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鞋鞋底及篮球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34838发布日期:2023-10-14 21:08阅读:47来源:国知局
篮球鞋鞋底及篮球鞋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鞋的,尤其涉及一种篮球鞋鞋底及篮球鞋。


背景技术:

1、篮球运动是一种同场对抗型的运动,在比赛中有较高强度的冲刺、起跳以及变向等动作。因此,对于篮球鞋的前掌弯折以及中足抗扭转等性能有较高的要求。

2、篮球运动员在蹬地时需要前掌弯折位置能够给予较好的反馈,适宜的前掌弯折刚度可以减少跖趾关节的能量损耗,缩短蹬地反馈的时间,提高运动员蹬地相关动作的效率,保证运动员在比赛中“快人一步”。

3、适宜的中足抗扭刚度能够保证运动员在变向、侧切等侧向相关的动作中的稳定性。如果扭转刚度过于弱,会因为篮球鞋鞋底支撑性差导致在大强度变向时发生侧翻;而如果刚度过于强,运动员在做大幅度变向动作时足踝功能受限,容易产生疲劳。因此,对于不同打法和体质的运动员需要相对应的弯折刚度和扭转刚度的运动鞋。

4、为了提高篮球运动过程中“前掌蹬伸”和“快速变向”的动作表现,现有技术中采用在篮球鞋鞋底嵌入一片或多片碳板支撑插片,通过支撑插片在前掌改变跖趾关节位置的弯曲刚度以及足纵弓扭转的刚度,实现在蹬伸过程中提供前足回弹效果以及保持中足扭转角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以提高跳跃的表现并且快速的完成动作。

5、但是,目前常用的支撑插片的技术方式存在以下几个缺陷:(1)支撑板位置在中底和外底之间,支撑板边缘会顶破外底材料。在做篮球变向动作时,篮球鞋鞋底不会以全掌接触地面,这时支撑板边缘抵住外底局部位置摩擦地面,导致外底橡胶在局部受力较大而发生破损。并且,位置偏下的碳板与人体足部中间有一层发泡中底材料,在扭转时碳板的抗扭转性能不能直接作用在足底,需要通过中底材料传导,传导过程中会损失一部分扭转的性能。(2)支撑板位置过于偏上导致其与脚掌的距离较近且硬,在蹬伸时影响跖趾关节的自然弯折,降低穿着的舒适性。研究发现,长时间穿着硬底的篮球鞋会产生跖骨疼痛的问题。(3)市场上对于碳板支撑板的盲目使用。其中,一些定位为后卫款的篮球鞋,篮球鞋鞋底设置过高,过高的鞋底刚性影响了运动员的运动表现。另一些内线定位的篮球鞋则因为支撑性和稳定性差,影响了球员在篮下的发挥。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篮球鞋鞋底及篮球鞋,通过将支撑板放置在合理位置,对支撑板进行适配性调整,可以有效改善运动蹬伸阶段功能,提高抗扭转效果。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篮球鞋鞋底及篮球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篮球鞋鞋底,包括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和支撑板,第一弹性层、支撑板和第二弹性层依次层叠设置,以形成篮球鞋鞋底本体,篮球鞋鞋底本体对应人体足部的足弓区域设置有抗扭转结构,在蹬伸过程中对人体足部提供抗扭转性并实现快速变向。

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支撑板包括顺次连接的前掌区域、中足区域和足跟区域,前掌区域、中足区域和后跟区域由碳纤维材料一体铺设制成。

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抗扭转结构设置在支撑板的中足区域,足部扭转过程中抗扭转结构以使支撑板的抗扭转性直接作用在人体足部。

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抗扭转结构包括至少一条加强筋,至少一条加强筋沿篮球鞋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支撑板的前掌区域包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依次连接,第一支撑片对应人体足部前掌区域的大脚趾,第二支撑片对应人体足部前掌区域的跖趾关节,以使第一支撑片对大脚趾提供助推力同时保证人体足部剩余脚趾的灵活性。

8、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支撑板的后跟区域设置有减震孔,人体足部受到外力冲击,以使后跟区域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通过减震孔接触,增加缓震性能,减少人体足部后跟区域的冲击力。

9、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二弹性层设置有凹槽,支撑板的底部和凹槽相贴合,第一弹性层和支撑板的表面相贴合,以使第一弹性层和支撑板容置在凹槽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二弹性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包覆结构,第一包覆结构自第二弹性层朝向人体足部所在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弹性层内侧设置有第二包覆结构,第二包覆结构和人体中足部位对应设置,以使第一包覆结构和第二包覆结构对人体足部提供支撑。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优选实施例,第二弹性层的底面和外底相连接,外底对第二弹性层的外表面进行包覆。

1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篮球鞋,包括以上所述的篮球鞋鞋底。

13、本实用新型的篮球鞋鞋底及篮球鞋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篮球鞋鞋底,将支撑板设置在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中间,并在支撑板的中足区域设置抗扭转结构,以使人体足部在蹬伸扭转过程中避免支撑板移位,支撑板的抗扭转力直接作用在人体足部;

15、(2)根据篮球鞋功能定位不同,对支撑板的结构进行适配性选择,以提供不同使用功能的篮球鞋。



技术特征:

1.一种篮球鞋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和支撑板,第一弹性层、支撑板和第二弹性层依次层叠设置,以形成篮球鞋鞋底本体,篮球鞋鞋底本体对应人体足部的足弓区域设置有抗扭转结构,在蹬伸过程中对人体足部提供抗扭转性并实现快速变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球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支撑板包括顺次连接的前掌区域、中足区域和足跟区域,前掌区域、中足区域和后跟区域由碳纤维材料一体铺设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篮球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抗扭转结构设置在支撑板的中足区域,足部扭转过程中抗扭转结构以使支撑板的抗扭转性直接作用在人体足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篮球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抗扭转结构包括至少一条加强筋,至少一条加强筋沿篮球鞋鞋底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篮球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的前掌区域包括第一支撑片和第二支撑片依次连接,第一支撑片对应人体足部前掌区域的大脚趾,第二支撑片对应人体足部前掌区域的跖趾关节,以使第一支撑片对大脚趾提供助推力同时保证人体足部剩余脚趾的灵活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篮球鞋鞋底,其特征在于,支撑板的后跟区域设置有减震孔,人体足部受到外力冲击,以使后跟区域的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通过减震孔接触,增加缓震性能,减少人体足部后跟区域的冲击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球鞋鞋底,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层设置有凹槽,支撑板的底部和凹槽相贴合,第一弹性层和支撑板的表面相贴合,以使第一弹性层和支撑板容置在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球鞋鞋底,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层的外侧设置有第一包覆结构,第一包覆结构自第二弹性层朝向人体足部所在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弹性层内侧设置有第二包覆结构,第二包覆结构和人体中足部位对应设置,以使第一包覆结构和第二包覆结构对人体足部提供支撑。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球鞋鞋底,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层的底面和外底相连接,外底对第二弹性层的外表面进行包覆。

10.一种篮球鞋,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篮球鞋鞋底。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篮球鞋鞋底,包括第一弹性层、第二弹性层和支撑板,第一弹性层、支撑板和第二弹性层依次层叠设置,以形成篮球鞋鞋底本体,篮球鞋鞋底本体对应人体足部的足弓区域设置有抗扭转结构,在蹬伸过程中对人体足部提供抗扭转性并实现快速变向。本技术提供的篮球鞋鞋底,将支撑板设置在第一弹性层和第二弹性层中间,并在支撑板的中足区域设置抗扭转结构,以使人体足部在蹬伸扭转过程中避免支撑板移位,支撑板的抗扭转力直接作用在人体足部。根据篮球鞋功能定位不同,对支撑板的结构进行适配性选择,以提供不同使用功能的篮球鞋。

技术研发人员:徐剑光,郏胜威,张亮,杨帆,杨昌,陈远支,王旭,储照伟,王敏,孙明旭,杜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李宁(中国)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1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