼻炎的情况。(2)通过设置的拨环,拨环沿滑槽带动定位柱向柱槽的内部移动,定位柱通过限位盘压缩弹簧,而定位柱退出定位孔,操作者手指扣在拨环内部向上提起中药滤板,从而很好的实现了中药滤板的拆卸更换。(3)通过设置的卡板,卡板卡接在卡槽的内部,此时,板块插接在板槽的内部,而第一磁片与第二磁片之间相吸合,使得束带在卡板的作用下更加便于进行安装固定,在卡板向上提起退出卡槽的内部时,板块退出板槽,使束带可根据需要进行拆卸更换。



技术特征:

1.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和罩盖(5),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正面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槽口(13),所述罩盖(5)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螺纹连接在槽口(13)内部的凸沿(15),且凸沿(15)顶部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插槽(17),所述插槽(17)的内部插接有中药滤板(16),且插槽(17)两侧内壁的中心均开设有契合槽(22),所述中药滤板(16)的两侧一体成型有插接在契合槽(22)内部的契合块(23),且契合槽(22)相邻内壁的顶端均开设有定位孔(24),所述中药滤板(16)顶部外壁的两端均开设有矩形槽(28),且契合块(23)靠近定位孔(24)的一侧开设有连通槽(25),所述连通槽(25)的一端开设有柱槽(27),且柱槽(27)的内部插接有贯穿连通槽(25)的定位柱(26),所述定位柱(26)处于柱槽(27)内部的一端焊接有限位盘(30),且限位盘(30)远离定位柱(26)的另一侧焊接有弹簧(31),所述定位柱(26)在限位盘(30)和弹簧(31)的作用下贯穿连通槽(25)插接在定位孔(24)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槽(28)底部内壁的中心处开设有与柱槽(27)之间相连通的滑槽(29),且定位柱(26)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贯穿滑槽(29)的拨环(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5)靠近中药滤板(16)的内侧壁上一体成型有蜂窝网板(6),且蜂窝网板(6)的一侧外壁上粘接有活性炭滤网,所述插槽(17)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定位槽(18),且中药滤板(16)的底部一体成型有插接在定位槽(18)内部的定位块(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盖(5)靠近凸沿(15)的一侧粘接有与口罩本体(1)之间相贴合的密封垫(14),且口罩本体(1)远离罩盖(5)另一侧外壁上一体成型有围绕罩盖(5)边沿分布的橡胶沿边(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凸沿(15)远离靠近插槽(17)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20),且限位槽(20)的内部插接有滤网板(2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靠近罩盖(5)的两侧外壁上均开设有通气孔(2),且通气孔(2)呈矩阵状结构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2)贯穿口罩本体(1),且口罩本体(1)靠近通气孔(2)的内壁上粘接有滤尘网。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靠近通气孔(2)两端中心处的顶部均开设有卡槽(8),且卡槽(8)的内部卡接有卡板(3),所述卡槽(8)的两侧均开设有板槽(9),且卡板(3)的两侧均一体成型有插接在板槽(9)内部的板块(10)。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板槽(9)远离卡槽(8)一端的内壁上一体成型有第二磁片(12),且板块(10)远离卡板(3)的一端一体成型有第一磁片(11),所述第一磁片(11)与第二磁片(12)之间相吸合,两个所述卡板(3)远离口罩本体(1)的另一端钉接有束带(4),且束带(4)的外部套接有乳胶套。

10.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药液,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防治过敏性鼻炎中药口罩及药液,包括口罩本体和罩盖,口罩本体正面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槽口,罩盖的一侧一体成型有螺纹连接在槽口内部的凸沿,且凸沿顶部外壁的中心处开设有插槽,插槽的内部插接有中药滤板,且插槽两侧内壁的中心均开设有契合槽,中药滤板的两侧一体成型有插接在契合槽内部的契合块,且契合槽相邻内壁的顶端均开设有定位孔。本发明中药滤板上浸润防治过敏性鼻炎的中药药液,中药滤板插接在插槽的内部,此时,定位柱在限位盘和弹簧的作用下插接在定位孔的内部,使得中药滤板在插槽的内部可以更加的稳定牢靠,从而避免了患者佩戴口罩本体过长而诱发过敏性鼻炎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高大红,王友刚,杨楠,黄海燕,吴雪利,党小芳,丁文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省针灸医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