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向双层钓鱼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31643发布日期:2023-06-10 01:18阅读: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反向双层钓鱼伞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伞具,具体涉及一种反向双层钓鱼伞。


背景技术:

1、伞作为大家日常遮挡用具,用于遮雨或者遮阳,现有技术中多为伞面至外向内收合的结构伞。现有技术中伞存在降温效果差、一层伞面容易被雨水渗透打湿使用者以及收纳时雨水会低落打湿车厢或者箱包或者底板等弊端。近几年也出现了双伞面结构的伞,但存在一定的缺陷。

2、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81380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双层反向伞,由第一伞巢、第二伞巢和第三伞巢分别枢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并利用导引件,实现伞骨组的连动,控制伞的展开、收合。采用的导引件为弹性材料,实现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的连动作用,并利用自身的弹性,当伞完全展开时,限定第一连杆与第三连杆的距离,避免下伞面过度下垂;这样比较采用硬性材质的导引件,再加弹簧进行限位,零件少且安装工艺简单。而且该实用新型设有上伞面和下伞面,分别位于伞骨组的上面和下面,避免用伞时伞骨等钩卡使用者的头发、头饰等。但是导引件的下端与套管一体成型,底层的伞面伸展的角度不可调,而且当导引件出现损坏时套管也要一起更换。

3、又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078320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双层反向伞,反向双层雨伞,包括支撑手柄、固定连接于支撑手柄且位于支撑手柄上方的支撑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杆的防水伞面、固定连接于支撑杆且位于防水伞面下方的防晒伞面和对防晒伞面的伞边向上翻折且朝向支撑杆轴线方向收拢的折叠机构,折叠状态下,防水伞面收纳于防晒伞面内部,具有有效避免使用者在狭窄空间打开收拢雨伞的情况下使用者被淋湿的优点。但两层伞面之间缺少导引件,下层伞面会出现过度下垂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反向双层钓鱼伞,在两层伞面之间设置有导引件,而且导引件的两端均采用活动连接的方式装配,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下层伞面过度下垂以及导引件损坏时套管也要一起更换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反向双层钓鱼伞,其包括伞杆、上伞面、下伞面和伞骨,所述伞骨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所述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组装体与第三连杆之间设有导引件,导引件的一端与连接件铰接,另一端挂接在第三连杆上,从而使第二层伞面不会过度下垂,而且还可以通过移动导引件下端与第三连杆的接触面来调整下伞面撑开的大小;连接件包括左连接管、连接块、右连接管和耳板,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均为一端开孔的管件,分别位于连接块的两端,右连接管与连接块铰接,当将伞收起时,右连接管会绕着连接块转动向上翻折,下层伞布将上层伞布包裹住,避免下层伞布上的雨水滴落。

3、优选的是,所述伞杆的上段设有第一伞巢、第二伞巢和第三伞巢;所述伞骨为8根或者6根,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为4根或者9根或者10根等。

4、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耳板的下端与第一堵头铰接在一起;导引件的上端通过一销钉与连接块铰接。

5、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堵头上插接有支撑骨,支撑骨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二伞巢的插槽中。

6、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插接在第一伞巢的插槽中,另一端插入左连接管的管孔中。

7、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插接在右连接管的管孔中,另一端插接在伞珠上,伞珠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堵头。

8、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插接在第三伞巢的插槽中,另一端插接在第二堵头中。

9、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伞杆的上端设有固定套筒,固定套筒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上套筒和下套筒,下套筒的内壁上均匀分布多个筋条;下套筒的中间部位开有矩形孔,矩形孔中设有开关控制伞的开合。现有技术中的上伞面是通过胶粘或者插接的方式放置在伞杆顶部,这种固定方式只适合伞面较小的伞,而且固定不牢固。本实用新型中将固定套筒分为上套筒和下套筒,并且上下套筒采用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当时上伞面从顶部向下安装到位后再将下伞面从下向上进行安装推到位,最后将上套筒与下套筒的螺纹旋紧,从而使上伞面和下伞面之间的位置相对固定,而且上下伞面的安装十分牢固,不会脱落。

10、在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套筒选用增强尼龙材料,使整个固定套筒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11、工作时,当固定套筒向上推到位后伞骨向外扩张形成伞形,分为上下两层伞,由于是上下两层伞布中间有隔层,在太阳底下比常规伞温度降得更低,比普通太阳伞防晒效果更好;由于是上下两层伞布上层伞面扩张遮挡了雨水,在下雨天,特别是大雨,雨水渗透第一层伞布,但不可能渗透第二层伞布,更好地做到防雨;当固定套筒向下滑动时,伞骨向内收缩,伞被收起来,由于上下两层伞布,当伞收缩时,上层伞面收缩,下层伞面外露,由于下层伞布没有雨水,所以收缩后的钓鱼伞干净、不湿,藏在车厢或箱包内干净、干燥。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向双层钓鱼伞,其包括伞杆(1)、上伞面(2)、下伞面(3)和伞骨,所述伞骨包括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8)和第三连杆(11),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6)与第二连杆(8)通过连接件(7)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杆(6)、第二连杆(8)的组装体与第三连杆(11)之间设有导引件(15),导引件(15)的一端与连接件(7)铰接,另一端挂接在第三连杆(11)上;连接件(7)包括左连接管(71)、连接块(72)、右连接管(73)和耳板(74),左连接管(71)、右连接管(73)均为一端开孔的管件,分别位于连接块(72)的两端,右连接管(73)与连接块(72)铰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双层钓鱼伞,其特征在于:伞杆(1)的上段设有第一伞巢(41)、第二伞巢(42)和第三伞巢(43);所述伞骨为8根或者6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双层钓鱼伞,其特征在于:耳板(74)的下端与第一堵头(13)铰接在一起;导引件(15)的上端通过一销钉与连接块(72)铰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反向双层钓鱼伞,其特征在于:第一堵头(13)上插接有支撑骨(10),支撑骨(10)的另一端插接在第二伞巢(42)的插槽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双层钓鱼伞,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6)的一端插接在第一伞巢(41)的插槽中,另一端插入左连接管(71)的管孔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双层钓鱼伞,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杆(8)的一端插接在右连接管(73)的管孔中,另一端插接在伞珠(12)上,伞珠(12)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堵头(14)。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双层钓鱼伞,其特征在于:第三连杆(11)的一端插接在第三伞巢(43)的插槽中,另一端插接在第二堵头(14)中。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双层钓鱼伞,其特征在于:伞杆(1)的上端设有固定套筒(9),固定套筒(9)包括通过螺纹连接在一起的上套筒(93)和下套筒(94),下套筒(94)的内壁上均匀分布多个筋条(91);下套筒(94)的中间部位开有矩形孔(92),矩形孔(92)中设有开关控制伞的开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向双层钓鱼伞,其特征在于:固定套筒(9)选用增强尼龙材料。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向双层钓鱼伞,包括伞杆、上伞面、下伞面、伞骨、第一伞巢、第二伞巢和第三伞巢,所述伞骨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通过连接件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组装体与第三连杆之间设有导引件,导引件的一端与连接件铰接,另一端挂接在第三连杆上,使第二层伞面不会过度下垂,还可以通过移动导引件下端与第三连杆的接触面来调整下伞面撑开的大小;连接件包括左连接管、连接块、右连接管和耳板,左连接管、右连接管均为一端开孔的管件,分别位于连接块的两端,右连接管与连接块铰接,当将伞收起时,右连接管会绕着连接块转动向上翻折,下层伞布将上层伞布包裹住,避免下层伞布上的雨水滴落。

技术研发人员:郑立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立锋
技术研发日:20221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