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机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83431发布日期:2023-11-29 20:22阅读:37来源:国知局
吹风机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吹风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吹风机附件。


背景技术:

1、吹风机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非常高的小家电,吹风机主要用于头发的干燥和整形。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吹风机多用于对头发的干燥和辅助造型,广泛使用的吹风机都会配套一个扩散器,目的在于使用吹风机吹干头发的时候,所带的风罩可用来吹干卷发,而使卷发不容易凌乱,能够在吹干头发后保持原来的卷发造型,通过扩散器对空气流的导向作用而使得吹风机具有更好的出风效果。

2、现在市面上的扩散器的内部风道内表面不够平滑圆润,存在风噪较大的问题,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1、一种吹风机附件,包括:导流盖体,所述导流盖体上具有过流风道、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分别与所述过流风道连通;扩散盖体,所述扩散盖体设置在所述导流盖体上,所述扩散盖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过流风道内,所述扩散盖体自所述出风口延伸至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扩散盖体形成有弯曲部,所述扩散盖体靠近所述弯曲部一侧的横截面为曲线,所述扩散盖体上开设有多个透风孔,多个所述透风孔与所述过流风道连通,所述扩散盖体开设有多个透风孔一端的内径大于所述进风口的内径。外壳体,所述导流盖体和所述扩散盖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侧。

2、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吹风机附件,吹风机附件主要用于安装在吹风机的出风口处,通过导流盖体的内表面和扩散盖体的外表面围合形成了过流风道,吹风机吹出的风自进风口进入过流风道最后从扩散盖体上的透风孔排出,通过在在扩散盖体靠近出风口处形成一个弯曲部,使扩散盖体的外表面形成曲面,从而使过流风道具有一定的弧度,让气流的流动趋于平滑,有利于控制风阻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在扩散盖体处设置多个透风孔,并且使扩散盖体设有透风孔处的内径大于进风口的内径,从而起到扩散吹风机气流的作用,使气流可以从多个方向吹向头发,有利于使干燥后的头发呈现蓬松效果,便于用户做出多种造型。

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盖体的内径自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方向逐渐增大。

4、上述的吹风机附件进一步限定了,通过把导流盖体的内径从进风口向出风口方向逐渐增大,从而使过流风道的横截面积也逐渐增大,如此能够使气流在过流风道的流动更加平滑,一方面能降低风噪,另一方面能对吹风机的气流进行扩散,增大气流的覆盖面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弯曲部自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方向凸起,或所述弯曲部自所述进风口向所述出风口方向凹陷。

6、上述的吹风机附件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扩散盖体上设置凸起或凹陷的弯曲部,使气流流动趋于平滑,从而降低风噪,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透风孔开设在所述弯曲部上。

8、上述的吹风机附件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弯曲部上设置多个透风孔,从而使气流能从多个方向吹向头发,增加气流扩散覆盖面积,使有利于头发能呈现出蓬松的效果。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散盖体上形成有多个扩散柱,多个所述扩散柱位于所述扩散盖体远离所述过流风道的一侧,所述扩散柱分别所述过流风道和外界连通。

10、上述的吹风机附件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扩散盖体远离过流风道的一侧上形成多个扩散柱,增加扩散盖体的出风面积,还能增加扩散盖体的出风方向,从而进一步增加气流覆盖面积。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散柱靠近所述过流风道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扩散孔,所述扩散柱远离所述过流风道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扩散孔,所述第一扩散孔和所述第二扩散孔连通。

12、上述的吹风机附件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扩散柱上设置第一扩散孔和第二扩散孔,使扩散柱能分别与过流风道和外界连通,第一扩散孔用于与过流风道连通,第二扩散孔用于与外界连通。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多个所述扩散柱包括多个外扩散柱和多个内扩散柱,多个内扩散柱沿靠近所述扩散盖体的轴心周向设置,多个所述外扩散柱沿多个所述内扩散柱的外侧周向设置,多个所述内扩散柱的所述第二扩散孔的开口方向远离所述扩散盖体的轴心,多个所述外扩散柱的所述第二扩散孔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扩散盖体的周向。

14、上述的吹风机附件进一步限定了,通过把扩散柱分为外扩散柱和内扩散柱,并且使外扩散柱和内扩散柱各自的第二扩散孔开口方向分别一一对应,如此能够使位于多个第二扩散孔之间的湿润头发,实现内外侧同时干燥,配合多个开口朝向的透风孔,进一步地提升头发的蓬松效果以及干燥效率。

1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散盖体包括轴心部和扩散部,所述扩散部设置在所述轴心部上,所述轴心部位于靠近所述导流盖体的所述进风口处,所述扩散部位于靠近所述导流盖体的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扩散部封堵所述出风口。

16、上述的吹风机附件进一步限定了,通过把扩散盖体分为轴心部和扩散部,配合内径逐渐增大的导流盖体,这样能够使过流风道的横截面是逐渐增大的,从而使过流风道的渐变更平滑,有利于降低风噪,并且通过扩散部封堵出风口,使过流风道的气流只能从透风孔排出,从而实现增加气流的扩散覆盖面积。

1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散部上开设有多个所述透风孔,所述扩散部上形成有多个所述扩散柱。

18、上述的吹风机附件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扩散部上开设多个透风孔,使过流风道的气流从透风孔排出,从而实现增加气流的扩散覆盖面积。

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散部上形成有所述弯曲部。

20、上述的吹风机附件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扩散部上设置弯曲部,使扩散部外表面形成曲面,从而使过流风道具有一定的弧度,让气流的流动趋于平滑,有利于控制风阻噪音,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

2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心部的外壁上形成有多个限位筋,多个所述限位筋与所述导流盖体卡合连接。

22、上述的吹风机附件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轴心部上形成多个限位筋,使扩散盖体与导流盖体的连接更稳定,并且使轴心部的外壁与导流盖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足够的空间,使吹风机吹出的气流可以进入进风口。

2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扩散盖体与所述外壳体之间形成有间隙。

24、上述的吹风机附件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扩散盖体和外壳体之间形成间隙,从而减缓过流风道内的热量传导外壳体上,避免烫伤用户。

25、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磁性件,所述磁性件设置在所述外壳体和所述扩散盖体之间,所述磁性件位于所述扩散盖体靠近所述进风口处。

26、上述的吹风机附件进一步限定了,通过在进风口处设置磁性件,有利于附件与吹风机连接的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吹风机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盖体(1)的内径自所述进风口(102)向所述出风口(103)方向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曲部(21)自所述进风口(102)向所述出风口(103)方向凸起,或所述弯曲部(21)自所述进风口(102)向所述出风口(103)方向凹陷。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吹风机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透风孔(201)开设在所述弯曲部(21)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盖体(2)上形成有多个扩散柱(22),多个所述扩散柱(22)位于所述扩散盖体(2)远离所述过流风道(101)的一侧,所述扩散柱(22)分别与所述过流风道(101)和外界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柱(22)靠近所述过流风道(101)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一扩散孔(202),所述扩散柱(22)远离所述过流风道(101)的一端上开设有第二扩散孔(203),所述第一扩散孔(202)和所述第二扩散孔(203)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吹风机附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扩散柱(22)包括多个外扩散柱(221)和多个内扩散柱(222),多个内扩散柱(222)沿靠近所述扩散盖体(2)的轴心周向设置,多个所述外扩散柱(221)沿多个所述内扩散柱(222)的外侧周向设置,多个所述内扩散柱(222)的所述第二扩散孔(203)的开口方向远离所述扩散盖体(2)的轴心,多个所述外扩散柱(221)的所述第二扩散孔(203)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扩散盖体(2)的周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机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盖体(2)包括轴心部(210)和扩散部(220),所述扩散部(220)设置在所述轴心部(210)上,所述轴心部(210)位于靠近所述导流盖体(1)的所述进风口(102)处,所述扩散部(220)位于靠近所述导流盖体(1)的所述出风口(103)处,所述扩散部(220)封堵所述出风口(10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吹风机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部(220)上开设有多个所述透风孔(201),所述扩散部(220)上形成有多个所述扩散柱(22);和/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盖体(2)与所述外壳体(3)之间形成有间隙;和/或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风机附件,包括:导流盖体,所述导流盖上具有过流风道、进风口和出风口;扩散盖体,所述扩散盖体设置在所述导流盖体上,所述扩散盖体形成有弯曲部,所述扩散盖体靠近所述弯曲部一侧的横截面为曲线,所述扩散盖体上开设有多个透风孔。外壳体,所述导流盖体和所述扩散盖体分别设置在所述外壳体的内侧。本申请的吹风机附件,通过在在扩散盖体靠近出风口处形成一个弯曲部,从而使过流风道具有一定的弧度,让气流的流动趋于平滑,有利于控制风阻噪音,提升用户使用体验,通过在扩散盖体处设置多个透风孔,并且使扩散盖体设有透风孔处的内径大于进风口的内径,从而起到扩散吹风机气流的作用,有利于使干燥后的头发呈现蓬松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顺德区雷泰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3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