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肩关节术后病号服上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37028发布日期:2023-11-06 15:58阅读:46来源:国知局
一种肩关节术后病号服上衣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病号服,特别是涉及一种肩关节术后病号服上衣。


背景技术:

1、目前,肩关节术后病人在穿着病号服上衣时,在穿着袖口时往往需要抬起手臂,此时由于肩关节受伤,故而抬起手臂的动作会引起疼痛,最终就会给病人造成了较大的困扰,难以穿着病号服。

2、经检索,在专利cn205648978u中公开了一种用于肩关节术后病号服,包括病号服上衣,所述病号服上衣由衣身、活动衣袖和固定衣袖组成,衣身的一侧设有活动衣袖,衣身的另一侧设有固定衣袖,活动衣袖的袖筒直径大于固定衣袖的袖筒直径,活动衣袖与衣身之间及固定衣袖与衣身之间均通过拉链可拆卸连接;所述病号服上衣由领口经肩峰至活动衣袖袖口设有开口,开口处固定设有连接件;所述衣身包括前襟和后襟,前襟的对襟之间及前襟与后襟之间的对接处均设有系带,前襟的外侧缝制有置物袋其虽然能够方便患者穿戴病患服,但是由于衣袖与衣身可拆卸连接,在穿着时需要患者围绕衣袖一周转动扣合,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肩关节术后病号服上衣,解决了现有的肩关节术后病号服上衣,病人在穿着病号服上衣时,在穿着袖口时往往需要抬起手臂,此时由于肩关节受伤,故而抬起手臂的动作会引起疼痛,最终就会给病人造成了较大的困扰,难以穿着病号服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肩关节术后病号服上衣,包括衣身,所述衣身的两侧均缝设有衣袖;

3、所述衣身包括后襟、左前襟和右前襟,所述左前襟和右前襟均缝设在后襟的正面且侧边分别形成一个与衣袖相连通的通槽;

4、所述衣袖为一体结构,所述衣袖缠绕设置在通槽的边缘处,所述衣袖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毛粘部,所述衣袖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刺粘部,所述衣袖通过第一毛粘部和第一刺粘部围合呈筒状承载空腔。

5、进一步地,所述左前襟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毛粘部,所述右前襟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刺粘部,所述左前襟和右前襟通过第二毛粘部和第二刺粘部粘接成一体,从而方便扣合左前襟和右前襟。

6、进一步地,所述左前襟和右前襟正面的底部设置有口袋,口袋的设置方便人员进行穿戴。

7、进一步地,所述衣袖的底部设置有束缚带,所述束缚带正面的一侧和背面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相互粘合的魔术贴,束缚带能够扣合衣袖,避免衣袖拖拉。

8、进一步地,所述左前襟和右前襟的正面还设置有一个拉链,所述拉链能相对左前襟和右前襟运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左前襟和右前襟。

9、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0、通过衣身、衣袖、左前襟、右前襟、第一毛粘部、第一刺粘部、第二毛粘部和第二刺粘部的设置,在患者穿戴病号服时,可将第一毛粘部、第一刺粘部、第二毛粘部和第二刺粘部分别分离,这样形成缺口可以将上衣直接包裹在患者上身,这样就不需要患者进行抬臂动作,然后在患者前方即可完成对第一毛粘部、第一刺粘部、第二毛粘部和第二刺粘部依次固定贴合,贴合时还可针对患者体型进行相应的调整。

11、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技术特征:

1.一种肩关节术后病号服上衣,其特征在于:包括衣身(10),所述衣身(10)的两侧均缝设有衣袖(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关节术后病号服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襟(12)的内侧设置有第二毛粘部(14),所述右前襟(1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刺粘部(15),所述左前襟(12)和右前襟(13)通过第二毛粘部(14)和第二刺粘部(15)粘接成一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关节术后病号服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襟(12)和右前襟(13)正面的底部设置有口袋(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关节术后病号服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衣袖(20)的底部设置有束缚带(23),所述束缚带(23)正面的一侧和背面的另一侧分别设置有相互粘合的魔术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肩关节术后病号服上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前襟(12)和右前襟(13)的正面还设置有一个拉链(25),所述拉链(25)能相对左前襟(12)和右前襟(13)运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左前襟(12)和右前襟(13)。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肩关节术后病号服上衣,涉及病号服技术领域。本技术包括衣身,衣身的两侧均缝设有衣袖;衣身包括后襟、左前襟和右前襟,左前襟和右前襟均缝设在后襟的正面且侧边分别形成一个与衣袖相连通的通槽;衣袖为一体结构,衣袖缠绕设置在通槽的边缘处,衣袖一端的外侧设置有第一毛粘部,衣袖另一端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刺粘部,衣袖通过第一毛粘部和第一刺粘部。本技术在患者穿戴病号服时,可将第一毛粘部、第一刺粘部、第二毛粘部和第二刺粘部分别分离,这样形成缺口可以将上衣直接包裹在患者上身,这样就不需要患者进行抬臂动作,然后在患者前方即可完成对第一毛粘部、第一刺粘部、第二毛粘部和第二刺粘部依次固定贴合。

技术研发人员:蒋珊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30423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