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运动鞋及弹性结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28959发布日期:2024-01-26 16:4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运动鞋及弹性结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制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运动鞋及弹性结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pu泡棉被应用于电器领域、建筑领域、生活用品领域和服装领域,同时在汽车工业、电池工业、化妆品业、胸围内衣制造业及高档家具制造业等行业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运动鞋上的应用相对较少,在鞋面结构的使用上有较大的局限性。

2、现有技术中,一般将pu泡棉用于运动鞋的鞋底,从而制备出低硬度缓震pu鞋底。但是,运动鞋的鞋底需考虑具有一定的硬度,以防止路面的尖锐物体刺透鞋底,无法将pu泡棉的轻量化和高弹性性能发挥出来,使得运动鞋的弹性较低,从而导致用户穿着运动鞋的舒适度较差,体验感较低。

3、此外,由于将pu泡棉材料制备成能够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的工艺较为繁琐,使得pu泡棉材料在运动鞋的应用上受到限制,导致由pu泡棉材料制备的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的生产效率较低,从而使得运动鞋的生产效率降低。

4、因此,如何提高运动鞋穿着的舒适度,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以提高运动鞋穿着的舒适度。

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弹性结构的运动鞋。

3、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对上述弹性结构的弹性结构生产工艺。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包括:

6、弹性结构本体,所述弹性结构本体包括连接部和贴合部,且所述连接部和所述贴合部平滑过渡连接,以形成u形结构,所述弹性结构本体的材质为pu泡棉,所述连接部用于与鞋帮的两侧连接,所述贴合部用于贴合在所述鞋帮的帮面上,以使所述弹性结构本体在所述运动鞋后部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

7、可选地,在上述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中,所述弹性结构本体的表面包裹有网布层,所述弹性结构本体通过所述网布层与所述鞋帮的帮面贴合。

8、可选地,在上述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中,所述鞋帮包括前帮和后帮,所述弹性结构本体的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且所述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前帮两侧的帮面连接,且所述弹性结构本体的贴合部与所述后帮的帮面贴紧。

9、可选地,在上述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中,第一连接端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分别与所述前帮两侧的帮面通过缝制的方式连接,且所述弹性结构本体的贴合部与所述后帮的帮面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

10、一种运动鞋,包括:

11、鞋体,所述鞋体包括鞋帮和鞋底;

12、弹性结构,所述弹性结构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且所述弹性结构本体与所述鞋帮的帮面贴紧。

13、一种弹性结构生产工艺,弹性结构为如上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包括步骤:

14、混合搅拌,将pu泡棉原料中的a料和b料按照第一预设比例混合,且加入发泡剂和水,并根据需求颜色添加色膏,以形成混合料,其中,所述发泡剂的质量与所述混合料的质量之比为第二预设比例,所述水的质量与所述混合料的质量之比为第三预设比例;

15、浇注混合料,将与所述弹性结构本体相匹配的金属模具预热至预设温度,并将混合料注入所述金属模具内,以使所述混合料发泡膨胀形成pu泡棉;

16、固化处理,将所述金属模具放入固化环境中,通过所述pu泡棉在所述金属模具的腔体内进行固化处理,以保证所述pu泡棉熟化定型;

17、脱模处理,将熟化定型后的所述pu泡棉沿所述金属模具的开模方向进行脱模,且对脱模后的所述pu泡棉进行修整和裁剪,以得到所述弹性结构本体。

18、可选地,在上述弹性结构生产工艺中,所述第一预设比例为2/1;和/或,

19、所述第二预设比例为1%~1.5%;和/或,

20、所述第三预设比例为1.5%~2%。

21、可选地,在上述弹性结构生产工艺中,所述金属模具为分体件,且所述金属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密封连接形成用于注入所述混合料的u形腔体。

22、可选地,在上述弹性结构生产工艺中,在所述浇注混合料的步骤中,所述预设温度为45℃~50℃。

23、可选地,在上述弹性结构生产工艺中,在所述固化处理的步骤中,所述固化环境的温度为55℃,且所述金属模具的合模压力为4t。

24、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通过设置有连接部和贴合部,且连接部和贴合部平滑过渡连接,以形成u形结构的弹性结构本体,同时弹性结构本体的材质采用pu泡棉。其中,弹性结构本体的连接部与运动鞋的鞋帮两侧连接,且弹性结构本体的贴合部与运动鞋的鞋帮帮面贴合,以使弹性结构本体在运动鞋后部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当用户的脚后跟在一起一落的同时,运动鞋后部对弹性结构本体产生挤压和释放的反复作用,并且在用户抬起脚后跟的过程中,弹性结构本体产生弹性力,助推用户的抬脚过程;在用户落脚的过程中,弹性结构本体可产生反向弹性力,从而减缓用户落脚的力量,起到减震的效果,进而缓解走路或跑步时造成的抬脚和落脚负担,使得用户在走路或跑步时更加轻松,舒适,且弹性结构本体的整个弹性变形过程均可被用户看到,可起到为用户减压减负的效果。

25、与现有技术中将pu泡棉制成运动鞋的鞋底相比,运动鞋的鞋底需考虑具有一定的硬度,以防止路面的尖锐物体刺透鞋底,因此无法将pu泡棉的高弹性性能充分发挥出来。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通过将采用pu泡棉的弹性结构本体贴合于运动鞋的鞋帮帮面上,使得弹性结构本体在运动鞋后部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且弹性结构本体的整个弹性变形过程均可被用户看到,在缓解用户走路或跑步时造成的抬脚负担的同时,可起到为用户减压减负的效果。并且,将pu泡棉直接用于弹性结构,且将弹性结构外露于运动鞋的外侧,从而可将pu泡棉的高弹性性能充分发挥出来,增加了运动鞋的弹性,缓解脚部疲劳,从而提高了运动鞋穿着的舒适度。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本体(100)的表面包裹有网布层,所述弹性结构本体(100)通过所述网布层与所述鞋帮(201)的帮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201)包括前帮(2011)和后帮(2012),所述弹性结构本体(100)的连接部(101)包括第一连接端(1011)和第二连接端(1012),且所述第一连接端(101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1012)分别与所述前帮(2011)两侧的帮面连接,且所述弹性结构本体(100)的贴合部(102)与所述后帮(2012)的帮面贴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端(1011)和所述第二连接端(1012)分别与所述前帮(2011)两侧的帮面通过缝制的方式连接,且所述弹性结构本体(100)的贴合部(102)与所述后帮(2012)的帮面通过粘接的方式连接。

5.一种运动鞋,其特征在于,包括:

6.一种弹性结构生产工艺,弹性结构为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结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为2/1;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结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模具为分体件,且所述金属模具包括第一模具和第二模具,所述第一模具和所述第二模具密封连接形成用于注入所述混合料的u形腔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结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浇注混合料的步骤中,所述预设温度为45℃~50℃。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弹性结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化处理的步骤中,所述固化环境的温度为55℃,且所述金属模具的合模压力为4t。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运动鞋及弹性结构生产工艺,涉及制鞋技术领域,包括:弹性结构本体,弹性结构本体包括连接部和贴合部,且连接部和贴合部平滑过渡连接,以形成U形结构,弹性结构的材质为PU泡棉,连接部用于与鞋帮的两侧连接,贴合部用于贴合在鞋帮的帮面上,以使弹性结构在运动鞋后部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运动鞋的弹性结构,通过将采用PU泡棉的弹性结构本体贴合于运动鞋的鞋帮帮面上,使得弹性结构本体在运动鞋后部的挤压作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在缓解用户走路或跑步时造成的抬脚负担的同时,可起到为用户减压减负的效果,缓解脚部疲劳,进而提高了运动鞋穿着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雷世源,丁世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踏(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