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弹性排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51233发布日期:2023-11-07 00:11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橡胶弹性排扣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塑身衣及文胸,具体涉及一种橡胶弹性排扣。


背景技术:

1、现有的塑身衣和文胸上的排扣大多数为布底勾圈,无弹性,穿戴时间久后,通常会在人体部位留下痕迹,舒适性不好,满足不了人们的穿戴需求。公开号为cn205884760u的专利文件中提供了一种橡胶弹性排扣,该专利文件中将现有的布底排扣改为橡胶弹性排扣设计,不仅提高了舒适度,而且具有很好的弹性,能够随着人体肌肤弹性而紧贴身体,橡胶材质的弹力还能够根据不同用途而调配,适用于塑身衣,文胸等贴身类衣服。由于塑身衣与身体皮肤直接接触,该专利文件中橡胶弹性搭扣体会直接与人体后背接触,这样紧贴人体背部的舒适度不足,例如温度较低时,橡胶材质紧贴肌肤冰冷,导致用户不适。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橡胶弹性排扣,本结构可以紧贴人体肌肤,并将搭扣橡胶片与人体肌肤分离,进一步提升贴身类衣物穿着的舒适度。

2、一种橡胶弹性排扣,包括橡胶弹性搭钩体、橡胶弹性搭扣体和面料,所述橡胶弹性搭钩体包括搭钩橡胶片和一排搭钩,一排搭钩设置于搭钩橡胶片上,所述橡胶弹性搭扣体包括搭扣橡胶片和数排搭扣,数排搭扣设置于搭扣橡胶片上,一排搭钩能够与任意一排搭扣搭接,所述搭扣橡胶片内具有空腔,空腔内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空腔底壁,所述面料一端与搭扣橡胶片前壁的右部连接,面料另一端穿过空腔左壁进入空腔内与转轴连接,面料部分缠绕于转轴上。

3、优选地,所述转轴穿过空腔底壁并与空腔底壁过盈配合。

4、优选地,所述转轴的底端连接有旋钮。

5、优选地,所述搭扣设置为三排。

6、优选地,一排所述搭钩内具有10-14个搭钩。

7、优选地,一排所述搭钩内具有12个搭钩。

8、优选地,所述搭钩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9、优选地,所述搭扣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方案中设置搭钩橡胶片和搭扣橡胶片,将搭钩设置于搭钩橡胶片上,将搭扣设置于搭扣橡胶片上,这样在搭钩与搭扣连接时,由于搭钩橡胶片和搭扣橡胶片具有弹性,因此能够与不同的身形相匹配,在搭扣橡胶片内设置空腔,面料一端与搭扣橡胶片前壁右部连接,面料另一端穿过空腔左壁进入空腔内与转轴连接,穿着时,面料将搭扣橡胶片与人体肌肤隔离,面料与人体肌肤接触,防止搭扣橡胶片直接与人体肌肤接触造成不适,同时由于设置了转轴,面料部分缠绕于转轴上,这样在搭扣橡胶片左右方向长度拉伸时,转轴转动,面料能够具有足够的长度覆盖于搭扣橡胶片上,以满足搭扣橡胶片左右方向拉伸的长度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橡胶弹性排扣,其特征在于,包括橡胶弹性搭钩体、橡胶弹性搭扣体和面料(5),所述橡胶弹性搭钩体包括搭钩橡胶片(1)和一排搭钩(2),一排搭钩(2)设置于搭钩橡胶片(1)上,所述橡胶弹性搭扣体包括搭扣橡胶片(3)和数排搭扣(4),数排搭扣(4)设置于搭扣橡胶片(3)上,一排搭钩(2)能够与任意一排搭扣(4)搭接,所述搭扣橡胶片(3)内具有空腔(6),空腔(6)内转动设置有转轴(7),所述转轴(7)穿过空腔(6)底壁,所述面料(5)一端与搭扣橡胶片(3)前壁的右部连接,面料(5)另一端穿过空腔(6)左壁进入空腔(6)内与转轴(7)连接,面料(5)部分缠绕于转轴(7)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弹性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穿过空腔(6)底壁并与空腔(6)底壁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弹性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的底端连接有旋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弹性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4)设置为三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弹性排扣,其特征在于,一排所述搭钩(2)内具有10-14个搭钩(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橡胶弹性排扣,其特征在于,一排所述搭钩(2)内具有12个搭钩(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弹性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搭钩(2)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橡胶弹性排扣,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扣(4)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弹性排扣,包括橡胶弹性搭钩体、橡胶弹性搭扣体和面料,所述橡胶弹性搭钩体包括搭钩橡胶片和一排搭钩,一排搭钩设置于搭钩橡胶片上,所述橡胶弹性搭扣体包括搭扣橡胶片和数排搭扣,数排搭扣设置于搭扣橡胶片上,一排搭钩能够与任意一排搭扣搭接,所述搭扣橡胶片内具有空腔,空腔内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穿过空腔底壁,所述面料一端与搭扣橡胶片前壁的右部连接,面料另一端穿过空腔左壁进入空腔内与转轴连接,面料部分缠绕于转轴上;本结构可以紧贴人体肌肤,并将搭扣橡胶片与人体肌肤分离,进一步提升贴身类衣物穿着的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柯东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柯东春
技术研发日:202305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