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36329发布日期:2023-10-25 12:56阅读:35来源:国知局
鞋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凉鞋或靴为代表的包括鞋床部及鞋面部的鞋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1、近年来,利用三维层叠造形法来制作具有所期望的立体形状的造形物这一技术得到普及,在鞋(foot wear)的领域中,也正在推进此技术的利用。例如,在日本专利特开2018-187363号公报或美国专利公开公报第2018/0049514号说明书中公开了一种包括利用三维层叠造形法制作的鞋底(sole)的靴。


技术实现思路

1、通常,在利用三维层叠造形法来制作靴所包括的鞋底的情况下,由于所述鞋底具有相应的厚度,因此其造形性相对较高,在造形时产生形状缺陷的可能性低。然而,在利用三维层叠造形法来制作覆盖穿着者的脚的脚背的鞋面(foot cover)部的情况下,有时因其造形方式或造形方法而会使造形性大幅变差。

2、具体而言,在通过光造形方式的三维层叠造形法来制作鞋面部的情况下,当沿着与鞋的接地面正交的方向从所述接地面侧起依次层叠造形鞋面部时,由于鞋面部的厚度薄且所述鞋面部具有相对较平坦的形状的部分,因此作为原料的液状树脂或液状橡胶在其硬化前会因其重量而下垂,这会导致造形时的形状缺陷的产生。

3、因此,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此种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通过光造形方式的三维层叠造形法来造形鞋面部时不易产生形状缺陷的鞋及其制造方法。

4、基于本发明的鞋包括:鞋床(foot bed)部,支持穿着者的脚的脚底并且设置有接地面;及鞋面部,覆盖穿着者的脚的脚背。所述鞋床部的至少一部分及所述鞋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通过光造形方式的三维层叠造形法而制作的单个造形物。在所述鞋面部的由所述造形物规定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隆起部。

5、基于本发明的鞋的制造方法用于制造包括鞋床部及鞋面部的鞋,所述鞋床部支持穿着者的脚的脚底并且设置有接地面,所述鞋面部覆盖穿着者的脚的脚背,且所述方法包括制作所述鞋床部的工序及制作所述鞋面部的工序。制作所述鞋床部的工序及制作所述鞋面部的工序包括如下工序:通过光造形方式的三维层叠造形法,沿着与所述接地面正交的方向从所述接地面侧起依次层叠造形所述鞋床部的至少一部分,之后紧接着依次层叠造形所述鞋面部的至少一部分,由此造形单个造形物的工序。在制作所述鞋面部的工序中,在所述鞋面部的会由所述造形物规定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隆起部。

6、本发明的所述内容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将根据与附图关联地理解的与本发明有关的下述详细说明而变得明确。



技术特征:

1.一种鞋,包括:鞋床部,支持穿着者的脚的脚底并且设置有接地面;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中,所述鞋床部在其上表面具有作为能够支持穿着者的脚的脚底区域的鞋床区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其中,所述隆起部设置于由形成于从所述前方侧末端位置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离开0.15×l的位置的假想平面与形成于从所述前方侧末端位置沿着所述前后方向离开0.30×l的位置的假想平面夹着的范围中的任一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中,所述隆起部的突出高度为3.0mm以上且10.0mm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其中,所述隆起部包括呈线状延伸的突起条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鞋,其中,所述突起条状部以与和穿着者的脚的脚宽方向一致的左右方向交叉的方式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鞋,其中,所述突起条状部的前端位于较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中央部更靠内脚侧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鞋,其中,所述突起条状部以随着从其前端朝向其后端而逐渐远离所述鞋面部的内脚侧的边缘的方式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鞋,其中,所述造形物具有三维格子结构。

10.一种鞋的制造方法,所述鞋包括:鞋床部,支持穿着者的脚的脚底并且设置有接地面;及鞋面部,覆盖穿着者的脚的脚背,且所述鞋的制造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通过光造形方式的三维层叠造形法来造形鞋面部时不易产生形状缺陷的鞋及其制造方法。鞋包括:鞋床部,支持穿着者的脚的脚底并且设置有接地面;及鞋面部,覆盖穿着者的脚的脚背。鞋床部的至少一部分及鞋面部的至少一部分包括通过光造形方式的三维层叠造形法而制作的单个造形物,在鞋面部的由造形物规定的外侧表面设置有隆起部。

技术研发人员:波多野元贵,立野谦太,井上和歌,高桥伸吾,大原正贵,谷口宪彦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株式会社爱世克私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