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一种制冷服,尤其涉及一种冰风制冷服。
背景技术:
1、随着全球气温的显著升高,夏季温度也变得更为炎热,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不便,尤其是对于建筑工人、环卫工人、交警以及其他一些户外工作者。若没有良好的防暑措施,很容易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以及工作效率。为解决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各种降温服。如中国专利cn201921923263.4公开了一种具有稳定、高效降温功能的制冷服,其采用循环冷却水进行降温。然而,由于冷却水需在整个服装内循环流动,需要的水量较多,从而导致制冷服较重,不够轻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相对轻便舒适的冰风制冷服。
2、一种冰风制冷服,其包括制冷服主体、制冷源及送风装置,所述制冷源及送风装置为可拆卸式装设于制冷服主体内;所述制冷服主体的剖面层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降温层、蓄冷层及保护外层,所述蓄冷层与保护外层之间形成冰风通道,所述降温层及保护外层上均设置有防水层,所述蓄冷层的材质为吸水材料;所述制冷服主体上设置有蓄冷仓及送风仓,所述蓄冷仓及送风仓上均设置有置入口,该置入口设有防水拉链,所述蓄冷仓的边界上设置有可连通冰风通道的通风口,所述送风仓上还设置有进风孔及出风孔,所述出风孔连通于蓄冷仓及送风仓,所述制冷源装设于蓄冷仓内,送风装置自置入口装设于蓄冷仓内,该送风装置上设置有风机及进风口、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对应于所述进风孔设置,所述出风口对应于出风孔设置;此外,所述制冷服主体上还设置有侧出风口;
3、工作时,打开防水拉链,倒入适量水,使蓄冷层充分吸收水分,将制冷源、送风装置分别装入蓄冷仓、送风仓,所述送风装置吹出的风经所述出风口进入蓄冷仓,所述制冷源对风进行冷却形成冰风,冰风再自所述通风口经冰风通道吹至制冷服主体的各部位,由蓄冷层吸收冷源,再传导给降温层与人体进行热交换,热交换后的带水汽热风自所述侧出风口排出。
4、进一步地,还包括通风排汗装置,所述通风排装置上设置有风机及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制冷服主体上设有排汗仓,所述排汗仓外侧设有与进风口对应的进风孔、内侧设有与出风口对应的吹风孔。
5、进一步地,所述排汗仓的进风口连通于排汗仓及外界,排汗仓的出风口内外贯穿排汗仓的内侧壁。
6、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信号连接于所述送风装置、制冷源中的一个或两个。
7、进一步地,所述送风仓与蓄冷仓合并成同一腔体,所述送风装置及制冷源集成于同一外壳内,该外壳内设有送风腔及制冷腔,所述送风装置的出风口连通于送风腔与制冷腔。
8、进一步地,所述送风装置为风扇,所述制冷源为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及风扇上均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控制终端信号连接。
9、进一步地,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装设于制冷服主体上或送风装置的内表面上,该温度感应器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终端、控制芯片中的一个或两个。
10、进一步地,所述蓄冷仓设置于制冷服主体的背部区域中下方,该蓄冷仓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口,制冷服主体的两前胸区域均设置有侧出风口。
11、进一步地,所述送风仓设置于蓄冷仓的上方向,送风装置朝向下方制冷源吹风。
12、进一步地,所述降温层由冰丝布与tpu薄膜复合而成,所述保护外层的材料为弹力布与tpu薄膜复合而成;所述蓄冷层由吸水海绵材料嵌入高分子吸水树脂组成。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保护外层与降温层之间设置蓄冷层、采用送风装置对制冷源进行吹风形成冰风,将产生的冰风吹至衣服的各个角落,并通过特定的风流动方式以实现对人体的降温;不仅具有产品重量轻便、绿色环保、温度可控、制冷时间长久、干爽舒适、适用于极度炎热的环境的特点,还具有通风排汗功能,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具有较强的推广意义。
1.一种冰风制冷服,其特征在于:包括制冷服主体、制冷源及送风装置,所述制冷源及送风装置为可拆卸式装设于制冷服主体内;所述制冷服主体的剖面层包括自内向外依次设置的降温层、蓄冷层及保护外层,所述蓄冷层与保护外层之间形成冰风通道,所述降温层及保护外层上均设置有防水层,所述蓄冷层的材质为吸水材料;所述制冷服主体上设置有蓄冷仓及送风仓,所述蓄冷仓及送风仓上均设置有置入口,该置入口设有防水拉链,所述蓄冷仓的边界上设置有可连通冰风通道的通风口,所述送风仓上还设置有进风孔及出风孔,所述出风孔连通于蓄冷仓及送风仓,所述制冷源装设于蓄冷仓内,送风装置自置入口装设于蓄冷仓内,该送风装置上设置有风机及进风口、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对应于所述进风孔设置,所述出风口对应于出风孔设置;此外,所述制冷服主体上还设置有侧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风制冷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风排汗装置,所述通风排装置上设置有风机及进风口、出风口,所述制冷服主体上设有排汗仓,所述排汗仓外侧设有与进风口对应的进风孔、内侧设有与出风口对应的吹风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冰风制冷服,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汗仓的进风口连通于排汗仓及外界,排汗仓的出风口内外贯穿排汗仓的内侧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风制冷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终端,所述控制终端信号连接于所述送风装置、制冷源中的一个或两个。
5.如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冰风制冷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仓与蓄冷仓合并成同一腔体,所述送风装置及制冷源集成于同一外壳内,该外壳内设有送风腔及制冷腔,所述送风装置的出风口连通于送风腔与制冷腔。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冰风制冷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装置为风扇,所述制冷源为制冷片,所述制冷片及风扇上均设置有控制芯片,所述控制芯片与所述控制终端信号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冰风制冷服,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温度感应器,所述温度感应器装设于制冷服主体上或送风装置的内表面上,该温度感应器信号连接于所述控制终端、控制芯片中的一个或两个。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风制冷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仓设置于制冷服主体的背部区域中下方,该蓄冷仓的两侧均设置有通风口,制冷服主体的两前胸区域均设置有侧出风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冰风制冷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仓设置于蓄冷仓的上方向,送风装置朝向下方制冷源吹风。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风制冷服,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层由冰丝布与tpu薄膜复合而成,所述保护外层的材料为弹力布与tpu薄膜复合而成;所述蓄冷层由吸水海绵材料嵌入高分子吸水树脂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