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跑绒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43312发布日期:2023-05-25 01:13阅读:67来源:国知局
防跑绒羽绒服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羽绒服,更具体地说,它涉及防跑绒羽绒服。


背景技术:

1、羽绒服作为冬天的保暖服装,以其舒适轻柔保暖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2、目前的羽绒服除非是以粘接方式制备而成的,通常情况下来,是将面布层以及里布层通过缝纫线进行缝合,并且在两者之间填充羽绒,以此来进行保暖。

3、然而在日常羽绒服的使用过程中,面布层为梭织布上涂覆有涂层,在缝纫以后,面布层上会存在缝纫针穿过的孔洞,由于孔洞大小受到涂层的限制,无法闭合,故而也就出现了羽绒会从其中跑出的情况,该中现象称之为跑绒,目前以缝合形式制作羽绒服的时候,没有办法减轻这种现象的出现。

4、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防跑绒羽绒服。

2、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该防跑绒羽绒服,包括相互缝合的面布层以及里布层,所述面布层包括梭织布层以及无纺层,且所述无纺层的孔隙度小于等于50μm,且所述无纺层固定连接于梭织布层背离外界的一侧。

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纺层的厚度大于梭织布层的厚度。

4、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纺层的克重大于梭织布层的克重。

5、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纺层的克重为260-350克/平方米,所述梭织布层的克重为150-220克/平方米。

6、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无纺层远离梭织布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羽布层。

7、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梭织布层远离无纺层一侧涂覆有防水涂层。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梭织布层采用涤纶纱梭织而成,所述无纺层为聚丙烯材质的熔喷无纺布。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涂层采用pu材质。

10、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设无纺层,从而使得其不仅在面布层的厚度上进行增大,并且此次的厚度增大,提高了羽绒在跑绒时的难度,令羽绒不能轻易地贯穿面布层,由此减轻面布层跑绒的情况。



技术特征:

1.防跑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缝合的面布层以及里布层,所述面布层包括梭织布层以及无纺层,且所述无纺层的孔隙度小于等于50μm,且所述无纺层固定连接于梭织布层背离外界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层的厚度大于梭织布层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跑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层的克重大于梭织布层的克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跑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层的克重为260-350克/平方米,所述梭织布层的克重为150-220克/平方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层远离梭织布层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羽布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梭织布层远离无纺层一侧涂覆有防水涂层。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跑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梭织布层采用涤纶纱梭织而成,所述无纺层为聚丙烯材质的熔喷无纺布。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跑绒羽绒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涂层采用pu材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防跑绒羽绒服,涉及羽绒服技术领域,旨在解决以缝合形式制作羽绒服的时候,没有办法减轻这种现象的出现,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相互缝合的面布层以及里布层,所述面布层包括梭织布层以及无纺层,且所述无纺层的孔隙度小于等于50μm,且所述无纺层固定连接于梭织布层背离外界的一侧。本技术通过设置无纺层,从而使得其能够对面布层上的缝合形成的孔洞进行阻碍,对羽绒试图从面布层离开的路径进行阻碍,使得跑绒难度增大,减轻羽绒服跑绒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雷大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霸主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23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