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03944发布日期:2023-08-04 02:29阅读: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鞋底相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


背景技术:

1、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

2、对于运动鞋,其是根据人们参加运动或旅游的特点设计制造的鞋子,运动鞋的鞋底和普通的皮鞋、胶鞋不同,一般都是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能起一定的缓冲作用,运动时能增强弹性,有的还能防止脚踝受伤,所以,在进行体育运动时,大都要穿运动鞋,尤其是高烈度体能运动,如:篮球、跑步等;

3、现有中国专利为cn202221646897.1的一种强抓地力的鞋底及鞋,包括本体,本体的鞋尖设置有第一凸起,本体沿中心轴线左右对称设置有第二凸起和第三凸起,第三凸起设置于本体的外侧,本体沿中心轴线方向设置有第四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之间、第一凸起和第三凸起之间、第二凸起和第四凸起之间以及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之间均形成连通的排水槽;

4、上述现有鞋底,通过设置有第一凸起、第二凸起、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且各个凸起上根据部位的不同,其设置的防滑纹以及防滑块能够起到不同的作用,从整体上又能起到防滑抓地作用,且排水槽呈上窄下宽的形状,有利于在下雨天实现排水,以及通过各个凸起间的挤压作用,使该排水槽具备一定的吸附力,从而实现对地面的抓地效果;

5、但其或现有鞋底所设的防滑纹路,较相一致,使得其防滑抓地效果相一致,但因在进行跑步或爬山活动时,受力点较多处理鞋掌处,若鞋掌处的防滑纹路较为普通或常规,导致长时间穿着使用后,较易磨损,使得抓地力效果降低,进而导致运动过程中,较易出现抓地不充分,滑到现象,导致使用者身体受到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包括鞋底主体所述鞋底主体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鞋掌部与后跟部,且后跟部上端中部相对应设有后跟防滑纹,还包括设于鞋掌部中部的中加固组件、设于鞋掌部侧边的侧加固组件与设于后跟部侧边的防侧偏组件,所述中加固组件包括安装于鞋掌部中部的耐磨垫片以及等距设于耐磨垫片内部的第一耐磨钉。

3、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磨钉包括等距内置于耐磨垫片内部的顶板、等距设于顶板上端的棱形钉、相接于棱形钉底部的连接轴、相抵于连接轴底部的气囊以及安装于气囊外侧并与耐磨垫片内底部黏贴固定的底板。

4、优选的,所述侧加固组件包括设于鞋掌部两侧的橡胶条以及等距内置于橡胶条内部的第二耐磨钉。

5、优选的,所述第二耐磨钉包括等距黏贴于橡胶条上端的垫块、设于垫块中部的锥形钉、相对设于垫块两侧的防滑块、插接于防滑块两侧下端的弹性片、相对设于垫块中部下端的橡胶块以及与弹性片底部相接并与橡胶块底部黏贴固定的底块,所述底块与鞋掌部两侧内部相接。

6、优选的,所述防侧偏组件包括设于后跟部侧边的支撑垫、开设于支撑垫上端的侧防滑纹、黏贴于支撑垫底部的内凹底片以及内置于内凹底片内部的气垫。

7、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磨钉沿耐磨垫片上端从左至右等距阵列设置,且第一耐磨钉所设数量从左至右逐渐增多。

8、优选的,所述侧加固组件沿鞋掌部前后相对称设有两对,且两对所设侧加固组件内部所设第二耐磨钉数量不少于七处。

9、优选的,所述支撑垫整体呈弧形片状设置,且支撑垫上端所开设侧防滑纹呈圈型逐步扩大开设。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1、优点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了中加固组件,在内部所设耐磨垫片作用下,可提高中部耐磨性,而配合中部等距设置的第一耐磨钉,可使鞋掌部中部与地面的抓着力显著提高,且配合鞋掌部侧边所设的侧加固组件,可使侧加固组件内部所设的锥形钉,在弹性片弹性配合下,与地面稳定插接接触,实现鞋掌部侧边抓着力的显著提高,从而达到了鞋掌部中部与侧边抓着力的优点。

12、优点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后跟部侧边安装了防侧偏组件,即在防侧偏组件内部所设支撑垫与侧防滑纹支撑防滑配合下,可加强后跟部与地面的接触效果,使其摩擦力扩大,减少侧偏现象的出现,从而达到了后跟部防侧偏配合的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包括鞋底主体(1),所述鞋底主体(1)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鞋掌部(2)与后跟部(3),且后跟部(3)上端中部相对应设有后跟防滑纹(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钉(52)包括等距内置于耐磨垫片(51)内部的顶板(521)、等距设于顶板(521)上端的棱形钉(522)、相接于棱形钉(522)底部的连接轴(523)、相抵于连接轴(523)底部的气囊(524)以及安装于气囊(524)外侧并与耐磨垫片(51)内底部黏贴固定的底板(5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加固组件(6)包括设于鞋掌部(2)两侧的橡胶条(61)以及等距内置于橡胶条(61)内部的第二耐磨钉(6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耐磨钉(62)包括等距黏贴于橡胶条(61)上端的垫块(621)、设于垫块(621)中部的锥形钉(622)、相对设于垫块(621)两侧的防滑块(623)、插接于防滑块(623)两侧下端的弹性片(624)、相对设于垫块(621)中部下端的橡胶块(625)以及与弹性片(624)底部相接并与橡胶块(625)底部黏贴固定的底块(626),所述底块(626)与鞋掌部(2)两侧内部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侧偏组件(7)包括设于后跟部(3)侧边的支撑垫(71)、开设于支撑垫(71)上端的侧防滑纹(72)、黏贴于支撑垫(71)底部的内凹底片(74)以及内置于内凹底片(74)内部的气垫(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磨钉(52)沿耐磨垫片(51)上端从左至右等距阵列设置,且第一耐磨钉(52)所设数量从左至右逐渐增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加固组件(6)沿鞋掌部(2)前后相对称设有两对,且两对所设侧加固组件(6)内部所设第二耐磨钉(62)数量不少于七处。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垫(71)整体呈弧形片状设置,且支撑垫(71)上端所开设侧防滑纹(72)呈圈型逐步扩大开设。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强抓着力的鞋底,包括鞋底主体、中加固组件、侧加固组件和防侧偏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了中加固组件,在内部所设耐磨垫片作用下,可提高中部耐磨性,而配合中部等距设置的第一耐磨钉,可使鞋掌部中部与地面的抓着力显著提高,且配合鞋掌部侧边所设的侧加固组件,可使侧加固组件内部所设的锥形钉,在弹性片弹性配合下,与地面稳定插接接触,实现鞋掌部侧边抓着力的显著提高,其次,在后跟部侧边安装了防侧偏组件,即在防侧偏组件内部所设支撑垫与侧防滑纹支撑防滑配合下,可加强后跟部与地面的接触效果,使其摩擦力扩大,减少侧偏现象的出现,从而达到了鞋掌部中部与侧边抓着力的不同增强配合与后跟部防侧偏配合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许文龙,吴美莎,庄雅芳,欧阳霄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市派益鞋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