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3729发布日期:2023-08-25 02:04阅读:36来源:国知局
可穿戴智能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终端,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


背景技术:

1、现有智能手表蓝牙天线的天线增益较低,智能手表佩戴在手腕后容易受手臂影响,使天线接收与发射信号变弱,导致使用蓝牙耳机听歌时出现音乐断续或卡顿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的天线信号容易受佩戴部位影响,导致天线接收发送信号变弱的缺陷。

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包括:

3、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天线;以及

4、固定带,包括带体和反射结构,所述带体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带体具有与所述壳体围成佩戴空间的第一状态;所述反射结构设置于所述带体上,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壳体相对分布于所述佩戴空间的相对两侧;

5、所述反射结构的长度为l,所述天线的辐射信号的波长为λ,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为d;

6、其中,满足关系式:l>0.5λ,d≥0.25λ。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d≤0.5λ。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反射结构的宽度尺寸为w1,所述带体的宽度尺寸为w2,其中满足比值关系式为:0.9≤w1/w2≤1.1。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壳体包括金属中框,所述金属中框构成所述天线的部分结构;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沿朝向所述壳体方向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金属中框的中心区域。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反射结构的长度l的取值范围为:38mm≤l≤42mm,所述反射结构的宽度w1的取值范围为:21mm≤w1≤25mm;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金属中框之间的距离d1的取值范围为:d1≥20mm。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反射结构包括金属件、柔性线路板、导电层中的一种。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天线包括蓝牙天线、gps天线中的至少一种。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带体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能够相互连接或分离。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第一带体和/或所述第二带体设有可调连接部,所述可调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以及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的连接位置;和/或,

15、所述反射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带体和/或所述第二带体。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所述带体为腕带,所述佩戴空间与人的腕部相适配。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穿戴智能终端,通过在带体上设置反射结构,在反射结构的作用下,反射结构可以将天线辐射过来的天线辐射信号朝向壳体的方向进行反射,使得更多的天线辐射信号从壳体的方向辐射出去,有效减小佩戴部位对天线收发信号的影响,有利于增加信号强度,提升天线增益,提升天线传输距离与信号稳定性,使天线接收发送信号更稳定效果更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智能终端的天线信号容易受佩戴部位影响,导致天线接收发送信号变弱的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壳体之间的距离d≤0.5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的宽度尺寸为w1,所述带体的宽度尺寸为w2,其中满足比值关系式为:0.9≤w1/w2≤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金属中框,所述金属中框构成所述天线的部分结构;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沿朝向所述壳体方向的正投影位于所述金属中框的中心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的长度l的取值范围为:38mm≤l≤42mm,所述反射结构的宽度w1的取值范围为:21mm≤w1≤25mm;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反射结构与所述金属中框之间的距离d1的取值范围为:d1≥20mm。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结构包括金属件、柔性线路板、导电层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包括蓝牙天线、gps天线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包括第一带体和第二带体,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的远离所述壳体的一端能够相互连接或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体和/或所述第二带体设有可调连接部,所述可调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以及用于调节所述第一带体和所述第二带体的连接位置;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智能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带体为腕带,所述佩戴空间与人的腕部相适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智能终端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可穿戴智能终端,包括主体和固定带,主体包括壳体和设置于壳体的天线;固定带包括带体和反射结构,带体连接于壳体,带体具有与壳体围成佩戴空间的第一状态;反射结构设于带体上,在第一状态下,反射结构与壳体相对分布于佩戴空间的相对两侧;反射结构的长度为L,天线的辐射信号的波长为λ,在第一状态下,反射结构与壳体之间的距离为D;满足关系式:L>0.5λ,D≥0.25λ。本技术的可穿戴智能终端,通过设置反射结构,在反射结构的作用下,反射结构可以将天线辐射过来的天线辐射信号朝向壳体的方向进行反射,使得更多的天线辐射信号从壳体的方向辐射出去,有助于提升天线增益。

技术研发人员:龙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未来穿戴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