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90133发布日期:2023-12-15 07:45阅读: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安全头盔,具体为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


背景技术:

1、头盔是保护头部的装具,是军人训练、作战时戴的帽子,同时也是人们交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分为军用头盔 、警用头盔和民用头盔等,它多呈半圆形,主要由外壳、衬里和悬挂装置三部分组成。

2、目前作战和民用所使用的头盔受到材质和视线范围所限制,其并不能够应用于发生火灾的环境内进行进行应急作业,火灾环境内最严重的便是烟和氧气的殆尽,而氧气瓶等设备又难以配合头盔在高温环境内进行使用。

3、针对火灾发生的环境内应急救援,如何对救援人员头部进行隔热防护的同时,又提高救援人员在火灾环境内的正常呼吸,即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包括防火机构、活动安装在防火机构上的助吸机构、连接在防火机构上的稳定机构以及安装在防火机构上的送风机构,所述防火机构包括阻燃的隔热外壳、利用螺栓固定在隔热外壳两侧槽口中且对称分布的两个垫柱、固定安抓在隔热外壳顶部弧槽中的风槽内框、固定安装在隔热外壳内的阻燃内胆、安装在阻燃内胆内部的减震兜罩、活动安装在风槽内框内的滤垫、连接在风槽内框顶部端口中且位于滤垫正上方的密封隔板以及安装在隔热外壳和阻燃内胆之间的阻流垫,所述助吸机构包括连接在隔热外壳上的两个气管、安装在两个气管远离隔热外壳端头上的封盖、安装在封盖上的护罩、活动安装在护罩内部且滤化气体的活性炭包以及安装在护罩两侧导杆上且对称分布的弹性束带,所述稳定机构包括利用垫片和螺栓装配在垫柱外部的夹板、活动安装在夹板内部的承压子板、连接于承压子板顶部两个端头和夹板内壁上的两个弹簧、利用螺栓固定在两个承压子板底部的梁杆以及安装在梁杆上的颚垫,所述送风机构包括固定安装在隔热外壳上的风罩、安装在风罩内壁上的两组夹具、连接在两组夹具内的传动组件、固定安装在隔热外壳顶部槽口内的蓄能机箱,且蓄能机箱利用两个导线与传动组件内电机进行连接。

4、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隔热外壳的外部涂覆有阻燃涂料,所述阻燃内胆顶部远离阻流垫的一侧开设有密集分布的气孔,且隔热外壳的外壁和封盖的外壁上均安装有两个倾斜分布的端管。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阻流垫安装在阻燃内胆和隔热外壳之间的隔层中,当传动组件运行并将外界空气吸引至阻流垫内侧后,被阻流垫引导的气流便会灌入滤垫的内部,经过滤垫滤化处理后,从滤垫内部滤化后的气体便会沿着风槽内框两端的风口向着阻燃内胆和隔热外壳隔层的额外部分进行递送,最终被滤化后的气体便会沿着隔热外壳外壁的端管涌入两个气管内部,并顺着气管外部两个端管向着护罩内部转输。

6、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风槽内框是由薄层不锈钢材料制成,且风槽内框两端的弧形端口内开设有引导滤化气流递送的风口。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潮湿的滤垫放置在风槽内框内侧,此时开设有滤孔的滤垫便可在密封隔板与风槽内框封堵作用下对着外界吸引的气体进行高效滤化转输。

8、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护罩靠近封盖一侧的螺纹端管内开设有柱形空腔,且活性炭包适配贯穿至螺纹端管的柱形空腔内。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将封盖螺纹安装在护罩外侧的螺纹端管上,此时活动安装在螺纹端管中的活性炭包便可被封盖进行压紧,最终经过两个气管转输且初次滤化的气体便可稳定的得到活性炭包进行二次滤化处理。

10、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垫柱的外部开设有环槽,且夹板顶部的端头适配装配在垫柱外部的环槽上,而夹板的内部开设有约束于承压子板顶部端头的空腔。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垫片和螺栓将活动安装在垫柱外端环槽中的夹板进行限位夹持,此时两个夹板的顶端便可在两个垫柱定位支撑作用下进行自由侧翻。

12、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梁杆是由硅胶材料制成,且梁杆的两端安装有分别贯穿至两个承压子板内的端柱。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梁杆自身的柔韧性,配合两个螺栓将梁杆两端的端柱分别固定在两个承压子板的底端,此时安装在梁杆上的颚垫便可为不同脸型使用者的下颚部位进行适配性束紧固定。

14、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颚垫为扁平的针织布,且颚垫的顶部开设有向下凸起的凹槽。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颚垫顶部的凹槽适配于使用者下颚凸起并束紧后,可弯曲的梁杆便可配合颚垫对着使用者下颚进行适配性压紧,从而提高隔热外壳和阻燃内胆对使用者头部的稳固性。

16、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传动组件是由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内转子上的扇叶端头组成。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两组夹具将电机外壁固定在风罩的内腔中,此时固定安装在电机内转子上的扇叶端头便会被传动状态下将外界空气持续向着风罩和阻燃内胆以及隔热外壳之间的隔层中递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19、1.本发明通过设置阻燃隔热的隔热外壳和阻燃内胆,且在隔热外壳和阻燃内胆之间安装可引导外界气流的阻流垫,当传动组件内电机运行并带动转子顶端的扇叶端头进行旋转时,此时外界空气便会经过两个阻流垫的引导而灌入滤垫的内部,此时外界被吸引的空气便会经过滤垫的滤化沿着风槽内框两端的风口向着隔热外壳和阻燃内胆额外的腔体内转输,最终被滤化后的空气会顺着隔热外壳外壁的两个端管输送至两个气管内,随着使用者口鼻的正常呼吸,顺着封盖以及活性炭包二次滤化后的气体会进入护罩内,从而能够有效确保使用者在火灾环境内低氧状态下进行正常呼吸作业。

20、2.本发明通过在阻燃内胆顶部开设有密集分布的气孔,且将阻燃内胆和隔热外壳远离阻流垫的腔体与阻燃内胆顶部开设的气孔进行连通,当减震兜罩贴合于使用者的头顶并配合组合后夹板、承压子板以及颚垫将隔热外壳束紧后,被传动组件内扇叶端头持续吸引且滤化的气流便会顺着阻燃内胆顶部的气孔向着使用者头顶部位的定向鼓吹,此时正常使用状态下的阻燃内胆内腔便会为佩戴者头部进行持续降温鼓吹,以避免使用者头部温度过高而产生大量汗液,从而降低汗水分泌过量阻碍视线的同时,又可以避免使用者头部温度过高而产生一系列病症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包括防火机构(100)、活动安装在防火机构(100)上的助吸机构(200)、连接在防火机构(100)上的稳定机构(300)以及安装在防火机构(100)上的送风机构(4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外壳(110)的外部涂覆有阻燃涂料,所述阻燃内胆(140)顶部远离阻流垫(180)的一侧开设有密集分布的气孔,且隔热外壳(110)的外壁和封盖(220)的外壁上均安装有两个倾斜分布的端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槽内框(130)是由薄层不锈钢材料制成,且风槽内框(130)两端的弧形端口内开设有引导滤化气流递送的风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吸机构(200)包括安装在封盖(220)上的护罩(230)、活动安装在护罩(230)内部且滤化气体的活性炭包(240)以及安装在护罩(230)两侧导杆上且对称分布的弹性束带(25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护罩(230)靠近封盖(220)一侧的螺纹端管内开设有柱形空腔,且活性炭包(240)适配贯穿至螺纹端管的柱形空腔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柱(120)的外部开设有环槽,且夹板(310)顶部的端头适配装配在垫柱(120)外部的环槽上,而夹板(310)的内部开设有约束于承压子板(320)顶部端头的空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梁杆(340)是由硅胶材料制成,且梁杆(340)的两端安装有分别贯穿至两个承压子板(320)内的端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颚垫(350)为扁平的针织布,且颚垫(350)的顶部开设有向下凸起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机构(400)包括固定安装在隔热外壳(110)顶部槽口内的蓄能机箱(410),且蓄能机箱(410)利用两个导线与传动组件(440)内电机进行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440)是由电机以及安装在电机内转子上的扇叶端头组成。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安全头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火场救援安全头盔,包括防火机构、活动安装在防火机构上的助吸机构、连接在防火机构上的稳定机构。在隔热外壳和阻燃内胆之间安装可引导外界气流的阻流垫,当传动组件内电机运行并带动转子顶端的扇叶端头进行旋转时,此时外界空气便会经过两个阻流垫的引导而灌入滤垫的内部,此时外界被吸引的空气便会经过滤垫的滤化沿着风槽内框两端的风口向着隔热外壳和阻燃内胆额外的腔体内转输,最终被滤化后的空气会顺着隔热外壳外壁的两个端管输送至两个气管内,随着使用者口鼻的正常呼吸,顺着封盖以及活性炭包二次滤化后的气体会进入护罩内,从而能够有效确保使用者在火灾环境内低氧状态下进行正常呼吸作业。

技术研发人员:魏新国,张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保来应急医疗产业技术研究院(徐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