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54199发布日期:2024-03-28 18:37阅读: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滑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


背景技术:

1、鞋子防滑功能上,虽然现在已经出现了防滑设计,但是,其效果大多不是不太理想或就是成本过高,受欢迎程度不高。

2、申请号为cn201320270325.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滑耐磨鞋底,旨在提供一种具有较强防滑性能与较好的耐磨性能的鞋底,该鞋底本体底部前掌处与后跟处设有防滑部,防滑部上设有两列沿鞋底长度方向排列的防滑凸筋,防滑凸筋的长度方向与鞋底长度方向垂直,防滑部中间设有沿鞋底长度方向排列的圆形吸盘,防滑部上设有与防滑凸筋平行排列的两列排水槽,排水槽贯通鞋底板的边缘,排水槽的底部为鞋底本地底面,鞋底本体底部前掌处前端与后跟处末端设有耐磨部。该防滑耐磨鞋底设有的防滑部上的防滑凸筋与耐磨部能够有效的提高了鞋底的防滑性与耐磨性,所设的排水槽能够保证其在有积水或油的路面也能具有一定的防滑能力。

3、专利号为cn201910567580.5、专利号为cn201910567015.9和专利号为cn201910567576.9的发明专利,也是本申请发明人发明的强力防滑结构,公开了三种不同的微吸盘技术,能够在任意复杂表面强力防滑,即使是斜坡上的冰油涂覆表面也能有效防滑,但成本高昂,做特种高端产品很好,但不太适合在普通用户群中大规模低价推广。

4、综合上述所述,防滑设计是鞋底设计的重要要素,功能与成本都很重要,纵观各种防滑设计,不是在鞋底的底部采用均匀或不均与分布的沟槽,就是采用均匀或不均匀分布的凸起。这些设计结构单一,采用一体成型或粘粘,虽然能起到一定得防滑作用,但是由于结构单一,采用一体成型或粘粘,其防滑效果并不突出,不能满足人们对防滑更进一步的要求,尤其是将防滑垫直接粘贴在鞋底的底部,难以低成本普及防滑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本实用新型改进了鞋底防滑纹路设计,并通过设置不同结构的防滑嵌件,为相同大小脚掌,但体重差异较大的人群提供更加适合的低成本防滑方案。

2、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包括防滑鞋底,所述防滑鞋底包括鞋帮部防滑凸凹、脚掌部防滑凸凹和脚后跟部防滑凸凹,所述脚掌部防滑凸凹包括基础防滑微吸盘圈组和轮辐式外圈外防滑凸块,所述脚后跟部防滑凸凹中心设置有基础防滑圆盘和圆盘外防滑凸块,所述基础防滑圆盘为嵌件,能够替换为防滑力更强的微吸盘增强防滑圆盘。

4、优选的,所述轮辐式外圈外防滑凸块设置有替换嵌件,所述替换嵌件为基础防滑力嵌件、增强防滑力嵌件和超强防滑力嵌件,分别为防滑鞋底提供不同的防滑力组合。

5、优选的,所述替换嵌件为圆形,数量为一个以上,所述基础防滑力嵌件的防滑纹理设计与轮辐式外圈外防滑凸块相同,提供最小的防滑力;所述增强防滑力嵌件的防滑纹理为微吸盘,所述微吸盘有-圈环状分布的凸凹,提供中间的防滑力;所述超强防滑力嵌件的防滑纹理为微吸盘,所述微吸盘有-圈环状分布的凸凹,提供最大的防滑力。

6、优选的,所述鞋帮部防滑凸凹沿鞋底边缘匀布,长宽比为2:3,公差为20%以内,周边凸起,中间凹陷,宽度方向设置有一条加强条,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加强条。

7、优选的,所述基础防滑微吸盘圈组由若干圈呈圆环均匀分布的凸起平台组成,圈数为不少于七圈。

8、优选的,所述轮辐式外圈外防滑凸块和圆盘外防滑凸块分别以基础防滑微吸盘圈组和基础防滑圆盘为圆心,在鞋底的有效空间中,不与鞋帮部防滑凸凹干涉的均匀分布-圈环状的凸块。

9、优选的,所述基础防滑圆盘包括中心防滑微吸盘圈组和外圈轮辐式分布凸台,所述外圈轮辐式分布凸台为5-7圈以中心防滑微吸盘圈组为圆心的三角形或扇形的凸台组构成的同心圆。

10、优选的,所述微吸盘增强防滑圆盘包括中心防滑微吸盘圈组和外圈微吸盘,所述外圈微吸盘由8-12圈以中心防滑微吸盘圈组为圆心的扇形凸台组构成的同心圆。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 本实用新型有效在生产成本、人体适应力,防滑效果之间找到平衡,可自由的为脚掌大小相同,但身高体和重差异较大的人群匹配最佳的防滑模块组合,避免防滑不足和防滑过度,并尽量降低使用和维护成本;

13、2. 本实用新型防滑条与可变防滑模块的组合,可由模具批量成型,流水线批量组装或替换,其成本低,效率高;能够通过胶水直接安装和拆卸,非常便携;

14、3. 本实用新型的防滑结构在鞋底上设置有若干个,且每个上均设置有防滑条、沟槽和可替换的防滑模块嵌件,确保不同身高体重的人在行走时,鞋底防滑组件总有部分会与地面或雪地或冰面进行充分的贴合、变形和微吸盘吸力,有效产生防滑效果。

15、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包括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鞋底包括鞋帮部防滑凸凹(1)、脚掌部防滑凸凹(2)和脚后跟部防滑凸凹(3),所述脚掌部防滑凸凹(2)包括基础防滑微吸盘圈组(21)和轮辐式外圈外防滑凸块(22),所述脚后跟部防滑凸凹(3)中心设置有基础防滑圆盘(31)和圆盘外防滑凸块(32),所述基础防滑圆盘(31)为嵌件,能够替换为防滑力更强的微吸盘增强防滑圆盘(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式外圈外防滑凸块(22)设置有替换嵌件,所述替换嵌件为基础防滑力嵌件(221)、增强防滑力嵌件(222)和超强防滑力嵌件(223),分别为防滑鞋底提供不同的防滑力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嵌件为圆形,数量为一个以上,所述基础防滑力嵌件(221)的防滑纹理设计与轮辐式外圈外防滑凸块(22)相同,提供最小的防滑力;所述增强防滑力嵌件(222)的防滑纹理为微吸盘,所述微吸盘有2-3圈环状分布的凸凹,提供中间的防滑力;所述超强防滑力嵌件(223)的防滑纹理为微吸盘,所述微吸盘有5-9圈环状分布的凸凹,提供最大的防滑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部防滑凸凹(1)沿鞋底边缘匀布,长宽比为2:3,公差为20%以内,周边凸起,中间凹陷,宽度方向设置有一条加强条,长度方向设置有两条加强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防滑微吸盘圈组(21)由若干圈呈圆环均匀分布的凸起平台组成,圈数为不少于七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辐式外圈外防滑凸块(22)和圆盘外防滑凸块(32)分别以基础防滑微吸盘圈组(21)和基础防滑圆盘(31)为圆心,在鞋底的有效空间中,不与鞋帮部防滑凸凹(1)干涉的均匀分布3-9圈环状的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防滑圆盘(31)包括中心防滑微吸盘圈组(34)和外圈轮辐式分布凸台(35),所述外圈轮辐式分布凸台(35)为5-7圈以中心防滑微吸盘圈组(34)为圆心的三角形或扇形的凸台组构成的同心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吸盘增强防滑圆盘(33)包括中心防滑微吸盘圈组(34)和外圈微吸盘(36),所述外圈微吸盘(36)由8-12圈以中心防滑微吸盘圈组(34)为圆心的扇形凸台组构成的同心圆。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轮辐式可变防滑力的防滑鞋底结构,包括防滑鞋底,所述防滑鞋底包括鞋帮部防滑凸凹、脚掌部防滑凸凹和脚后跟部防滑凸凹,所述脚掌部防滑凸凹包括基础防滑微吸盘圈组和轮辐式外圈外防滑凸块,所述脚后跟部防滑凸凹中心设置有基础防滑圆盘和圆盘外防滑凸块,所述基础防滑圆盘为嵌件,能够替换为防滑力更强的微吸盘增强防滑圆盘。本技术生产方便、加工容易,以及便于组装和拆卸;其防滑结构牢固可靠,防滑力调改方便,不易脱胶以及掉落,综合成本较低,适合高性能防滑鞋底被低成本广泛应用。

技术研发人员:蔡元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蔡元耀
技术研发日:20220825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