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2107发布日期:2023-09-04 09:30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智能手腕,尤其涉及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


背景技术:

1、智能手腕佩戴设备具备部分计算功能,可连接手机及各类终端的便携式配件形式存在。

2、例如申请号为202021172567.4的中国专利,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腕带,涉及智能手腕技术领域,包括表壳,表壳一侧的顶部镶嵌有led触碰显示屏,表壳内部安装有内置锂电池,表壳底部安装有充电口,表壳底部开凿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心率检测器,表壳内部且位于心率检测器的上方安装有控制机构,表壳顶部靠近led触碰显示屏的一侧安装有摄像头,表壳顶部远离摄像头的一侧安装有扬声器,表壳相对应的两侧设置有佩戴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智能手腕带,通过使用带有摄像头和扬声器的智能手腕,可以使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联系更加方便,并且可以通过内置的心率检测器对患者的心率进行检测,从而随时监测患者的身体情况,避免突发疾病和意外对患者的身体造成影。

3、然而上述技术存在一些问题:智能手腕与腕带一体成型,从而导致腕带损坏后,不便更换,导致使用佩戴时,容易掉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本实用新型具备通过外壳内部设置的内腔,内腔内部设置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收纳槽,配合智能手腕本体上设置的连接块和配合槽,便于智能手腕本体与外壳卡接,便于智能手腕本体拆卸安装,方便维修更换,同时利用腕带的配合,有效避免手腕掉落的优点,解决了智能手腕与腕带一体成型,从而导致腕带损坏后,不便更换,导致使用佩戴时,容易掉落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包括外壳、智能手腕本体,所述外壳左右两侧外壁连接有可拆卸的腕带,所述外壳下端面设有便于收纳智能手腕本体的内腔,所述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横截面均呈l形布置,所述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与外壳的配合均构成有收纳槽;所述智能手腕本体左右两侧的下端均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不与智能手腕本体接触的一侧构成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连接,且所述智能手腕本体外表面与内腔的内侧接触。

3、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外壳上端面设有与内腔连通的放置槽。

4、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前后两侧内壁均连接有限位条。

5、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内腔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弧形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第二限位块上端中部连接有卡块。

7、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智能手腕本体上端连接有与放置槽契合的显示屏。

8、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智能手腕本体下端面设有配合槽,所述配合槽与限位条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智能手腕本体的右侧下端设有收纳卡块的卡槽。

10、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智能手腕本体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弧形台面。

1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外壳与腕带均为一种弹性橡胶材质制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手腕本体左右两侧的外表面伸入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内部,且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均伸入连接槽内部,从而实现智能手腕本体卡接在外壳上设置的内腔内部,方便拆卸安装,便于维修更换;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智能手腕本体左右两侧呈弧形台面设置,与内腔左右两侧设置的弧形槽配合,方便智能手腕本体放置在内腔内部,利用第二限位块上连接的卡块与卡槽的配合,提高智能手腕本体与外壳连接的稳定性,且通过智能手腕本体下端面设置的配合槽与限位条连接,加强连接的稳固性,避免智能手腕本体脱落。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包括外壳(1)、智能手腕本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左右两侧外壁连接有可拆卸的腕带(3),所述外壳(1)下端面设有便于收纳智能手腕本体(2)的内腔(12),所述内腔(12)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限位块(5)和第一限位块(4),所述第二限位块(5)和第一限位块(4)横截面均呈l形布置,所述第二限位块(5)和第一限位块(4)与外壳(1)的配合均构成有收纳槽(41);所述智能手腕本体(2)左右两侧的下端均连接有连接块(25),所述连接块(25)不与智能手腕本体(2)接触的一侧构成有连接槽(24),所述连接槽(24)与第二限位块(5)和第一限位块(4)连接,且所述智能手腕本体(2)外表面与内腔(12)的内侧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上端面设有与内腔(12)连通的放置槽(1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12)的前后两侧内壁均连接有限位条(14)。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1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弧形槽(13)。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块(5)上端中部连接有卡块(5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腕本体(2)上端连接有与放置槽(11)契合的显示屏(21)。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腕本体(2)下端面设有配合槽(23),所述配合槽(23)与限位条(14)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腕本体(2)的右侧下端设有收纳卡块(51)的卡槽(26)。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手腕本体(2)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弧形台面(22)。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腕带(3)均为一种弹性橡胶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止智能手腕佩戴脱落的设备,包括外壳、智能手腕本体,所述外壳左右两侧外壁连接有可拆卸的腕带,所述外壳下端面设有便于收纳智能手腕本体的内腔,所述内腔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与外壳的配合均构成有收纳槽;所述智能手腕本体左右两侧的下端均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不与智能手腕本体接触的一侧构成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第二限位块和第一限位块连接。本技术具备通过内腔内部设置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收纳槽,配合智能手腕本体上设置的连接块和配合槽,便于智能手腕本体与外壳卡接,方便维修更换,同时利用腕带的配合,有效避免手腕掉落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义术,林义巡,黎伊纯,毕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领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22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