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93207发布日期:2023-08-21 10:58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箱包领域,尤其是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


背景技术:

1、包通常用于收纳、存放物品,并为携带、移动这些物品提供便利和保护,手提、肩背是包的常见使用模式。目前市面上流通有如手提包、单肩包和双肩包等,结构固定,功能单一。一方面,人们的物品种类繁杂、或轻或重;另一方面,人们对包的使用场景多种多样,有时需要手提,有时需要肩背;例如旅行,人们希望时而提着包,时而背着包。这就导致了人们需要多种包以备使用,造成了浪费,使用体验也不佳。市面也有一些多模式包,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115336848a的一种可分离式包体结构,第一模式下其第一袋体可作为肩背包,第二模式下其第一袋体可收纳于第二袋体可作为手提包,但是,第二模式下第一袋体的背带就冗余了。发明一种包,具有多种使用模式,可提可背,应对各种场景,可分类收纳物品,满足人们的多样需要,是时之所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的技术问题是:目前包的功能单一,手提与肩背模式转换困难,针对性差,不能很好的满足不同场景需要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其带体通过通孔件简单调节,可提用,也可双肩背用,从而满足人们不同场景不同的需要。

3、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措施是: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包括,第一包体,通孔件,带体。第一包体包括:底面,4个侧面即:a面、b面、c面、d面;底面和4个侧面共同围合成的第一容置腔体以收纳、存储物品。第一包体上部设置第一袋口以连接外界与第一容置腔体。第一袋口设置顶盖以封闭或打开第一容置腔体,顶盖上设置第一拉链,第一拉链配合顶盖封闭或打开第一容置腔体。

4、a面在c面对面位置,a面下部设置第一固定位以与带体配合,a面上部设置第二固定位以与带体配合, c面上部设置第三固定位以与带体配合。

5、通孔件固定在第二固定位;带体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位,然后带体可穿梭的穿过通孔件,带体另一端固定在第三固定位。带体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带体左右对称设置,对应,通孔件的数量为两个。通过两条带体,使用者可提用,或者双肩背用所述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

6、优选的,带体一端从第三固定位延长绕过底面,与另一端在第一固定位连接,形成一个环带,带体从第三固定位沿底面到第一固定位的这一段,与第一包体固定连接 。

7、优选的,带体的一端与另一端可分拆、可调整长度的连接在一起。

8、可选的,所述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还包括第二包体,四个连接点;第二包体是矩形构造体,设置在第一容置腔体内,通过四个连接点与第一容置腔体可拆卸的连接;四个连接点分别设置在第二包体的四角;第二包体将第一容置腔体分割成第二容置腔体、第三容置腔体共计两个部分。

9、优选的,第二包体包括e面和f面两个侧面,e面和f面共同围合成的第四容置腔体。

10、优选的,所述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还包括一根条带,条带环绕固定在a面、b面、c面、d面四个侧面外表上部,并与a面配合形成两个孔状结构,形成两个通孔件,分别对应两条带体通过。

11、可选的,通孔件是挂环,挂环固定连接在a面外表上端,挂环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两条带体通过。

12、可选的,所述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还包括缓冲件,缓冲件包括圆角矩形体,魔术贴;魔术贴包括公面,母面;圆角矩形体由软质材料组成,两个相对的表面分别设置魔术贴的公面,母面。缓冲件通过公面与母面配合包卷在带体上。

13、可选的,所述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还包括置物袋,置物袋设置在c面外表,置物袋包括袋体、第二袋口;第二袋口向上;袋体缝织在两条带体之间,与带体共用缝织线。

14、优选的,所述置物袋还包括第二拉链,第二拉链设置在置物袋底部,以从置物袋底部打开或者封闭置物袋。

15、本发明获得的有益效果是。

16、第一,本方案只需调整两个带体位置就能够实现手提和双肩背两种模式及其转换,实现包的手提功能和肩背功能,无论用户使用手提方式还是肩背方式携带包,都不会存在冗余带状结构产生干扰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舒适性,外形美观大方。且,双肩背模式时带体压住了包的顶盖,有利于保护包内物品避免丢失。

17、第二,本方案两个带体是绕过底面的环带,分散了整体重量,使带体和第一包体的结构更加牢固,有利于承受更多重量;本方案两个带体是可分拆的可调整长度的。进一步增加了使用者的便利性、舒适性。

18、第三,本方案设置了三个容置腔体,有利于分类收纳放置物品;本方案还包括第二包体,第二包体可独立成为一个文件包,为使用者单独携带文件提供便利。

19、第四,本方案设置了一根条带,显环带状固定在a面、b面、c面、d面四个侧面外表上端,使第一包体结构更加牢固,有利于装载更多重量,同时形成了两个通孔件,降低了成本。

20、第五,本方案手提与肩背模式转换简单快速,尤其适合收纳较多较重的物品,这对旅行时携带物品多而重,需要经常在手提与肩背之间转换,是有益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包括,第一包体(100),通孔件(200),带体(300);第一包体(100)包括:底面(150),4个侧面即:a面(110)、b面(120)、c面(130)、d面(140);底面(150)和4个侧面共同围合成的第一容置腔体(16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带体(300)一端从第三固定位(132)延长绕过底面(150),与另一端在第一固定位(112)连接,形成一个环带,带体(300)从第三固定位(132)沿底面(150)到第一固定位(112)的这一段,与第一包体(100)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带体(300)的一端与另一端可分拆、可调整长度的连接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1、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还包括第二包体(400),四个连接点(440);第二包体(400)是矩形构造体,设置在第一容置腔体(160)内,通过四个连接点(440)与第一容置腔体(160)可拆卸的连接;四个连接点(440)分别设置在第二包体(400)的四角;第二包体(400)将第一容置腔体(160)分割成第二容置腔体(162)、第三容置腔体(164)共计两个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第二包体(400)包括e面(410)和f面(420)两个侧面,e面(410)和f面(420)共同围合成的第四容置腔体(43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还包括一根条带(180),条带(180)环绕固定在a面(110)、b面(120)、c面(130)、d面(140)四个侧面外表上部,并与a面(110)配合形成两个孔状结构(212),形成两个通孔件(200),分别对应两条带体(300)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通孔件(200)是挂环(214),挂环(214)固定连接在a面(110)外表上端,挂环(214)的数量为两个,分别对应两条带体(300)通过。

8.根据权利要求1、2、3、5、6、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包括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还包括缓冲件(500),缓冲件(500)包括圆角矩形体,魔术贴;魔术贴包括公面(512),母面(514);圆角矩形体由软质材料组成,两个相对的表面分别设置魔术贴的公面(512),母面(514);缓冲件(500)通过公面(512)与母面(514)配合包卷在带体(300)上。

9.根据权利要求1、2、3、5、6、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还包括置物袋(600),置物袋(600)设置在c面(130)外表,置物袋(600)包括袋体、第二袋口(610);第二袋口(610)向上;袋体缝织在两条带体(300)之间,与带体(300)共用缝织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袋(600)还包括第二拉链(620),第二拉链(620)设置在置物袋(600)底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箱包领域,是一种双模式多功能包。包括,第一包体,通孔件,带体;第一包体由底面和4个侧面共同围合成第一容置腔体。其特征在于:A面下部有第一固定位,上部有第二固定位,C面上部有第三固定位。通孔件固定在第二固定位。带体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位,然后带体可穿梭的穿过通孔件,带体另一端固定在第三固定位。带体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带体左右对称设置,对应,通孔件的数量为两个。有益效果:只需调整两条带体位置就能够实现手提和双肩背两种模式及其转换,实现包的手提和肩背功能,无论用户使用手提还是肩背方式携带包,都不会存在冗余带状结构产生干扰的问题,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舒适性,外形美观大方。

技术研发人员:邱圣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邱圣哲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