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派克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08779发布日期:2023-09-09 21:0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派克服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服装的,尤其是涉及一种派克服。


背景技术:

1、近些年,派克服在服装领域的地位逐渐凸显。目前市场上派克服外皮面料有布料、皮毛皮革两大类,内胆有兔皮毛、貉子皮毛、皮毛一体、水貂皮毛等等。

2、相关技术中,一种女士派克服,包括衣服主体,衣服主体的两侧设连接有衣袖,衣服主体的上侧设有毛茸的衣帽,衣服主体的两侧设有纽扣或固定拉链,派克服一般在秋季或冬季穿着。

3、但是为了适应不同身材的穿着者,派克服的腰部一般都显得比较宽大,穿着者穿上后显得腰部十分臃肿,影响整体的美观;而且由于秋冬之际的天气较冷,穿着者的身上还会穿着较多的保暖衣服,再将派克服穿上后会显得更加臃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派克服,解决上述相关技术中派克服穿着者在穿着时衣服主体的腰部显得较为臃肿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派克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一种派克服,包括衣身和衣身两侧的衣袖,所述衣身上设有衣帽,所述衣身的内侧面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带和若干限位带,若干所述限位带固定于衣身的内侧面,所述固定带贯穿若干限位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为固定端部且与靠近该端部的限位带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为活动端部且与靠近该端部的限位带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外侧面设有对固定带松紧程度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

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对衣身的腰部进行调节时,通过固定带和限位带的设置,将固定带依次穿过若干个限位带,然后通过调节组件来对固定带进行调节,固定带的收束带动衣身腰部尺寸的收束,以此使得穿着者在穿着时显得不再臃肿。

5、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子扣和若干第一母扣,若干所述第一母扣固定于固定带的固定端部外侧面,所述第一子扣固定于固定带的活动端部外侧面,所述第一子扣和若干第一母扣卡接配合。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固定带进行调节时,通过第一子扣和若干第一母扣的配合设置,将第一子扣卡入不同位置的第一母扣,以此对固定带整体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进而对衣身宽大的腰部进行收束,使穿着者穿起来外观不再臃肿。

7、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二子扣和第二母扣,所述第二子扣固定于固定带的固定端部外侧面,所述第二母扣固定在固定带靠近固定端部的外侧面,所述固定带的固定端部贯穿远离活动端部的限位带后通过第二子扣和第二母扣卡接固定。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固定带的固定端部进行固定时,通过第二子扣和第二母扣的设置,固定带的固定端部贯穿远离活动端部的限位带后通过第二子扣和第二母扣卡接固定,以此将固定带的固定端部固定,避免固定带的固定端部松脱。提高固定端部的安装稳定性。

9、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第一魔术贴毛面和第一魔术贴勾面,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设置于固定带上靠近第二子扣的位置,所述第一魔术贴勾面设置于固定带靠近第第一母扣的位置;当第一子扣和第一母扣卡接时,第一魔术贴毛面和第一魔术贴勾面粘连。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固定带的固定端部进行固定且第一子扣和第一母扣已经卡接时,通过第一魔术贴毛面和第二魔术贴勾面的配合设置,第一魔术贴毛面和第一魔术贴勾面粘连,以此进一步提高固定带固定端部的安装稳定性。

11、可选的,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对固定带固定端部限位的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二者的一侧边沿通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背向转轴的端部卡接固定。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不使用固定带收束衣身腰部时,通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配合设置,对固定带的活动端部限位,避免固定带自然状态下从限位带内脱离或分离,提高固定带活动端部的组装稳定性。

13、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背向转轴的侧面均设有卡勾,所述固定组件还包括卡板,所述卡板上开设供卡勾插入的卡孔。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固定过程中,通过卡板和卡勾的配合设置,卡勾插入到卡板上的卡孔内部,以此实现对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的固定,提高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二者对固定带活动端部的限位固定更加的牢靠。

15、可选的,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相贴近的侧面上设有若干齿牙。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对固定带活动端部的固定过程中,通过齿牙的设置,齿牙对固定带活动端部的外侧面抵接,以此通过齿牙进一步将固定带的活动端部夹紧,进一步降低固定带活动端部松脱的可能性。

17、可选的,衣身下部的内侧面设有供固定带置入的收纳袋。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者不需要使用固定带调节衣身腰部的尺寸时,可以将固定带从限位带上拆卸并将其置于收纳袋内部,便于使用者对固定带的收纳,避免固定带占据衣兜的尺寸。

19、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0、1.通过固定组件和调节组件的设置,通过第二子扣和第二母扣、第一魔术贴毛面和第一魔术贴勾面的配合,对固定带的固定端进行固定;再通过第一夹板、第二夹板和卡板的设置,对固定带的活动端部进行限位,将固定带的活动端部置于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并通过齿牙进一步夹紧,然后使卡勾插入到卡板上的卡孔内部,以此实现对固定带活动端部的限位;最后将固定带活动端部的第一子扣与不同位置的第一母扣卡接配合,实现对固定带整体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以此带动衣身腰部尺寸的调节,使穿着者穿起来不显臃肿。



技术特征:

1.一种派克服,包括衣身(1)和衣身(1)两侧的衣袖(2),所述衣身(1)上设有衣帽(11),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身(1)的内侧面设有固定组件(3),所述固定组件(3)包括固定带(31)和若干限位带(32),若干所述限位带(32)固定于衣身(1)的内侧面,所述固定带(31)贯穿若干限位带(32),所述固定带(31)的一端为固定端部且与靠近该端部的限位带(32)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31)的另一端为活动端部且与靠近该端部的限位带(32)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带(31)的外侧面设有对固定带(31)松紧程度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派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第一子扣(41)和若干第一母扣(42),若干所述第一母扣(42)固定于固定带(31)的固定端部外侧面,所述第一子扣(41)固定于固定带(31)的活动端部外侧面,所述第一子扣(41)和若干第一母扣(42)卡接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派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第二子扣(33)和第二母扣(34),所述第二子扣(33)固定于固定带(31)的固定端部外侧面,所述第二母扣(34)固定在固定带(31)靠近固定端部的外侧面,所述固定带(31)的固定端部贯穿远离活动端部的限位带(32)后通过第二子扣(33)和第二母扣(34)卡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派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第一魔术贴毛面(35)和第一魔术贴勾面(36),所述第一魔术贴毛面(35)设置于固定带(31)上靠近第二子扣(33)处,所述第一魔术贴勾面(36)设置于固定带(31)靠近第第一母扣(42)处;当第一子扣(41)和第一母扣(42)卡接时,第一魔术贴毛面(35)和第一魔术贴勾面(36)粘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派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对固定带(31)固定端部限位的第一夹板(37)和第二夹板(38),所述第一夹板(37)和第二夹板(38)二者的一侧边沿通转轴铰接,所述第一夹板(37)和第二夹板(38)背向转轴的端部卡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派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37)和第二夹板(38)背向转轴的侧面均设有卡勾(372),所述固定组件(3)还包括卡板(39),所述卡板(39)上开设供卡勾(372)插入的卡孔(39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派克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37)和第二夹板(38)相贴近的侧面上设有若干齿牙(37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派克服,其特征在于,衣身(1)下部的内侧面设有供固定带(31)置入的收纳袋(14)。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派克服,涉及服装的技术领域,其包括衣身和衣身两侧的衣袖,所述衣身上设有衣帽,所述衣身的内侧面设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固定带和若干限位带,若干所述限位带固定于衣身的内侧面,所述固定带贯穿若干限位带,所述固定带的一端为固定端部且与靠近该端部的限位带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另一端为活动端部且与靠近该端部的限位带活动连接,所述固定带的外侧面设有对固定带松紧程度进行调节的调节组件;本申请通过固定组件和调节的配合设置,实现对固定带整体的松紧程度进行调节,以此带动衣身腰部尺寸的调节,使穿着者穿起来不显臃肿。

技术研发人员:黄益财,陈洪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市铭盛服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