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弹力减负舒适肩带和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8025发布日期:2023-06-10 06:26阅读:58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涉及背包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弹力减负舒适肩带和背包。


背景技术:

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消费水准不断地提升,各式各样的背包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饰品。人们对箱包产品的需求不光在其装饰性能上有所拓展,更要求其实用性有所加强。

2、为满足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现有背包的肩带大多设计为可调节式肩带,肩带通常设计为连接段、活动段,其中,活动段的一端固定有调节扣,活动段的另一端连接于包体,连接段的一端穿设于调节扣内,连接段的另一端连接于包体,通过调节连接段穿设于调节扣内的长度进而调整肩带的长度。通常,背包随着内负载的物件增加,其重力随之增加,肩带对使用者的拉力也随之增加,长时间使用下,容易损伤使用者肩背、脊椎。因而,现有技术对背包的肩带进行改进,在背带的上端增设有弹性带,弹性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背包、背带的上端,利用弹性带的弹性作用力以提升舒适度,但是,弹性带的弹性拉伸长度有限,长时间超出拉伸长度范围,容易引起弹性带发生形变,影响其正常使用。

3、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弹力减负舒适肩带和背包,其设置有非弹力的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以及具有弹力的第三带体,第一带体的上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带体的下端、第三带体的下端,第二带体的上端和第三带体的上端相对固定设置,并且,第二带体的长度大于第三带体在自然状态下未受拉动力时的长度,以对第三带体的弹性拉伸长度进行限制,其在增加人体舒适度的同时,减少由于第三带体的弹力受背包的重力影响而造成对脊椎受力的伤害,实现护脊作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3、一种弹力减负舒适肩带,包括有带体,所述带体包括有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以及第三带体,其中,所述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为非弹力带,所述第三带体为弹力带;所述第三带体的下端连接于第一带体的上端,所述第二带体叠设于第三带体的上侧,所述第二带体的下端连接于第一带体的上端,所述第二带体的上端和第三带体的上端相对固定,且,所述第二带体的长度大于第三带体在自然状态下未受拉动力时的长度,使得:第三带体在重力范围内具有适度弹性,使用时可以适度减压;同时,所述第二带体对第三带体的弹性拉伸长度进行限制,避免第三带体因过大的外力而影响其正常使用,保证弹力减负舒适肩带正常使用。

4、一种背包,包括有包体和设置于包体上的肩带,所述肩带包括有带体,所述带体包括有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以及第三带体,其中,所述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为非弹力带,所述第三带体为弹力带;所述第三带体的下端连接于第一带体的上端,所述第一带体的下端连接于包体上,所述第二带体叠设于第三带体的上侧,所述第二带体的下端连接于第一带体的上端,所述第二带体的上端和第三带体的上端相对固定且连接于包体的连接部位上,所述第二带体的长度大于第三带体在自然状态下未受拉动力时的长度。第二带体以对第三带体的弹性拉伸长度进行限制,以保护第三带体的正常使用,同时,第三带体具备弹性,在增加人体舒适度的同时,减少由于第三带体的弹力受背包的重力影响摆幅过度或过大而造成对脊椎受力的伤害,保护脊椎正常的生长发育。

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肩带于包体的前侧左右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肩带的第二带体的上端和第三带体的上端于包体上的连接部位呈自上而下往外倾斜的斜向状,使得两个肩带于包体上的连接部位呈八字形设置,以减少背包与使用者背部之间的空隙,使背包更加贴合背部,保护脊椎,以分散卸力,起到更加舒适减负的效果。

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包体的前侧覆设有倒v形设置的缝纫固定带,所述缝纫固定带位于第二带体的上端和第三带体的上端的前侧,使得第二带体的上端和第三带体的上端被夹设缝纫固定于包体与缝纫固定带之间,进而保证第二带体、第三带体与包体的稳固连接。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带体的下端和第三带体的下端一同叠设缝纫固定于第一带体的上端,以保证第二带体、第三带体稳固连接于第一带体上。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带体的下端和第三带体的下端与第一带体的上端的缝纫部位的外周,包覆有遮挡套。遮挡套以对缝纫部位进行遮挡,防止使用者误操作将缝纫部位的线材拆卸,同时,对缝纫部位进行遮挡,以提升其美观性。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带体的下端、第三带体的下端、第一带体的上端三者叠设形成叠设部位,所述遮挡套的上端套设于叠设部位的外周,所述遮挡套的上端缝纫固定于叠设部位,并且,所述遮挡套向上反向翻折,使得遮挡套的下端往上包覆于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的外周。遮挡套减少第三带体与使用者直接接触,减少第三带体的磨损,提升带体的使用舒适度。

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弹力减负舒适肩带和背包,分别设置有非弹力的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以及具有弹力的第三带体,第一带体的上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带体的下端、第三带体的下端,并且,第二带体的上端和第三带体的上端相对固定设置,第二带体的长度大于第三带体在自然状态下未受拉动力时的长度,第二带体以对第三带体的弹性拉伸长度进行过限限制,以保护第三带体的正常使用,同时,第三带体具备弹性,以使第三带体受控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增加人体舒适度的同时,减少由于第三带体的弹力受背包的重力影响摆幅过度或过大而造成对脊椎受力的伤害,保护脊椎正常的生长发育。

11、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弹力减负舒适肩带,包括有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包括有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以及第三带体,其中,所述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为非弹力带,所述第三带体为弹力带;

2.一种背包,包括有包体和设置于包体上的肩带,所述肩带包括有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包括有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以及第三带体,其中,所述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为非弹力带,所述第三带体为弹力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肩带于包体的前侧左右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肩带的第二带体的上端和第三带体的上端于包体上的连接部位呈自上而下往外倾斜的斜向状,使得两个肩带于包体上的连接部位呈八字形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体的前侧覆设有倒v形设置的缝纫固定带,所述缝纫固定带位于第二带体的上端和第三带体的上端的前侧,使得第二带体的上端和第三带体的上端被夹设缝纫固定于包体与缝纫固定带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的下端和第三带体的下端一同叠设缝纫固定于第一带体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的下端和第三带体的下端与第一带体的上端的缝纫部位的外周,包覆有遮挡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体的下端、第三带体的下端、第一带体的上端三者叠设形成叠设部位,所述遮挡套的上端套设于叠设部位的外周,所述遮挡套的上端缝纫固定于叠设部位,并且,所述遮挡套向上反向翻折,使得遮挡套的下端往上包覆于第二带体和第三带体的外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弹力减负舒适肩带和背包,分别设置有非弹力的第一带体、第二带体以及具有弹力的第三带体,第一带体的上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带体的下端、第三带体的下端,并且,第二带体的上端和第三带体的上端相对固定设置,第二带体的长度大于第三带体在自然状态下未受拉动力时的长度,第二带体以对第三带体的弹性拉伸长度进行过限限制,以保护第三带体的正常使用,同时,第三带体具备弹性,以使第三带体受控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增加人体舒适度的同时,减少由于第三带体的弹力受背包的重力影响摆幅过度或过大而造成对脊椎受力的伤害,保护脊椎正常的生长发育。

技术研发人员:熊若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熊若仪
技术研发日:2022022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