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水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451066发布日期:2023-12-21 15:09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水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水壶,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水壶。


背景技术:

1、随着健康生活的理念不断深入,人们在日常出行时都会带上水壶,以满足自身饮水的需求。为方便携带,现有的便携水壶普遍会设置有提手和背带,导致水壶的外表面一般会设置有多个连接结构,以满足提手和背带的安装,这些连接结构在安装提手或背带后,容易在水壶的外表面形成多个凸起部分,用户在使用水壶时,容易发生磕碰,对用户造成潜在的风险;另外,现有的水壶的提手和背带的安装结构要考虑承重,不容易拆装,这为偏爱某一种携带方式的用户造成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水壶,能够优化水壶上的连接结构,并避免背带安装后形成存在潜在危险的凸起,提高用户携带水壶时的安全性。

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水壶,包括:提手,所述提手上至少有一个端部向水壶方向延伸形成支臂;至少一个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设置于水壶外侧,用于与支臂连接;背带,所述背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夹持于支臂与安装基座之间。

3、在本便携式水壶中,通过将背带的第一连接件夹持在安装基座与支臂之间,以实现背带的装配,同时无需额外设置背带的安装结构,优化水壶上的连接结构,能避免背带安装后形成存在潜在危险的凸起,提高用户携带水壶时的安全性。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基座上开设有装配孔,所述支臂上设置有与所述装配孔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并且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连接件为销柱。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卡接的卡槽。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连接件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二连接件穿过所述贯穿孔与安装基座的装配孔卡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安装基座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水壶的两侧,所述提手通过支臂与至少一个安装基座连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提手的两端均向所述向水壶方向延伸形成与安装基座连接的支臂。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所述提手两端的支臂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水壶两侧的安装基座的间距。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背带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水壶包括壶身和壶盖,所述壶盖装配在壶身上,所述安装基座设置在壶身或壶盖的外侧。

1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水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4、通过支臂与安装基座对第一连接件进行夹持,以实现背带的装配,同时无需额外设置背带的安装结构,优化水壶上的连接结构,能避免背带安装后形成存在潜在危险的凸起,提高用户携带水壶时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水壶,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2)上开设有装配孔(21),所述支臂(11)上设置有与所述装配孔(21)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件(12),并且第一连接件(31)与第二连接件(12)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2)为销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开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卡接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1)开设有贯穿孔(32),所述第二连接件(12)穿过所述贯穿孔(32)与安装基座(2)的装配孔(21)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便携式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2)的数量为两个,分别设置于所述水壶的两侧,所述提手(1)通过支臂(11)与至少一个安装基座(2)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的两端均向所述向水壶方向延伸形成与安装基座(2)连接的支臂(1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水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提手(1)两端的支臂(11)的间距小于位于所述水壶两侧的安装基座(2)的间距。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3)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件(31)。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水壶,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壶包括壶身(4)和壶盖(5),所述壶盖(5)装配在壶身(4)上,所述安装基座(2)设置在壶身(4)或壶盖(5)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水壶。所述便携式水壶包括提手,所述提手,所述提手上至少有一个端部向水壶方向延伸形成支臂;至少一个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设置于水壶外侧,用于与支臂连接;背带,所述背带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连接件,且所述第一连接件夹持于支臂与安装基座之间。在本技术中,通过将背带的第一连接件夹持在安装基座与支臂之间,以实现背带的装配,同时无需额外设置背带的安装结构,优化水壶上的连接结构,能避免背带安装后形成存在潜在危险的凸起,提高用户携带水壶时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一峰,何俊钱,杨政南,赵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佛山市小熊健康电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