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3191发布日期:2023-10-06 03:5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智能手表,具体为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


背景技术:

1、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表应运而生,智能手表是具有信息处理能力,符合手表基本技术要求的手表,智能手表除指示时间之外,还应具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测、交互等其中一种或者多种功能,显示方式包括指针、数字、图像等,目前市场的智能手表多种多样,样子美观,结构小巧,功能丰富,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2、现有的智能手表由表带和手表主体组成,表带与手表主体之间通过生耳连接,安装和拆卸表带都需要使用工具进行拆装,拆装便捷性较差,同时,智能手表使用时间较长后,外表容易磨损,且在受到碰撞时,无法对其进行有效保护,实用性较差;

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以解决上述缺陷,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1、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该智能手表解决了现有智能手表拆装便捷性较差以及实用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3、2)技术方案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包括手表主体,所述手表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条,所述卡接条的内部设置有卡接筒,所述手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表带,所述手表主体远离第一表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表带,所述手表主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护机构;

6、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一保护框和第二保护框,所述第一保护框的两侧开设有第一带槽,所述第二保护框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带槽,所述第一保护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旋钮,所述转动盘的底部且位于旋钮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二保护框内侧的底部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第二保护框的底部与旋钮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转动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卡接条的内部结构大小与卡接筒的外部结构大小呈相对应设置,所述卡接条与卡接筒转动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表带靠近卡接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柱,所述第一表带远离手表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头,所述第二表带靠近卡接筒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柱,所述第二表带上开设有多组调节通孔,所述第二表带远离手表主体的一端设置有表扣。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卡接柱的外部结构大小与卡接筒的内部结构大小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柱的外部结构大小与卡接筒的内部结构大小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柱与第一表带呈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第二卡接柱与第二表弟呈一体式结构设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带槽与第二带槽呈连通式结构设计,所述限位环为圆弧形结构设计,且所述限位环的圆弧为圆的二分之一,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结构大小与限位环的外部结构大小呈相对应设置。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保护框和第二保护框的内侧壁垂直设置有多组弹性条,所述弹性条为天然橡胶材质制成。

12、3)有益效果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卡接条、卡接筒以及卡接柱的设计,在需要安装表带时,将第一卡接柱和第二卡接柱分别与手表主体两侧的卡接筒卡接,安装较为便捷,通过保护机构的设计,安装时,将第一保护框与第二保护框水平对齐,将安装好表带的手表主体置于其间,对接第一保护框和第二保护框,转动旋钮,使限位环与限位滑槽滑动连接,保护机构对手表主体进行保护,并对表带与手表主体连接处进行限位,使卡接柱与卡接筒的卡接更稳定,同时,通过弹性条的设计,手表主体安装在保护机构后,手表主体与多组弹性条之间形成挤压空腔,在手表受到碰撞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实用性较高。



技术特征:

1.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包括手表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表主体(1)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条(11),所述卡接条(11)的内部设置有卡接筒(12),所述手表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表带(2),所述手表主体(1)远离第一表带(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表带(3),所述手表主体(1)的外部设置有保护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条(11)的内部结构大小与卡接筒(12)的外部结构大小呈相对应设置,所述卡接条(11)与卡接筒(12)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带(2)靠近卡接筒(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柱(21),所述第一表带(2)远离手表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头(22),所述第二表带(3)靠近卡接筒(12)的一端设置有第二卡接柱(31),所述第二表带(3)上开设有多组调节通孔(32),所述第二表带(3)远离手表主体(1)的一端设置有表扣(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柱(21)的外部结构大小与卡接筒(12)的内部结构大小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卡接柱(31)的外部结构大小与卡接筒(12)的内部结构大小呈相对应设置,所述第一卡接柱(21)与第一表带(2)呈一体式结构设计,所述第二卡接柱(31)与第二表带(3)呈一体式结构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槽(411)与第二带槽(421)呈连通式结构设计,所述限位环(432)为圆弧形结构设计,且所述限位环(432)的圆弧为圆的二分之一,所述限位滑槽(423)的内部结构大小与限位环(432)的外部结构大小呈相对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保护框(41)和第二保护框(42)的内侧壁垂直设置有多组弹性条(5),所述弹性条(5)为天然橡胶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佩戴的高稳定性智能手表,包括手表主体,所述手表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卡接条,所述卡接条的内部设置有卡接筒,所述手表主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表带,所述手表主体远离第一表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表带,所述手表主体的外部设置有保护机构,所述保护机构包括第一保护框和第二保护框,所述第一保护框的两侧开设有第一带槽,所述第二保护框的两侧开设有第二带槽,所述第一保护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转动盘,所述转动盘的底部中心处设置有旋钮,所述转动盘的底部且位于旋钮的外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第二保护框内侧的底部开设有圆槽,与现有的智能手表相比较,本技术通过设计能够提高智能手表的拆装便捷性以及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宁文,何叶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寻疗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