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多功能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30834发布日期:2023-06-01 12:04阅读:48来源:国知局
一体化多功能防护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防护服,尤其涉及一体化多功能防护服。


背景技术:

1、防护服在医疗、消防、军工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普通防护服因为高密闭性容易导致内部温度高,使用者体感闷热、呼吸不畅,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不利于使用者的身体健康,也给医护人员的救援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而且现有的防护服较为臃肿宽大,穿戴后影响医护人员的便捷性;

2、我国申请号为cn202021301316.1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具有废料回收功能的水性多彩建筑涂料用造粒装置,包括防护服本体,本体上设有净风管、新风装置和排气装置;所述净风管由双层布料制成,所述新风装置包括过滤箱、新风箱和出风口,所述过滤箱设有病毒过滤进气滤网,所述新风箱内设有微型风扇,所述出风口与净风管直接相连通;所述排气装置包括排风箱,排风箱内设有排风扇和病毒过滤出气滤网,该装置散热效果较差,同时穿戴时较为臃肿,影响医护人员穿戴体验。

3、为此,我们提出一体化多功能防护服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体化多功能防护服。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3、一体化多功能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置有连通至帽兜处的拉链结构,所述拉链结构对应帽兜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防护服本体上固定贯穿设置有抽气阀口,所述防护服本体内还布置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置有与冷却水管对应的冷却水袋,所述冷却水管两端均贯穿防护服本体并与冷却水袋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冷却水管上固定设置有微型循环水泵,所述冷却水袋内固定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

4、优选地,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对应防护服本体帽兜位置处的环形松紧带,所述拉链结构的两个链条上端均与环形松紧带外端面固定连接。

5、优选地,所述冷却水袋上固定连接并连通有硬质短管,所述硬质短管远离冷却水袋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6、优选地,所述防护服本体上固定设置有可拆卸电源,所述微型循环水泵和半导体制冷器均与可拆卸电源电连接。

7、优选地,所述防护服本体的袖口以及裤脚处均密封固定连接有密封松紧带。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装置将整体防护服在穿戴时设计为密闭结构,然后通过抽真空的方式使得整体防护服本体贴合医护人员身体,避免臃肿,增加医护人员穿戴该防护服的便捷性;而且针对防护服密闭性较高,穿戴人员在高温下穿戴体验较差的问题,在防护服上设置水冷结构,保证医护人员的穿戴体验。



技术特征:

1.一体化多功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服本体(1),所述防护服本体(1)上设置有连通至帽兜处的拉链结构(2),所述拉链结构(2)对应帽兜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组件(3),所述防护服本体(1)上固定贯穿设置有抽气阀口(4),所述防护服本体(1)内还布置设置有冷却水管(5),所述防护服本体(1)上设置有与冷却水管(5)对应的冷却水袋(6),所述冷却水管(5)两端均贯穿防护服本体(1)并与冷却水袋(6)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冷却水管(5)上固定设置有微型循环水泵(7),所述冷却水袋(6)内固定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多功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3)包括固定设置在对应防护服本体(1)帽兜位置处的环形松紧带(9),所述拉链结构(2)的两个链条上端均与环形松紧带(9)外端面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多功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袋(6)上固定连接并连通有硬质短管(10),所述硬质短管(10)远离冷却水袋(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多功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上固定设置有可拆卸电源(12),所述微型循环水泵(7)和半导体制冷器(8)均与可拆卸电源(12)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多功能防护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服本体(1)的袖口以及裤脚处均密封固定连接有密封松紧带(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体化多功能防护服,包括防护服本体,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置有连通至帽兜处的拉链结构,所述拉链结构对应帽兜的位置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防护服本体上固定贯穿设置有抽气阀口,所述防护服本体内还布置设置有冷却水管,所述防护服本体上设置有与冷却水管对应的冷却水袋,所述冷却水管两端均贯穿防护服本体并与冷却水袋固定连接并连通,所述冷却水管上固定设置有微型循环水泵,所述冷却水袋内固定设置有半导体制冷器。本技术可以保证防护服穿戴时与医护人员身体贴紧,从而增加了医护人员穿戴防护服时的便捷性,同时具有高效方便的制冷结构,增加医护人员的穿戴体验。

技术研发人员:宫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2100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