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744502发布日期:2022-10-05 06:30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


背景技术:

2.飞织鞋面的整个鞋面采用针织设备一体编织,具有透气性好、穿着舒适的优点,现有的飞织鞋面的填充做法基本上是采用两种方式去做局部填充或者加厚的。第一种是传统的做法,即针织提花做法的底面全编织的方式,这种方式利用的是前板的转数比后板的多,来达到鼓起的效果。第二种就是通过增加一把纱嘴,这把纱嘴带比较粗或者膨胀的纱线,在编织的时候,将这种纱线用添纱或者沉降片压覆的办法,做出来的效果可以达到增厚和局部达到膨胀。
3.上述两种方式虽然节约人工和提高生产效率,但是局限性太大,都是采用堆集增厚纱线的形式实现增厚效果,这种增厚方式功能单一固定,只能提升鞋面立体感。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有助于解决现有飞织鞋面增厚方式功能单一固定的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6.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包括一体编织成型的本体,本体由顶层、底层和中层组成,顶层由连续下凹的上圈状部形成,底层由连续上凸的下圈状部形成,中层由连续的s形线状部形成,上圈状部与下圈状部错位重叠分布,中层依次循环绕设过上圈状部与下圈状部,形成一体式面料结构;
7.所述本体上设有外宽内窄的填充腔,位于填充腔区域的中层避开上圈状部,直接在下圈状部之间进行绕设,从而在顶层和底层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结构;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填充物,填充腔外侧边缘还设有用于复合顶层和底层的封边。
8.优选的,所述上圈状部与下圈状部的相邻重叠部位间隔至少一个上圈状部或下圈状部。
9.优选的,所述顶层和中层的材料为高弹纱线。
10.优选的,所述封边为复合胶涂覆在顶层和底层上形成的带状复合结构。
11.优选的,所述封边为tpu条热压固定在顶层和底层上形成的带状复合结构。
12.优选的,所述顶层的材料为透明单丝或半透明单丝。
13.优选的,所述填充物的材料为tpu、橡胶、海绵、塑料或布料。
14.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优点:
15.本实用新型通过顶层、底层和中层交织成一体式的飞织鞋面本体,利用中层的编织路径变化,在顶层和底层之间形成一个填充腔,填充腔内可通过不同材质的填充物来实现多种附加效果,如填充tpu片,能够提升鞋面的抗拉强度,并有助于鞋面塑形等,如填充海绵,能够增加厚度,提升鞋面立体感等。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实施例中鞋面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中本体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中填充腔区域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3中填充腔内设填充物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一实施例中填充物的剖视图。
21.图中标注:1、本体;2、填充腔;3、封边;4、顶层;5、底层;6、中层;7、填充物;71、透明层;72、装饰层;73、性能层。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23.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24.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带有填充物7的新型飞织鞋面,包括一体编织成型的本体1,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体1由顶层4、底层5 和中层6组成,顶层4由连续下凹的上圈状部形成,底层5由连续上凸的下圈状部形成,上圈状部和下圈状部分别为反向设置的ω状,中层6由连续的s形线状部形成,上圈状部与下圈状部错位重叠分布,中层6依次循环绕设过上圈状部与下圈状部,将顶层4和底层5复合在一起,形成一体式面料结构。一体式的本体1能够保证足够的整体协调性。
25.本实施例中,所述顶层4和中层6的材料为高弹纱线,使得本体1具备一定的延展性,穿戴更加贴合舒适。
26.如图1所示,本体1靠近后跟部区域位置设有外宽内窄的填充腔2,用于装设填充物7,外宽内窄便于填充物7的装填动作。具体的,如图3所示,位于填充腔2区域的中层6避开上圈状部,直接在下圈状部之间进行绕设,从而在顶层4和底层5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结构,该空腔结构即为填充腔2。
27.如图4所示,所述填充腔2内填充有填充物7,本实施例中的填充物7 为块状tpu(其他实施例中,可根据性能需求,对填充物7的材质进行选材替换,可选材质还包括橡胶、海绵、塑料或布料等),其外边面为向外隆起的曲面结构,在装填至填充腔2后能够顶起顶层4,从而在鞋面表面形成立体增厚的效果,而本实施例中的tpu还能够为脚踝增加包裹性,可以让鞋面与脚踝之间更加贴合,这有助于提高穿戴舒适性以及保护脚踝的效果。
28.如图1所示,填充腔2外侧边缘还设有用于复合顶层4和底层5的封边3。本实施例中的封边3采用胶水涂覆在顶层4和底层5位于填充腔外边缘处,顶层4和底层5在该区域贴合后形成封边3,能够封闭填充腔2,避免填充物7掉落。
29.在其他实施例中,封边3可以采用tpu片夹设在顶层4和底层5位于填充腔外边缘
处,通过热封的方式形成封边3。
30.在另一实施例中,顶面采用所述顶层4的材料为透明单丝,并搭配具有装饰效果的填充物7,该填充物7如图5所示,包括透明层71、装饰层 72和性能层73,其中,透明层71为靠近外侧的凸缘层结构,其作用在于支撑顶层4,起到增厚效果。装饰层72复合在透明层71底部,其用于印刷图案、文字等,能够为鞋面提供观赏性内容,进而提升产品美观。性能层 73复合在装饰层72底部,采用tpu等材质,能够提升鞋面抗拉等效果。
31.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编织成型的本体,本体由顶层、底层和中层组成,顶层由连续下凹的上圈状部形成,底层由连续上凸的下圈状部形成,中层由连续的s形线状部形成,上圈状部与下圈状部错位重叠分布,中层依次循环绕设过上圈状部与下圈状部,形成一体式面料结构;所述本体上设有外宽内窄的填充腔,位于填充腔区域的中层避开上圈状部,直接在下圈状部之间进行绕设,从而在顶层和底层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结构;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填充物,填充腔外侧边缘还设有用于复合顶层和底层的封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圈状部与下圈状部的相邻重叠部位间隔至少一个上圈状部或下圈状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和中层的材料为高弹纱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为复合胶涂覆在顶层和底层上形成的带状复合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为tpu条热压固定在顶层和底层上形成的带状复合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层的材料为透明单丝或半透明单丝。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物的材料为tpu、橡胶、海绵、塑料或布料。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鞋材技术领域,一种带有填充物的新型飞织鞋面,包括一体编织成型的本体,本体由顶层、底层和中层组成,顶层由连续下凹的上圈状部形成,底层由连续上凸的下圈状部形成,中层由连续的S形线状部形成,上圈状部与下圈状部错位重叠分布,中层依次循环绕设过上圈状部与下圈状部,形成一体式面料结构;所述本体上设有外宽内窄的填充腔,位于填充腔区域的中层避开上圈状部,直接在下圈状部之间进行绕设,从而在顶层和底层之间形成一个空腔结构;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填充物,填充腔外侧边缘还设有用于复合顶层和底层的封边。本实用新型有助于解决现有飞织鞋面增厚方式功能单一固定的问题。固定的问题。固定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林 沈玉乾 余志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沃凯丝化纤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05
技术公布日:2022/1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