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便运动鞋底及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032511发布日期:2023-05-05 12:31阅读:30来源:国知局
一种轻便运动鞋底及运动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鞋子,特别涉及一种轻便运动鞋底及运动鞋。


背景技术:

1、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鞋底是一双鞋子最重要的部件,其不仅起到最主要的防护作用,且鞋子的弹性、防滑性及舒适度都取决于鞋底的结构及材料。

2、现有的运动鞋的鞋底大多采用md、rb、eva等材料制成的多层粘接或者单层的实心结构,这样鞋底具备一定的柔性和弹性,起到减震的作用,或者通过鞋底直接设置成减震结构,从而缓解运动过程中的冲击力。但是,在不同的运动环境下对运动鞋的性能是有不同的需求,例如,在马拉松比赛中对运动鞋的轻便性和耐磨性能的需求是首要的,在徒步越野的环境中对运动鞋的支撑性能的需求是首要的。如果一味的采用避震、减震结构进行缓冲,或者通过材料的选择以改变鞋底重量,这样的改进所达到的效果是有限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轻便运动鞋底及运动鞋,在运动员行走或者运动过程中,提高鞋底本体的舒适性。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轻便运动鞋底,包括大底、中底、第一支撑部,所述大底连接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所述大底包括:第一防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且覆盖前脚掌对应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中开设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靠近脚尖区域的一端是封闭的,靠近足弓区域的一端是开放的;第二防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触地面,且覆盖后跟对应的区域;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与所述第二防滑部彼此间隔预设距离以形成支撑区域;所述第二防滑部中开设第二通槽,所述第二通槽靠近后跟区域的一端是封闭的,靠近足弓区域的一端是开放的;其中,所述第一通槽开放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槽开放的一端、以及所述支撑区域共同形成一个连通的区域,所述第一支撑部对应覆盖在所述连通的区域中;所述中底包括:第二支撑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上表面,且对应后跟边缘的位置进行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设置若干条第三条状凸起,每个所述第三条状凸起从所述第二支撑部对应后跟边缘中心点的位置为起点,沿着所述第二支撑部的表面分别向后跟的内侧、外侧分布,并至所述第一外环部处结束;第一外环部,设置在所述大底的上表面,环绕所述大底的边缘进行设置;以及第二外环部,沿着所述第一外环部的边缘上方进行设置,且对应前脚掌至足弓边缘所覆盖的区域设置在所述第一外环部上;其中,所述第二外环部表面设置若干条第一条状凸起以及若干条第二条状凸起,每个所述第一条状凸起从脚尖位置开始向足弓方向延伸并排分布在所述第二外环部的对应前脚掌边缘所覆盖的区域上,每个所述第二条状凸起从足弓位置开始向脚尖方向延伸并排分布在所述第二外环部对应足弓边缘所覆盖的区域上。

3、其中,所述第一通槽内部表面设置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长方形,每个所述第一凹槽均与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一中轴线呈预设角度a的方式、依次分布在所述第一中轴线两侧;从靠近脚尖区域的一端向靠近足弓区域的一端分布时,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逐渐增加;其中,所述第一中轴线为沿着所述第一通槽的延伸方向将所述第一通槽平均分成两个面积相同区域的直线;所述第二通槽内部表面设置若干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的形状为长方形,每个所述第二凹槽均与所述第二通槽的第二中轴线呈预设角度b的方式、依次分布在所述第二中轴线两侧;从靠近后跟区域的一端向靠近足弓区域的一端分布时,所述第二凹槽的尺寸逐渐增加;其中,所述第二中轴线为沿着所述第二通槽的延伸方向将所述第二通槽平均分成两个面积相同区域的直线。

4、其中,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形成触地端外缘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

5、其中,所述第一防滑部的触地面还分布若干个近似矩阵排布的第三凹槽;其中,每个所述第三凹槽的形状近似长方形形状,且尺寸基本相同;每个所述第三凹槽均按照与脚尖至足弓延伸方向的平行方向进行分布;所述第二防滑部的触地面还分布若干个近似矩阵排布的第四凹槽;其中,每个所述第四凹槽的形状近似长方形形状,且尺寸基本相同;每个所述第四凹槽均按照与脚尖至足弓延伸方向的平行方向进行分布。

6、其中,所述支撑区域的触地面还分布若干个近似矩阵排布的第五凹槽;其中,每个所述第五凹槽的形状近似长方形形状,且尺寸基本相同;每个所述第五凹槽按照与脚尖至足弓延伸方向的平行方向进行分布。

7、其中,所述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分布在所述第一大底、第二大底以及支撑区域上形成触地端外缘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

8、其中,每个所述第一条状凸起均以脚尖位置为起点,分别向足弓方向延伸分布至所述第一外环部的边缘结束,从靠近脚尖位置向靠近足弓位置的方向依次分布时,所述第一条状凸起的长度逐渐增加,相邻两条第一条状凸起的之间形成预设夹角a,其中,0<a<90°,且a为自然数;每个第二条状凸起均以所述第二外环部靠近足弓一侧的终点位置为起点,分别向脚尖方向延伸分布至位于最上方的第一条状凸起处结束,以靠近足弓位置的起点向靠近脚尖位置的方向依次分布时,所述第二条状凸起的长度逐渐增加,且相邻两条第二条状凸起之间形成预设夹角b,其中,0<b<90°,且b为自然数;每个第三条状凸起的尺寸不同,从所述第二支撑部对应后跟边缘中心点的位置为起点向靠近足弓位置的方向依次分布时,所述第三条状凸起的长度逐渐增加,且相邻两条第三条状凸起之间形成预设夹角c,其中,0<c<90°,且c为自然数。

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轻便运动鞋,包括鞋带、以及紧密贴合所述鞋带下侧设置的鞋面;在所述鞋面内部预留有鞋眼扣,并且所述鞋眼扣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鞋带,所述鞋面的下侧紧密贴合有鞋舌的上侧,还包括如上所述的运动鞋底。

10、其中,所述鞋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片,所述前片的内部缝合固定有网面,所述鞋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跟。

11、其中,所述鞋面由梭织工艺制成的网面;所述后跟为通过在网面里层增加网布以形成硬度大于制成鞋面的网面材料硬度的区域;所述前片为通过在网面里层增加网布以形成硬度大于制成鞋面的网面材料硬度的区域。

12、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一种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所述大底设置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且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上均设置并排分布的条状凹槽以在触地面形成防滑纹理,能够增强鞋底的防滑性能,并且鞋底随着运动员的脚部作出各种动作时能够产生各个方向的摩擦力。同时,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触地面也分布若干个矩阵排布的条状凹槽,以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触地面形成防滑纹理,从而在稳定鞋底的同时也能够进一步地增强鞋底的防滑性能。如此,在所述大底上通过划分区域地设置支撑部件与防滑凹槽,在不增加鞋底功能部件的同时,确保鞋底的防滑与支撑功能,能够减轻鞋底重量,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



技术特征:

1.一种轻便运动鞋底,包括大底、中底、第一支撑部,所述大底连接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所述第一支撑部连接在所述中底的下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内部表面设置若干个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的形状为长方形,每个所述第一凹槽均与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一中轴线呈预设角度a的方式、依次分布在所述第一中轴线两侧;从靠近脚尖区域的一端向靠近足弓区域的一端分布时,所述第一凹槽的尺寸逐渐增加;其中,所述第一中轴线为沿着所述第一通槽的延伸方向将所述第一通槽平均分成两个面积相同区域的直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轻便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在所述第一通槽、第二通槽形成触地端外缘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滑部的触地面还分布若干个近似矩阵排布的第三凹槽;其中,每个所述第三凹槽的形状近似长方形形状,且尺寸基本相同;每个所述第三凹槽均按照与脚尖至足弓延伸方向的平行方向进行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轻便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区域的触地面还分布若干个近似矩阵排布的第五凹槽;其中,每个所述第五凹槽的形状近似长方形形状,且尺寸基本相同;每个所述第五凹槽按照与脚尖至足弓延伸方向的平行方向进行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轻便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槽、第四凹槽、第五凹槽分布在所述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以及支撑区域上形成触地端外缘基本位于同一水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便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条状凸起均以脚尖位置为起点,分别向足弓方向延伸分布至所述第一外环部的边缘结束,从靠近脚尖位置向靠近足弓位置的方向依次分布时,所述第一条状凸起的长度逐渐增加,相邻两条第一条状凸起的之间形成预设夹角a,其中,0<a<90°,且a为自然数;

8.一种轻便运动鞋,包括鞋带、以及紧密贴合所述鞋带下侧设置的鞋面;在所述鞋面内部预留有鞋眼扣,并且所述鞋眼扣的内部贯穿连接有鞋带,所述鞋面的下侧紧密贴合有鞋舌的上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运动鞋底。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轻便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的前侧固定连接有前片,所述前片的内部缝合固定有网面,所述鞋面的后侧固定连接有后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轻便运动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由梭织工艺制成的网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轻便运动鞋及运动鞋底,其中,所述运动鞋底包括大底、中底、第一支撑部,所述大底触地面前后脚掌分布第一、二防滑部;第一防滑部开设的第一通槽的开放端与第二防滑部开设的第二通槽的开放端、以及第一、二防滑部间隔形成的支撑区域共同形成一连通区域,以容纳第一支撑;中底包括第一、二外环部以及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表面设置若干条第三条状凸起,第二外环部表面设置若干条第一条状凸起以及若干条第二条状凸起。通过本技术,在大底上设置支撑部件与防滑凹槽,在不增加鞋底功能部件的同时,能够减轻鞋底重量,同时确保鞋底的防滑与支撑功能,提升运动员的运动表现。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扬,阮果清,于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厦门乔丹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