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部大空间的婴儿爬行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5437发布日期:2022-11-18 23:26阅读:39来源:国知局
臀部大空间的婴儿爬行服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服装的舒适性改进设计,具体是一种臀部大空间的婴儿爬行服。


背景技术:

2.婴儿爬行服是一种给婴儿日常穿着的外衣,通常婴儿爬行服设计成连身形式,减少接缝,提供较大的包围结构,保护婴儿的皮肤,爬行服根据季节的不同有不同厚度的款式,婴儿的行动以爬行为主,主要姿态在趴与坐之间较为频繁的替换,由于活动的结构主要在腰臀位置,在坐下时会明显产生后部的局促感,特别是对于较厚的棉服,为了密闭性的考虑,面料的包裹性强,紧绷牵拉的更加明显,所以常见的爬行服在穿着时,会出现后背部与臀部的布料绷紧,而前部胸口的布料隆起,前领口会勒脖子以及会掩盖住口鼻并影响到正常的呼吸,有明显的不适感,并局限婴儿的自由活动,不利于正常的生长发育。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臀部大空间的婴儿爬行服。
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爬行服包括有前缝合片、后缝合片、手臂拼合片以及裆部补片,所述前缝合片与后缝合片都对应躯干和下肢成型为连体的布片,前缝合片与后缝合片边缘缝合后形成爬行服的主体,在主体的对应上肢位置处缝合固定有手臂拼合片,在前缝合片与后缝合片的底部之间横向连接裆部补片,所述后缝合片的长度大于前缝合片的长度,在后缝合片对应臀部的位置设置有折角缝合边,折角缝合边对应的后部形成臀部隆起,产生臀部容纳空间。
5.本设计是一种在儿童服装上的结构优化改进,可以有效提高婴儿阶段的行动自由度,提高服装的舒适性,并有效减少坐姿状态的勒紧感受,有助于婴儿的正常活动和生长,本爬行服主要改善了活动度较高的臀腿位置的服装空间,为活动关节提供良好的空间结构,减少了因为活动而产生的勒紧绷紧感受,减少对服装前部的拉扯,避免前部勒住颈部,具有很好的舒适性,产品结构设计质量可靠,可以在较低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改善服装的舒适性,具有优良的质量优势。
6.本结构中的结构改进主要在于爬行服主要是由前、后缝合片进行组合,其中后缝合片的长度大于前缝合片的长度,在面料基础上进行加长,为形成空间留出余量,同时在对应需要形成隆起空间的位置进行折角缝合,形成了隆起结构,有效增大了臀腿位置处的空间自由度,提高了舒适性,由于后缝合片的长度更长,减少了对前缝合片的牵拉,不会产生对前部的局促感,并且不会因为紧绷而勒脖子,有效提高的舒适性感。
7.进一步的,所述前缝合片与后缝合片之间的长度差为3~5cm,两者的长度差异位于躯干位置的下部。后缝合片的的长度根据不同的规格进行调整,由于增大空间的位置主要在臀腿位置,所以后缝合片相对较长的位置主要集中在下躯干处。
8.进一步的,所述折角缝合边包括有至少一条折叠边,折叠边在中缝位置被压紧缝合,折叠边向后部形成三角形的隆起结构,其压紧的边缘向后形成三角形扩展结构。折叠边折叠后再进行压紧缝合,在该处向后延伸形成了三角形的隆起结构,有效提高了内部的空间。
9.进一步的,所述裆部补片设置为两个可分离的连接片结构,并且分别固定在前缝合片与后缝合片上,两个可分离的连接片结构之间通过按扣连接并形成闭合结构。裆部补片的作用是为裆部提供较大的空间,方便婴儿的活动和卫生处理,同时具有可以快速打开的作用,方便对婴儿进行呵护。
10.进一步的,所述后缝合片中部竖向开有穿衣开口,穿衣开口上缝制固定有拉链或者按扣,穿衣开口的两侧边上成型有闭合边,闭合边闭合穿衣开口的间隙。穿衣开口处设置在背部,方便进行穿着,可以使用拉链或是按扣,使用方便,闭合边可以闭合缝隙,提高保暖效果。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设计是一种在儿童服装上的结构优化改进,可以有效提高婴儿阶段的行动自由度,提高服装的舒适性,并有效减少坐姿状态的勒紧感受,有助于婴儿的正常活动和生长,本爬行服主要改善了活动度较高的臀腿位置的服装空间,为活动关节提供良好的空间结构,减少了因为活动而产生的勒紧绷紧感受,减少对服装前部的拉扯,避免前部勒住颈部,具有很好的舒适性,产品结构设计质量可靠,可以在较低成本的前提下,有效改善服装的舒适性,具有优良的质量优势。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后缝合片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前缝合片,2、后缝合片,3、手臂拼合片,4、裆部补片,5、折角缝合边,6、折叠边,7、隆起结构,8、穿衣开口,9、闭合边。
具体实施方式
15.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16.一种臀部大空间的婴儿爬行服,爬行服包括有前缝合片1、后缝合片2、手臂拼合片3以及裆部补片4,所述前缝合片1与后缝合片2都对应躯干和下肢成型为连体的布片,前缝合片1与后缝合片2边缘缝合后形成爬行服的主体,在主体的对应上肢位置处缝合固定有手臂拼合片3,在前缝合片1与后缝合片2的底部之间横向连接裆部补片4,所述后缝合片2的长度大于前缝合片1的长度,在后缝合片2对应臀部的位置设置有折角缝合边5,折角缝合边5对应的后部形成臀部隆起,产生臀部容纳空间。
17.所述前缝合片1与后缝合片2之间的长度差为3~5cm,两者的长度差异位于躯干位置的下部。
18.所述折角缝合边5包括有至少一条折叠边6,折叠边6在中缝位置被压紧缝合,折叠边6向后部形成三角形的隆起结构7,其压紧的边缘向后形成三角形扩展结构。
19.所述裆部补片4设置为两个可分离的连接片结构,并且分别固定在前缝合片1与后
缝合片2上,两个可分离的连接片结构之间通过按扣连接并形成闭合结构。
20.所述后缝合片2中部竖向开有穿衣开口8,穿衣开口8上缝制固定有拉链或者按扣,穿衣开口8的两侧边上成型有闭合边9,闭合边9闭合穿衣开口8的间隙。
21.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看,均应将实施例看做示范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22.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叙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臀部大空间的婴儿爬行服,其特征在于:爬行服包括有前缝合片(1)、后缝合片(2)、手臂拼合片(3)以及裆部补片(4),所述前缝合片(1)与后缝合片(2)都对应躯干和下肢成型为连体的布片,前缝合片(1)与后缝合片(2)边缘缝合后形成爬行服的主体,在主体的对应上肢位置处缝合固定有手臂拼合片(3),在前缝合片(1)与后缝合片(2)的底部之间横向连接裆部补片(4),所述后缝合片(2)的长度大于前缝合片(1)的长度,在后缝合片(2)对应臀部的位置设置有折角缝合边(5),折角缝合边(5)对应的后部形成臀部隆起,产生臀部容纳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臀部大空间的婴儿爬行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缝合片(1)与后缝合片(2)之间的长度差为3~5cm,两者的长度差异位于躯干位置的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臀部大空间的婴儿爬行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折角缝合边(5)包括有至少一条折叠边(6),折叠边(6)在中缝位置被压紧缝合,折叠边(6)向后部形成三角形的隆起结构(7),其压紧的边缘向后形成三角形扩展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臀部大空间的婴儿爬行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裆部补片(4)设置为两个可分离的连接片结构,并且分别固定在前缝合片(1)与后缝合片(2)上,两个可分离的连接片结构之间通过按扣连接并形成闭合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臀部大空间的婴儿爬行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缝合片(2)中部竖向开有穿衣开口(8),穿衣开口(8)上缝制固定有拉链或者按扣,穿衣开口(8)的两侧边上成型有闭合边(9),闭合边(9)闭合穿衣开口(8)的间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臀部大空间的婴儿爬行服,爬行服包括有前缝合片、后缝合片、手臂拼合片以及裆部补片,所述前缝合片与后缝合片都对应躯干和下肢成型为连体的布片,前缝合片与后缝合片边缘缝合后形成爬行服的主体,在主体的对应上肢位置处缝合固定有手臂拼合片,在前缝合片与后缝合片的底部之间横向连接裆部补片,所述后缝合片的长度大于前缝合片的长度,在后缝合片对应臀部的位置设置有折角缝合边,折角缝合边对应的后部形成臀部隆起,产生臀部容纳空间,本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婴儿阶段的行动自由度,提高服装的舒适性,在坐姿状态减少勒紧感受。少勒紧感受。少勒紧感受。


技术研发人员:朱勤英 朱涛超 王思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湖州速恩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30
技术公布日:2022/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