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扭伤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78563发布日期:2023-11-18 00:5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扭伤鞋底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是一种防扭伤鞋底,属于鞋底。


背景技术:

1、鞋底的构造相当复杂,就广义而言,可包括外底、中底与鞋跟等所有构成底部的材料。依狭义来说,则仅指外底而言,一般鞋底材料共通的特性应具备耐磨、耐水,耐油、耐热、耐压、耐冲击、弹性好、容易适合脚型、定型后不易变型、保温、易吸收湿气等,同时更要配合中底,在走路换脚时有刹车作用不致于滑倒及易于停步等各项条件。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运动成为了人们的日常活动之一,但运动过程中脚步打滑容易导致脚部扭伤。

3、针对上述缺陷,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2223045835.8的一种具有防扭伤功能的运动鞋,包括鞋体,鞋体包括鞋身、鞋底、穿鞋口和鞋舌,鞋底上设置有鞋身,鞋身的顶部设置有鞋舌和穿鞋口,鞋身上靠近穿鞋口一侧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防护板,鞋身的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透气网,鞋底从上到下依次包括鞋垫、除菌层、吸附层、缓冲层、防水层和防滑鞋板,鞋舌的底部开设有除臭腔,但是该现有技术对鞋底底部设置缓冲部件进行缓冲,对脚侧部未做防护,容易导致滑倒扭伤。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扭伤鞋底,以解决对鞋底底部设置缓冲部件进行缓冲,对脚侧部未做防护,容易导致滑倒扭伤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扭伤鞋底,所述鞋底内设有减震带、缓冲弹簧、耐磨层、限位柱、活动杆、减震弹簧,所述鞋底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减震带固定安装于鞋底腔体内,所述缓冲弹簧固定安装于鞋底内侧部,所述耐磨层贴合于鞋底腔体上下两部,所述限位柱固定安装于耐磨层上,所述活动杆上端安装于限位柱内且底部连接于耐磨层上,所述减震弹簧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于耐磨层上且环绕限位柱设置。

3、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弹簧设有若干个。

4、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带与缓冲弹簧交替安装于鞋底腔体内侧部。

5、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带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带。

6、进一步地,所述减震带结构为y字形,三端分别连接于鞋底腔体上部、侧部与底部。

7、有益效果

8、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扭伤鞋底,鞋底腔体内侧部设有减震带对鞋底运动中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缓冲弹簧也能够达到缓冲作用,且减震弹簧安装于耐磨层之间,配合限位柱与活动杆进行缓冲,并且活动杆沿着限位柱上下移动,能够有效防止鞋底变形进而容易产生的侧移滑倒,吸收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对脚部进行保护防止扭伤。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底(1)内设有减震带(2)、缓冲弹簧(3)、耐磨层(4)、限位柱(5)、活动杆(6)、减震弹簧(7),所述鞋底(1)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减震带(2)固定安装于鞋底(1)腔体内,所述缓冲弹簧(3)固定安装于鞋底(1)内侧部,所述耐磨层(4)贴合于鞋底(1)腔体上下两部,所述限位柱(5)固定安装于耐磨层(4)上,所述活动杆(6)上端安装于限位柱(5)内且底部连接于耐磨层(4)上,所述减震弹簧(7)上下两端分别安装于耐磨层(4)上且环绕限位柱(5)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7)设有若干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带(2)与缓冲弹簧(3)交替安装于鞋底(1)腔体内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带(2)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减震带(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扭伤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带(2)结构为y字形,三端分别连接于鞋底(1)腔体上部、侧部与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扭伤鞋底,鞋底内设有减震带、缓冲弹簧、耐磨层、限位柱、活动杆、减震弹簧,鞋底内部设置有腔体,减震带固定安装于鞋底腔体内,缓冲弹簧固定安装于鞋底内侧部,耐磨层贴合于鞋底腔体上下两部,限位柱固定安装于耐磨层上,本技术一种防扭伤鞋底,鞋底腔体内侧部设有减震带对鞋底运动中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同时缓冲弹簧也能够达到缓冲作用,且减震弹簧安装于耐磨层之间,配合限位柱与活动杆进行缓冲,并且活动杆沿着限位柱上下移动,能够有效防止鞋底变形进而容易产生的侧移滑倒,吸收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对脚部进行保护防止扭伤。

技术研发人员:曾海燕,董华云,周雨婷,周海瑛,田满群,屈顺军,潘志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泉州励川鞋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